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大學教授在個人社交平台中提出要關注法學教材中設置有知識點掃碼收費的情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憲法學》教材一書中內設有46個收費二維碼,每個二維碼價格為三元,內含一個包括教材中沒有的知識點的文檔。《憲法學》教材一本售價為47.8元,若掃碼購買全部擴展知識點文檔,則還需要138元,價格不菲。
10月16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回應該事件,稱設置二維碼是為了防止盜版,購買新書的消費者可以輸入圖書封底的防偽碼免費解鎖,一本書僅能綁定一個手機號,綁定成功後不支持取消操作,如果消費者買的是二手書或者盜版書則不能免費解鎖擴展知識文檔,需要付費購買,擴展文檔只提供在線瀏覽服務,不提供下載服務。
教材中還有收費二維碼引起不少網友的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如此設計實在花里胡哨,「出版社學會遊戲廠商的玩法了?買了遊戲本體還有額外付費的資料片。」也有網友認為出版社所稱的「防盜版」說法站不住腳,「知識沒有二手一說,只要是正版書就應該享受正版的待遇。」但也有網友覺得教材擴展更多的數字資源很方便,「正版書刮開防偽碼就可以用啊,又不是正版書還要付費購買。」「買新書送一個電子版資料庫,也不錯。」
通過在圖書中插入二維碼拓展圖書資源尤其常見於各類童書,掃書中的二維碼可以看相應的影像資料或者在線聽朗讀,在高校教材中,外語教材通常也會採用二維碼拓展資料,學生掃碼可以獲取聽力、口語訓練、模擬測試題等線上資源。對更多人來說,教材中設置二維碼的必要性在於需要獲取影音資料,早年間很多外語教材會在書中附帶光碟,就是為了方便讀者使用影音資料,而今使用光碟的人少了,掃二維碼看教學視頻這種更快捷的方式也就普及開來。
教材中附帶多個二維碼擴展學習資源本身是一件好事,《憲法學》教材里設置二維碼本身合規合理,但僅限新書讀者一次性使用卻並不合情。一方面,文檔資源是否非使用二維碼連結線上資源不可本身值得商榷,出於控制成本考慮,在保證教材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將部分擴展配套內容以線上資源呈現給讀者,或採用付費訂閱模式為讀者提供更多對應課件和習題,這些是不影響讀者閱讀學習體驗的部分,但將教材中的部分知識點拎出來放到線上單獨收費實在就有點令人費解,這也不能怪部分網友指責出版社過於商業化。
另一方面,二維碼僅能綁定一個手機號碼且不支持解綁實際上嚴重的影響了教材的循環利用率,使二手教材的價值急劇貶值,手頭拮据的學生購買二手、三手教材的情況很普遍,這樣的收費模式對於學生而言並不友好。《憲法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和研究工程」重點建設教材,也是高校法學相關專業使用最普遍的指定教材之一,本身不存在銷量的顧慮,將教材的知識點與付費二維碼捆綁銷售給學生,恐怕最受打擊的還是想購買二手書減輕經濟負擔的學生,而非盜版商。
讓大眾觀感不佳的不是三元的定價有多昂貴,而是教材將體系化的知識拆零出售,明碼標價的教材不僅是一件商品,更承擔了傳播知識、傳承文明、構建主流的重任,不該成為商業逐利的玩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李海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0667ea87c9189c6fe50a86388e25f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