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做探店短視頻,能賺錢嗎?

2023-03-16     紅廚

原標題:廚師做探店短視頻,能賺錢嗎?

在短視頻領域,烹飪教學是大熱的賽道,然而這兩年,廚師探店更是火爆。在這條賽道上,普通廚師還有機會嗎?

作者:梁文源

編輯:長樂未央

廚師做烹飪教學短視頻一直火爆。

魯菜特級大師高炳義與其徒弟劉強共同開通抖音以及快手帳號,取名「爺倆兒好菜」,日常分享美食教程,建號沒多久播放量就突破千萬,一條定製短視頻就可獲得數萬元的廣告收入。

而近兩年,名廚探店開始火熱,越來越多的廚師從烹飪教學轉戰美食探店。

原喜來登西餐廚師長唐仁傑,自從轉型成探店博主後,就憑藉「只說實話,不說屁話」,已在全網席捲了一千萬粉絲。

「隋卞一探,真假立現」——這位與唐仁傑合稱「隋唐英雄傳」的隋卞,本名隋坡,「老飯骨」中大爺鄭秀生(已故)的親傳弟子,也是希爾頓、洲際酒店的行政總廚。憑藉著犀利直率的點評,帳號「特廚隋卞」創建不到一年,就收穫了130多萬粉絲。

這是否說明,廚師降維打擊進入美食探店賽道一定能收穫這樣的流量奇蹟?

名廚探店,為何會火?

大廚探店這個賽道為何會紅?與其它美食達人相比,廚師進入這條賽道又有怎樣的優勢?

首先,大廚與普通美食達人相比,有足夠豐富的行業知識和專業性。

有很多探店的美食達人,對菜品的評價趨於雷同和膚淺,基本全都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毫無異味」「鮮味十足」等幾句空洞的套話,在色澤、火候、用料方面很難聊出個所以然來。

而專業廚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其專業知識,為觀眾拆解每道菜背後的用料和技法。

如「特廚隋卞」的隋坡有一樣被觀眾稱為「絕對味感」的絕活。任何飯店的菜,他只要嘗上幾口,就能把食材、製作工序、火候甚至後廚的人員配置都能詳細地說出來。緣其高超的專業技巧,他的粉絲也對他有足夠高的信任度與忠誠度,一傳十十傳百,自然會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

其次,與普通達人相比,名廚的職業身份能夠為其探店這一行為背書。

過去,短視頻探店領域門檻低,店家打錢就好評、不交錢就抹黑之風盛行,導致這條賽道一直被觀眾所詬病。很多人都知道,探店博主牛道之前對肯德基炸醬麵的評測視頻。對於同一菜品,他第一次認為「這沒法吃」;但第二次又表示嘗到了「媽媽的味道」,網友們都嘲笑他「收了錢」,帳號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而特級廚師的職業身份能很好地為探店這一行為背書。除了專業履歷之外,唐仁傑、隋卞等專業廚師也更愛惜自己的羽毛,在帳號主頁聲明「不收商家推廣費」。

觀眾觀看探店視頻,本質就是希望得到真實、專業的評價。大廚們表現的真誠直擊用戶痛點,於是他們獲得了相當多的支持,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廚師的專業性和名氣,能夠讓帳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也更有話題性。這幾位大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在「探店」這個紛擾的亂流中拔地而起,變身為一位位中流砥柱式的KOL,為網友們甄別、鑑定每一家店的品質。

但是短視頻探店領域背後的水依然很深,專業大廚帶著專業團隊入局短視頻,結果帳號表現平平的依然大有人在。

可見,轉型美食短視頻領域後,不管你是普通廚師還是名廚大師,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只是少數派。

那麼,大廚下沉做短視頻,究竟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成功獲得關注的大廚又有怎樣的秘訣呢?

廚師降維拍攝探店短視頻

這條路也不好走

短視頻作為當下最熱的賽道,讓很多廚師躍躍欲試,然而,這條路並不好走。

第一點,探店短視頻成本高。

首先,探店短視頻最核心的成本就是每期探店的費用。如「真探唐仁傑」從祖國北部的吉林延邊到南方的兩廣,從數千元一份的阿一鮑魚到路邊的大腸面,都在他的評測範圍當中。

每期視頻短短几分鐘,然而背後的人力成本、品嘗費、路費、住宿費,都花費不菲。

除了探店過程中產生的費用,設備費用、團隊費用同樣需要不少投入。

「美食作家王剛」就曾透露,自己拍短視頻這幾年,光是購買拍視頻的設備就投入了50多萬元。

而「爺倆兒好菜」背後,有專業運營團隊、拍攝團隊,準備一次直播帶貨,光是為了增加帳號曝光,就要投入8萬元。

而對於普通廚師,如果想要涉獵短視頻,最起碼也要自學拍攝剪輯的課程,以及準備相應的拍攝設備。

當然,在職廚師可以利用餐企的考察經費進行探店,然而兼職拍短視頻,需要協調休息時間,時間精力的投入則顯然無法與「專業選手」相比,產出率和作品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點,探店視頻對個人表現力、性格魅力有一定要求。

要想做好探店短視頻,敢說真話還不夠,還要會說話,無論是逗趣、拆解、分析,還是講述背後的美食文化故事,一定要有表現力,才能立住個人IP。

南粵廚王陳國勛告訴紅廚網:「現在要想吸引粉絲,有過硬的廚藝和才華是一方面,還要個人有一定的表演天賦。」

如味fusion創意廚房創始人錢以斌大師,一開始發的短視頻大多是精緻新奇的創意分子料理,雖然作品都是展示個人高超廚藝的高質量視頻,但點贊量也只能維持在1萬左右。

於是,他將過去高大上的風格,調整成帶表演成分的戲劇性內容,以踢館試菜、點評交流為主,視頻點贊量和粉絲數才有了明顯起色。

當然,除了廚師個人表現力之外,帳號視頻的拍攝、剪輯乃至帳號主體的運營,都要求簡潔明晰,有較強的風格,才能讓現如今耐心越來越少的觀眾「留住」。

第三點是專業性。名廚人設要立得住,必須能夠對廚藝、烹飪有足夠深厚的功力。

探店一哥唐仁傑最出名的視頻,是「罵」萬州烤魚博覽館那一期。

視頻中,他僅僅吃了兩口,就發現這裡的羊肉串是網上買的假串、烤魚里的丸子是酸的。

氣不過的他直接找該店廚師長理論,廚師長嘴硬說丸子本來就是酸的,還在爭吵中一不小心透露了「丸子本來有八個結果就給了倆」的事實。

唐仁傑吃到了流量,還留下了「丸酸肉假,八丸上倆」的梗;而這家萬州烤魚則直接驚動了當地的食安部門,被勒令停業整改。

這條視頻的爆火並非偶然。正是因為唐仁傑廚藝的精湛、對食材理解透徹,才能馬上吃透食材,才真正有底氣與「刁蠻」的商家對抗。

第四,有一定高度的職業身份作背書,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就如大師錢以斌,他既是中國國家烹飪隊教練,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曾在上海各大酒店擔任廚師長、行政總廚,帶著中國美食走向國際,更是中西融合創意料理的先鋒人物。

不僅如此,錢以斌桃李滿天下,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學生。如今,他的學生們要麼在酒店餐廳當大廚,要麼自己開餐廳當老闆。

很多時候他去探店,便經常會偶遇自己的學生。錢以斌每次品嘗菜肴時,大廚們就像是被老師檢查作業一樣緊張,令人忍俊不禁。

再如「老高」高文麒,他於史丹福大學碩士畢業,不僅是著名的飲食文化研究學者,《舌尖上的美食》第三季攝製團隊的顧問,《風味人間》的美食顧問,還是鄉野美食調查員。

相比快節奏的短視頻點評,老高每一期的視頻節奏更加緩慢。雖然時間長,但因有過硬的實力,高文麒一點也不怕觀眾划走。

動輒八九分鐘的視頻,向你娓娓道來每一道菜的歷史與人文風情。觀看老高的視頻,你會知道揚州炒飯有著「月牙白」「金鑲玉」「三香碎金」等做法,會知道正宗淮揚菜中的清燉獅子頭其實是不用蓋白菜的,因為白菜會吸味……

第五,如何變現是難題。

做探店短視頻,最終還是為了增加收入,但探店賽道變現方式並不多。

短視頻收入方式大概有以下幾種:平台流量分成、定製廣告收入、電商賣貨、直播帶貨以及引流線下門店等幾種,而探店短視頻變現方式更少。

做探店短視頻,不能收取門店品牌推廣費用,如果表面說不合作而背後合作,一旦曝光對帳號和個人IP是毀滅性的打擊。

那麼,探店短視頻常用的變現方式就是商品植入推廣,但報價和收益跟帳號本身的傳播量、商品曝光量、粉絲體量都有很大關係,也就是說前期的投入什麼時候才能獲得回報,是未知之數,廚師個人要投入多少、堅持多久,也是未知之數。

結語

綜合來看,儘管有大廚身份和專業知識背書,但入局探店賽道也不容易,短視頻平台的玩法,流量變現,也需要細心謹慎,不斷研究、學習。

紅廚網在此提醒各位大廚,如今入局探店短視頻賽道已不像過去風口剛起時那麼輕鬆。帳號要做大做火,投入的資源成本也許是一位普通廚師難以承受的。所以,廚師若想要轉型做探店美食短視頻,還是要做好充足調查和深入了解,並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文中探店達人的帳號你關注過嗎?你對廚師探店這件事情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041cbbe40e6480f063cf8a8448f57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