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上,父子名家有很多,最出名的是「二王」,其他如歐陽詢歐陽通父子、米芾米友仁父子、文徵明文彭父子以及梁詩正、梁同書父子,也都傳為佳話。但要說夫妻書法家,趙孟頫和管道升二人無疑是千秋典範。
管道升《秋深帖》
管道升即管道昇,字仲姬,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生於吳興(今浙江湖州),史籍記載她家世不錯,又天資過人,「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後來,她與趙孟頫相識,並一見鍾情,二人遂成婚。婚後的管道升並沒有甘心隱藏在丈夫的光環之下,她與趙孟頫琴瑟和鳴,書法、繪畫均是一代名家。
管道升《秋深帖》
人們常說管道升是「丹青中的李易安(李清照)」,他才華橫溢、心思細巧,對丈夫情真意切。據說,當她得知趙孟頫想要納妾時,還寫了一首《我儂詞》其中有:「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的句子,至今膾炙人口。就這樣,兩人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
趙孟頫《醉中帖》
元延佑六年(1319年),管道升病逝,趙孟頫悲痛欲絕,三年以後也撒手人寰。趙孟頫一個人時,常常思念亡妻,在他的傳世作品中,有一件頗能看得出來,它就是《醉夢帖》。此帖約作於延佑七年(1320年),全文23行、254字,內容寄託哀思,並請求中峰和尚做佛事。
《醉中帖》
《醉夢帖》中有這樣一段話:「孟頫自老妻之亡,傷悼痛切,如在醉夢……蓋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喪之,豈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極,如何可言。」讀來讓人動容。
《醉中帖》
趙子昂書法宗王羲之、王獻之、陸柬之、李邕、趙構諸人,窮極晉唐諸家法度,他由唐入晉,在晚年時更加心手相應,筆筆有韻致。《醉夢帖》尖鋒入紙、一拓直下,純然《聖教序》筆法,行筆中側並用,轉折處圓潤飽滿,藏露兼用。
《醉中帖》
《醉夢帖》點畫極為清潤精緻,牽絲引帶靈巧無比,遒媚更勝王羲之。洒脫中如有情感加持,一瀉千里,筆與筆、字與字一氣呵成、韻味生動。此帖結字端麗而嚴謹,欹正相雜。點畫之巧與拙、用墨之濃與淡、行文之斷與連、字形之大與小、章法之疏與密、氣息之虛與實,變化萬千而無絲毫板滯。
《醉中帖》
趙孟頫的行書,深諳古法又別具一格,他能將飄逸與蒼勁、姿媚與雄健統一於一帖中,其功力之深堪與王羲之一較高下。《醉夢帖》筆法豐富、情感真摯,常有人言「書乃心印」,作品中嚴謹的法度與澎湃的真情缺一不可,兩者兼有才是「神品」,如這件作品,也如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等。
《醉中帖》
我們平時臨摹與欣賞此帖,不僅要學它的字法,也要感悟作品背後這對藝術伉儷的情深,這樣才能與古人神交,體會到「弦外之音」。
大家對《醉夢帖》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醉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