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浙江省高速公路交警總隊湖州支隊通報了一起疑似理想L9車型與貨車高速追尾事故。事故發生前,該車開啟了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以12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側方貨車因錯估車距變道時,兩車發生了碰撞。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理想汽車認為,此次事故發生應屬駕駛員未按告知內容操作引起交通事故,「理想汽車已明確向用戶告知《理想L9輔助駕駛系統用前必讀》。該文件在『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輔助』的第4條載明:功能可能無法對近距離或快速切入本車前方的車輛做出及時的制動和減速。在『前方碰撞預警和緊急制動』的第1條第2句載明:對於移動的貨車和小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在車速8-100千米/小時工作。涉案事故發生時,車輛行駛速度已經超出車輛輔助駕駛自動緊急制動的工作範圍。」
近年來,L2級智能輔助駕駛幾乎成了新車上市的必備關鍵詞,不管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會以這項技術作為賣點,但相應的,在使用該功能時出現的事故也層出不窮。這其中,駕駛員的疏忽定然存在,然而,作為技術的開發和引入者,車企也應更加重視對相應功能的完善與提高,而非以一條學習視頻、一份須知文件,就免除全部責任。
「APP的視頻只是對如何操作進行教學,提醒雨雪、進出匝道等特殊情況下需要特別注意,但是並沒說不同場景下的系統反饋是什麼。」有理想L9車主認為,用戶大多並不清楚緊急場景下車輛會啟動哪些功能,「我相信很少有人買車後還會仔細閱讀產品手冊,一般都認為和(廠商)宣傳一樣,遇到危險就會自動剎車(緊急制動)。」
目前,理想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及國內高速路段限速均可達120千米/小時,然而,理想汽車卻僅將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工作區間設定為8-100千米/小時,「在自動駕駛感覺難以控制的時候,難道不應該減速同時努力叫醒駕駛員?」,「 理想的自動剎車系統明顯是設置不當」,在不少網友看來,理想L9雖在危險情況下有所提示,但顯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安全保障性功能的「盲區」。
事實上,提高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工作區間、覆蓋100千米/小時以上車速的工作場景並非「無解問題」。早在2021年,蔚來在出現高速致死事故後,便向用戶推送相關OTA升級,包括加強輔助駕駛時對駕駛員的監控、自動緊急制動功能上限提升至130千米/小時以及新增緊急狀態下車輛採取的相關措施。「從硬體層面來看,搭配一顆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及多個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的L9是能夠做到將AEB上限提高到120千米/小時以上的」,某自動駕駛公司功能集成工程師向車訊網表示。
高級別輔助駕駛系統,是為了減少汽車碰撞事故,彌補人的駕駛技術不足,提升駕駛安全而來。尤其在如今輔助駕駛的不斷推行下,車企更應當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基於行業內消費者所遇到的困擾及問題,積極響應,對相關技術、功能及時做出提升、補充。而對於駕駛員來說,也需增強風險意識,時刻關注路況及車輛提示信息,不能濫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更不能放任系統「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