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白岩松說:「人生是一場與歲月的談判。很多人過得擰巴,就是想單方面贏,而忽視了歲月的力量。人到40多歲的時候,頭髮會白,眼睛會花。你改變生活方式,與歲月妥協,歲月也將與你妥協。」
沒有誰的人生可以始終一帆風順,挫折是常態,想要生活過得自在,就得從心底接受意外的到來。
讓我們感到疲憊的從來都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裡的沙子。
對大多數人而言,做好自己眼下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每個人的情感都是脆弱且無助的,你無法想像別人在經歷什麼,也無力避免自己接下來要經歷什麼。
做人只有心態好了,眼前的一切才有可能變好。
成長本來就是痛苦的,它是一個人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
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個人從未成長過。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即便軀體上早已成年,腦袋裡卻還是孩童的思想。
沒有人可以不經歷痛苦就變得成熟,歲月可以改變的只有年齡,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思想。
在我們身邊有太多人,看起來很快樂,卻只是在假裝快樂。
大家都在負重前行,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絕境,只是有些人會選擇四處訴說,而有些人則寧願保持沉默。
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訴說並無用處。你以為別人能理解你的苦澀,卻不知他們只是聽個樂呵。
曾聽過這麼一則故事,說在森林裡有一隻小猴子爬樹的時候不小心被樹枝刮傷了肚皮。
小猴子覺得傷口很痛,於是四處訴說。
只要遇到其他的猴子,它都會翻開自己的皮毛,一邊呲牙咧嘴地訴說自己的遭遇,一邊提醒同伴爬樹的時候要注意。
剛開始,猴子們還會圍著它表示同情並給予安慰。
後來大家聽膩了它所謂的遭遇,便繞著走。
再後來這隻猴子就從森林裡消失了,據說是因為傷口感染。
其實人和猴子一樣,若在生活中受了傷,先不要急著四處傾訴,想辦法讓傷口癒合才能緩解痛苦。
成熟的人都明白:人生中有太多傷口只能自愈。
人生難免會遇到低谷,在難熬的日子裡,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內心太過孤獨。
沒有誰能夠永遠陪著另一個人,在大多數時間裡,我們都要自己陪伴自己。
做人可以追求優秀,但不能強求完美。要知道,我們這一生總有一些願望是無法實現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為難自己,是一個人最大的聰明。
有些人在面對某些事時,腦海里會出現這樣的觀點「別人能行,我為什麼不行?」
有一些事情還真的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的。我們無法忽視生命中天賦和運氣的成分。
不強人所難是溫和,不強己所難是智者。
生而為人,難免身上會有傷,自愈才能不迷茫。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擁有製造快樂的能力。它來源於三個方面——放下過去,面對現實和享受當下。」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完美的人,所有完美不過是自我和解的另一個解釋。
之所以會有人說人生的路很漫長,多半是由於他們正在這條道路上經歷磨難。
開心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剩下的苦澀與憂傷,讓人不願品嘗。然而抗爭無用,命運就在那裡掌握著每個人的歡喜憂傷。
當一個人放下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是與自己和解的時候。
有些東西沒有辦法改變,就只有接受。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美玉並非無瑕,若真無暇,極大可能是造假。
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傷口癒合後不一定就是一個疤,它也有可能是一朵花。
生活本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我的過程,發現不足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和進步,甚至一生都在盲目自大。
與自己和解就是明知道自己不完美,但不自卑。
自愈能讓一個人變得強大。
餘生不要再指望別人替你療傷,自我認可,心態好,一切就都好了。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