放棄衡中上北大附中,結果沒有考上目標院校,該不該後悔?

2022-03-20     明珠絮語

原標題:放棄衡中上北大附中,結果沒有考上目標院校,該不該後悔?

01

從「正面連接」公眾號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位同學初中在衡水就讀,以他在學校的成績排名,高中肯定可以考上著名的衡水中學。

像很多衡水的學子一樣,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院校,是清北。

但這位同學有北京戶口,所以高中去了大名鼎鼎的北大附中,接受了比大學還寬鬆的素質教育。

只不過,他的文化課學習跟衡水的同學相比差了很多。

在高考時,他只考了560多分,離目標院校相差甚遠,只上了一所軍校。

在接受採訪時,這位同學表示,從衡水到北大附中,他後悔了。

02

客觀地說,該同學就算在衡水上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清北。

但一般來講,經過三年高強度的應試教育,肯定比北大附「玩兒兩年拼一年」的模式高考成績更好一些,考上的大學也應該比現在檔次更高。

我覺得,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講,該不該後悔應該在兩可之間。

正如有網友評論的那樣,如果他在別的省份高考,可能只考一個專科,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他現在的學校也不錯,北大附中的經歷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可以接受。

換句話說,如果他在北大附中上高中,然後回衡水參加高考的話,恐怕腸子都會悔青了。

03

學歷是什麼?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打怪升級的遊戲,學歷就是我們的一件重要裝備。

這件裝備,當然是越厲害越好。

即使強大如谷愛凌,考上史丹福也絕對是人生的加分項。

雖然,即使她考不上史丹福,上一所普通的大學,或者,乾脆不上大學,也照樣是人生的贏家。

不得不承認,在人生的路上,不同人擁有的「裝備」是不同的。

家庭較好的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人脈資源乃至個人的天賦異稟,都是可以使用的強大武器。

如果這些因素比較突出,一個好的學歷也許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這些家庭的孩子,沒有必要以上衡水式的高中為代價去考一所好大學。

04

不過有意思的是,越是那些強大到不那麼看重學歷的家庭,讓孩子取得一個好學歷的難度其實越小。

比如有網友就現身說法:

我兒子2013年中考,夠了北大附中的分數線,自願選擇進入高中的國際班。

度過了高中快樂的三年後,由於英語不夠好,先在美國讀了一年的英語語言補習,合格之後才開始本科學習。

現在,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又在美國開始讀博。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人家上衡水中學幹啥!

05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說過,外地去衡水讀書的家庭,以小康到中產之家居多。

真正有實力的家庭,人家根本不會讓孩子受那份罪,甚至不用參加國內的高考。

但對於許許多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講,通過高考取得一個好學歷,可能是人生起步階段唯一的重要裝備。

而且,還只有一次爭取的機會,你說,他們要不要拼盡全力?

如果讓他們和上面那位同學去同樣的學校,也在高中快樂地過三年,然後人家去留學了,你怎麼辦?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一個選擇是對是錯,該不該後悔,沒有固定的答案。

最關鍵的,要看你是誰。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30b07102d39267a99d36fd2eee46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