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怎樣理解豬場目標管理呢?又需要怎麼辦呢?
豬場目標管理
(1)豬場目標管理必須明確:我們認為,目標管理可以這麼理解:在一棵樹上有一個蘋果,你想讓你的職工把它摘下來,如果職工能看得見蘋果與看不見蘋果效果是不一樣的,看得見蘋果他會想出許多辦法,但如果看不見這個蘋果,他會無所適從,這可以作為目標管理的一個比喻。豬場管理也是這樣的。所以說目標管理必須明確。
(2)豬場目標管理必須注重過程:一個大目標可以分解為許多小目標,一個小目標又可以分解為無數個不同的過程,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會影響到目標的完成。比如說保育仔豬成活率要求達到95%,完成這個指標需要許多步驟:如斷奶仔豬進舍豬必須合格,轉群前豬舍必須經過嚴格的清洗消毒,進豬前將保育舍溫度提高到高於產房溫度,保持原先的飼料,豬入舍後的環境控制及嚴格的管理,必要的疫苗防疫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注意都會影響到全群豬的成活率,所以管理過程中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小的環節。
(3)提出目標必須提出完成目標的辦法:結合目前我國集約化豬場剛起步,職工素質低的現狀,並不是每項指標都能順利完成,在制定指標後還需要提供完成目標的辦法,還需要管理或技術人員對職工進行培訓或訓練,特別是對沒有實戰經驗的新職工更是如此,千萬不能放手了事。所有優秀的管理者,都是很好的老師或教練。關於這一點,我們在豬場實施績效考核後,員工積極性都大大提高,那下一步一定是員工培訓,告訴員工達到優秀生產成績的方法;員工受到高額獎金的誘惑,再學到達到目標的具體方法,那生產一定會得到提升。
(4)豬場目標管理必須結合獎罰:目標是否完成必須結合獎罰,獎優罰劣是目標管理的雙刃劍,完成目標的必須獎,完不成目標的必須罰;如果不分結果好壞,一視同仁,則會影響優秀職工的積極性。獎勵不一定是金錢和職位,可能是一句表揚或一件小禮物;處罰也不一定罰款,可能是一句批評或黑板上的通報。不論獎或罰必須明確,獎罰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5)豬場目標需要分解:大的目標是由無數個小的目標組成的,比如說豬場制定出每頭母豬年出欄二十二頭肥豬,那麼可以這麼分解:育肥豬成活率95%,需要保育提供22/95%=23.16頭合格仔豬;保育成活率為95%,需要產房提供24.38頭豬;如果產房仔豬成活率為92%,則需要每頭母豬年產26.5頭活仔;如果每胎產健仔11.5頭,那麼需要年產2.3胎。這麼分解後,每個階段的管理者或飼養員都會感到指標並不高,很容易為人所接受。但綜合起來,年出欄十五頭肥豬在規模豬場來說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數據。其它目標也需要進行分解,除上面的各階段分解外,還需要按月、周、天進行分解,使豬場上下無時無核不在考慮生產指標。
(6)豬場目標要適當:目標的制定必須結合本場實際,我國各豬場的生產條件多數較差,如果制定不合本場情況的指標,除了指標無法完成外,還會大大挫傷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在十年以前,保育舍制定指標時成活率都定在97%,育肥舍成活率多定為99%,當時多數豬場可以完成;但現在情況不同,很少有豬場能完成以上指標的,所以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員狀況制定適合本場實際情況的指標。前面曾談過我處理高熱病時的體會,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將原來的保育成活率95%降到了80%,員工看到達到80%的目標是有可能的,那他們就會努力去達到;而如果還是按95%計算,那員工不配合,工作是無法開展的。
(7)豬場目標必須是員工感興趣的:這是從現在遊戲中得到的體會;學生為什麼不願意上課而願意花錢到網吧?是因為遊戲的目標是他們感興趣的。我們給員工制定目標,那就要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地方,或者是與他們感興趣的地方有牽連;員工在豬場為什麼聽我們的,並不是他們對我們感興趣,而是對錢感興趣,把生產目標和錢連在一起,那豬場管理起來就會順利得多。績效考核能夠提高豬場生產成績,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yDkp28B8wMrh2Lia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