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番茄96%,聖誕必看佳片,又多了一部

2023-12-07     Mtime時光網

原標題:爛番茄96%,聖誕必看佳片,又多了一部

爛番茄96%,聖誕必看佳片,又多了一部

時光撰稿人 | Rainbow

時隔六年,亞歷山大·佩恩導演,似乎重新找回了影迷們最熟悉的配方。

他執導的這部充滿復古與溫情氣息的新作《留校聯盟》,大機率會成為大家日後聖誕節片單里的新成員了,同時也是奧斯卡頒獎季種子選手。

作為著名的好萊塢導演,佩恩的代表作品有《杯酒人生》《內布拉斯加》等。

他最擅長的就是在簡單平凡的故事中,講述那些尋常但又深刻的人生故事。

這部新片,被讚譽為佩恩版《死亡詩社》。

有人說,佩恩的電影總是在講述那些失敗者的故事,故事裡面沒有奇蹟也沒有英雄。

歷經千帆,loser還是loser,生活依舊粗糲殘忍,不過主角和觀眾都能夠重新獲得面對生活的勇氣。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口碑很好,IMDB 8.1,MTC 81分必看推薦,爛番茄96%新鮮認證,爆米花指數91%。

這在近期的電影中,都十分能打。

01.失敗者聯盟

《留校聯盟》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巴頓學院是一所著名預科學校。這裡的學生非富即貴,當然裡面不乏許多喝酒抽煙、尋釁滋事、考試掛科的搗亂分子。

安格斯就是其中一個,這個15歲的少年因為個性古怪和不守規矩已經接連被三個學校掃地出門了。

如果這一次他再不能安分守己順利畢業,等待他的就只有軍事學校了。

巴頓學院教古代歷史的教師保羅,終身未婚,性格孤僻,說話尖酸刻薄,一張口就是法語英語混用,典故名言齊飛。

保羅本來就是巴頓學院的學生,後來成了哈佛大學的高材生,然後又回來當老師,一待就是幾十年。

巴頓的教師和學生都不喜歡保羅,覺得他嚴厲古板,古怪傳統。

期末考試他給全班大部分同學打出了不及格,哪怕校長出面勸說,但保羅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放水。

但是,這個班上唯一一個B+,保羅給了安格斯。

這說明雖然兩人都貓嫌狗厭,但至少在歷史這門課上還有些共同語言。

大家都期盼著聖誕假期,但安格斯卻回不去了:媽媽和繼父準備外出度假,讓他在學校過聖誕,後面甚至直接失聯了。

沒辦法,安格斯只得留校。兜兜轉轉,聖誕假期的校園裡就只剩下三個人。

不受歡迎的老師保羅,混蛋學生安格斯,以及剛剛經歷喪子之痛廚師長瑪麗。

與這所學校里隨處可見的特權階級們不同,瑪麗是出生普通的非裔女性。

她早年喪偶,有一個聰明懂事的兒子,原本很有希望進入大學繼續學習,她連學費都為兒子攢好了。

但天不遂人願,苦難還是流向了慣於承受苦難的人,兒子在越南戰爭中去世了。

於是,一個奇怪的留校聯盟形成了。

02.從衝突到和解

留校聯盟中的三個人年齡不同,經歷不同,但又像極了一個家庭。

在這個家裡,終身未婚的老教師就像父親,還有喪子的母親,以及叛逆的孩子。

他們三個人也有一個共同點:家庭缺失,孤獨抑鬱。

所以,這個組合很容易讓我們判斷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即必然是一個從衝突到和解的聖誕故事。

衝突主要來自於安格斯和保羅,兩個人互相厭惡,但保羅作為教師還得保證安格斯的人身安全。

安格斯雖然看起來不省心,但本質上卻很善良,他會安慰因為想家痛哭的同學,也像個紳士一樣感謝瑪麗所做的一切。

別人總說他頑皮不聽話,但安格斯在留校時所做的最過分的事情,不過是半夜偷了保羅的鑰匙在校園裡亂逛。

保羅醒來後發現,一老一少上演了一幕「你逃我追你插翅難飛」,最終以安格斯摔折了胳臂告終。

作為安格斯的臨時監護人,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傷這件事被校方和家長知道,保羅的工作不保,安格斯的軍事學校也去定了。

於是,在後者的堅持下,兩人選擇用現金付錢不建檔看病。

有了這次意外事件,兩人之間的關係破天荒地緩和了一些。

再加上瑪麗的撮合,古板的保羅,開始試圖成了一個真正的「父親」,在飯桌上他表示,可以實現安格斯的任何願望。

安格斯自然不放棄這個機會,立馬說自己要去波士頓,瑪麗也表示自己要去妹妹家過幾天。

眼看著推辭不過,「父子倆」開始進行一場破冰之旅。

在這次旅程中,安格斯得知了保羅的一個驚天大秘密:因為開車撞傷栽贓說自己抄襲的人,他被哈佛開除,回到了巴頓一待就是幾十年。

當在大街上遇到已經在學術界功成名就的大學同學時,保羅扯謊說自己也在大學教書,安格斯也幫忙添磚加瓦。

當年輕人問他為什麼撒謊時,保羅給了一個完美的回答:He is not entitled to my story,他不配分享我的故事。

而安格斯的秘密也真相大白:他摯愛的父親,不是人們想像的那種有錢有權的中年男性,相反,他在這幾年逐漸開始精神不正常,安格斯的母親選擇離婚後,他也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安格斯想來波士頓,其實就是想見父親一面。

即使對面的父親完全不在乎他說了什麼,只顧著神神叨叨地說:「我懷疑有人在我的食物里投毒。」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是出生底層的廚娘,總是板著臉的大叔,還是看似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少年,都在背負著傷痕前行。

圖片復古的溫情小品

波士頓之旅其實是兩人共同的成年禮,保羅終於不再是那個大學被退學的高中生,成為了一位父親。他會在博物館裡對少年說:「想要真正了解當下或者自己,必須要從歷史開始。歷史並不只是研究過去,它也是對當下的一種解讀。」

安格斯也不再是那個桀驁不馴敏感哀傷的少年,他終於接受了父親已經精神失常,和母親改嫁的事實。

所以當保羅和安格斯私自外出的消息,被家長和校方發現時,為了保住安格斯,保羅把一切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最終被辭退。

在冰天雪地里,兩人告別,獨自朝著自己的人生走去。

從某種角度來說,《留校聯盟》算不上一部非常溫馨的聖誕電影。

片子裡的三個人都如此破碎哀傷,以至於似乎隱隱約約透著《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影子。

但它又的確是一部假日電影:童話的部分在於,我們依舊能夠彼此攙扶著走一段路,即便從一開始我們就預知了離別。

佩恩的作品總是這樣,裡面沒有什麼地久天長,也沒有什麼普通人走狗屎運,所有情感力量的來源,都是那些並不驚心動魄但又堅韌的瞬間:

是《內布拉斯加》中老父親欣慰地看向兒子,卻又在兒子即將發現時立馬收回的眼神;

是《杯酒人生》中邁爾斯在快餐店做賊一樣偷喝那瓶1961年的葡萄酒。

人生本來就是不如意,擁有直面不如意的勇氣,這就是佩恩電影的意義。

《留校聯盟》作為一部沖奧作品,表面上看似乎沒有那麼亮眼。

它不先鋒也好像沒有多深刻,它甚至破天荒地講述了一個上世紀的老派復古故事。

然而,這或許才是亞歷山大·佩恩作品的意義。

在價值觀快速分裂的當下,至少在一部電影的時間裡,觀眾能夠站在一起,分享一些美好純粹且共通的人類情感。

其實從去年拿下最佳影片的《健聽女孩》就能看出,類似的作品是奧斯卡近年來的一個風向。

用看似俗套的故事,去傳達某種脈脈溫情,表達趨於保守的同時也更加普世。

現在的社會,好像進入了三十年前電影《死亡詩社》里早已預見的情形:人們熱衷於計算機、工程、金融,卻對人文歷史敬而遠之。

電影教會我們浪漫與熱愛的重要性,卻沒有告訴我們在殘酷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存活。

我們究竟要如何面對這個,並不那麼詩意,甚至是殘忍的世界呢?

正如片中的保羅總是在說,這是一個壞時代。

作為觀眾的我們其實明白,其實導演映射的是當下這個時代。

導演借過去想給當下一個答案:回顧歷史,攜手往前。

歷史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裡,事情總是會發生第二次。

在這個大草台班子裡,悲劇喜劇總是輪番上演,甚至戰爭也從未消失過。

與其尋找一個答案,不如就只是帶著破碎相愛。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1541ee2abafabc64747ab1350bef4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