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零售企業嘗試線上渠道,為何屢屢碰壁?

2023-07-07   新經銷

原標題:本地零售企業嘗試線上渠道,為何屢屢碰壁?

導語:只有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企業,才能真正做好線上業務。

作者丨明聰

編輯丨趙勝男

近幾年,下沉市場的本地零售企業愈發步履維艱,面臨著多重壓力。

一方面,全國性連鎖商超不斷下沉,擠壓份額;另一方面,淘寶、拼多多、閃電倉等電商平台的到家服務及社區團購的低價競爭等新業態層出不窮。

對本地零售企業造成持續性衝擊,為了保住存量市場,本地零售企業紛紛開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線上發展,道阻且長

筆者觀察到,不少本地零售企業開始效仿一線城市的全國連鎖零售企業,在線上布局並嘗試進入到家服務領域。

比如,永輝、盒馬等全國性連鎖商超均是學習的典範。

然而,適合全國性連鎖企業的打法,不一定適合本地零售企業。

他們在實踐過程中遭遇了許多困難,既有外部客觀因素,也有內部問題。

儘管這些本地零售企業提供到家服務,可並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而且由於下沉市場地區的特殊性,消費者對線上消費的認知較低,物流等方面的服務也比較滯後,從而制約了企業在線上業務的發展。

另一方面,企業內部也存在著線上線下脫節、線上基因匱乏、增量拓展受阻、資金實力不足等問題。

1. 線上線下脫節

線上線下脫節的問題並不是新問題,全國性連鎖商超早在幾年前就面臨過這個挑戰。

比如,步步高發展線上業務時,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投入大量資源卻沒有與線下實體店建立良好的服務協同機制,導致配送不及時、線上訂單,線下門店退換貨服務滯後等問題。

在線上渠道瘋狂吸食流量的時期,供小於求,讓很多零售商認為線上布滿黃金,並開始單獨成立線上業務部門,制定了高額銷售目標。

從過往全國性連鎖商超的種種案例來看,把線上視為獨立部門並單獨運營,成功率非常低。

獨立運作線上業務的行為雖然可以帶來一定的業務增長,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投入,如招聘人員、增加倉儲能力和提高運輸效率等方面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線上線下兩個板塊割裂開來,容易導致供應鏈效率低下,影響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從而影響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益。

如今,在下沉市場的本地零售企業中,這些問題重現。

筆者見過許多本地零售企業,目前依舊沒有解決線上線下脫節問題。常見的,線上團隊使用微信小程序、公眾號、抖音抖店等渠道進行銷售,而沒有與實體店結合起來,導致團隊資源浪費。

2. 線上基因匱乏

由於市場層級差異,下沉市場的線上業務相對匱乏,加之本地零售企業幾乎都沒有線上基因,電商人才儲備欠缺。

而線上業務相對於傳統線下業務有其獨特之處,兩者的打法邏輯完全不同。

傳統線下零售企業的業務均是圍繞客流、選址、門店管理等方面展開,而線上業務需要關注的是哪些營銷活動能吸引消費者、物流配送是否及時等。

這種情況下,讓幾乎沒有相關經驗的線下人員去嘗試開展線上業務,必定是荊棘叢生。

3. 增量拓展受阻

前文有提到,本地零售企業嘗試線上渠道目的是拓展增量,但很多企業的線上業務對公司整體營收來說,只是在瓜分線下存量,沒有實現存量之外的增量。

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對商品價格和實用性更加敏感,因此本地零售企業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線上消費者,通常會採用各種優惠折扣、贈品營銷等方式。

但這種做法可能會侵蝕本就屬於線下門店的流量,從而對公司的整體營收貢獻並不明顯。

4. 資金實力不足

很多本地零售企業嘗試線上業務失敗的本質原因,是資金實力不足。

畢竟嘗試線上生意是個燒錢的過程。與傳統線下穩紮穩打、保守的生意不同,想要做線上生意,需要承擔高額的推廣成本,為線上前期引流投入大量資源,如贈券、大力度促銷等手段,但前期又回報甚微。

而相較於全國性連鎖企業,本地零售企業流動資金明顯欠缺。

很多本地零售企業會因承受不住資金壓力,而選擇中斷放棄,但往往又會因為市場壓力重新投入。這樣不僅會浪費很多精力、資源,可能還會拖累線下的生意。

線上線下一體化

不同城市層級的線上業務發展階段各有差異,本地零售企業可以借鑑全國性連鎖零售企業的成功經驗。

但由於地域、企業情況、企業實力、顧客習慣等各不相同,不能直接照搬其打法,全國性連鎖零售企業有強勁的品牌影響力和財力支持,能夠占據更多資源,更快地推廣新業務,而本地零售企業則更貼合本土消費者需求,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在學習借鑑全國性連鎖零售企業的成功經驗時,還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解決目前本地零售企業身上發生的難題。

而本地零售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管是線上線下脫節、缺乏線上基因還是瓜分存量,沒有增量,本質上都是由於線上與線下割裂開來所導致的。

回顧全國性連鎖零售企業拓展線上業務的歷程,我們會發現只有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企業,才能真正做好線上業務。

比如,深陷線上與線下關係的永輝超市,其最初的線上團隊運營主要集中在電商平台和自有APP上,如做社交電商推廣、小程序活動等,而實體店則通過門店促銷、海報宣傳等方式推銷商品。這兩者之間不僅沒有互通性,未形成合力,而且直接導致企業運營成本急劇飆升。

隨著永輝超市線上線下融合的逐步深入,現在消費者可以在永輝超市的APP里通過掃描實體店商品的二維碼購買商品,或者在實體店完成購物後在APP里查看積分餘額,領取優惠券等。還可以通過線上活動或者存儲個人信息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準確的商品推薦和服務,線上線下互相引流。

如今,永輝的線上業務已小有成就,據公開財報顯示,永輝超市線上業務2022年實現銷售額159.36億元,同比增長21.37%,占總收入比重為17.69%。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線上業務銷售額達40.2億元,客單價提升6%。

線上線下一體化,可以使得服務質量提高、價格一致性、溝通成本降低。

目前,很多本地零售企業開始改變。

比如,筆者所服務的一家本地商超,基於門店地理位置,通過相應的抖音號、視頻號、小程序等平台,發布與門店相關的視頻或產品來提高門店知名度和消費者的關注度。

嘗試一段時間後,線上門店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

消費者能夠直接在線上下單門店的產品,並且可以選擇線下門店自提或者是送貨到家服務。

一方面,給予顧客更多的選擇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利用現在門店和營運團隊,節約企業運營成本。

最終,即使線上未能形成轉化,也能夠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起到維護客群關係的作用,進而促進他們後續到實體店消費,帶動整個門店的正向發展。

最後的話

對實體店來說,線上侵蝕銷量是不可避免的,與其一味地排斥,等著生意被瓜分,倒不如積極擁抱,做到線上線下融合,就像有句話叫:如果你不能擊敗你的敵人,那麼,就加入他們。

事實證明,擁抱線上確實可以帶動整體生意正向發展。

但擁抱線上也不能盲目樂觀,需要額外注意成本的投入,避免資源重疊浪費和損失。

在控制投入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制定符合自身特點和消費者需求的線上營銷策略,打造門店亮點、在當地形成品牌力。

並且持續關注線上線下聯動的經營管理和服務質量,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為實體店帶來全方位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