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滾石唱片為了紀念一個女歌手對樂壇的卓絕貢獻,推出了一張音樂專輯。
專輯的籌備,吸引到諸多曾和她有過機緣的殿堂級音樂人,一片冰心玉壺的眷注,乾脆整理成一個名為《dear Sarah》的紀錄片,講述芳華過往。
李宗盛、周華健、陶喆,一個個名字曾與之交集,催化,唱響華語樂壇最美女聲。
32首巔峰歌曲,代表了那個樂潮鼎沸的年代,也完整地紀錄了在滾石音樂圖騰上,最璀璨明珠的光輝之路。
來吧來吧,就唱著這些歌,聊聊那些故事。
聞香識女人的是浪子,聽音識女人的是李宗盛。
林憶蓮、梁靜茹、辛曉琪……均被其一手造就,成為港台流行音樂最閃爍名字,但李宗盛還是將「最會唱歌的女歌手」評價給了陳淑樺。
並不是因為陳淑樺是他捧紅的第一位女歌手,得到了偏愛。
事實上,陳淑樺憑實力印證。
1958年,陳淑樺出生於台灣,從小喜歡跟著錄音機的歌聲咿咿呀呀,發現女兒異稟的母親,驚喜間倍加引導。
8年的悉心培養,讓讀國小的陳淑樺,在參加台灣影響甚巨的「歌謠比賽」時毫不怯場,以一首《個個滿足》拔得頭籌,贏回一台大冰箱。
冠軍和冰箱最大用處,是壯大了陳媽媽膽氣,開始儼然以經紀人自居,制定起女兒未來演藝計劃,小到四處演出的生活起居,大到簽約演唱及專輯製作。
演出之餘,陳媽媽還用大量的補習塞滿小淑樺生活,竭力保持著女兒良好的成績。
出場費高達一萬元,最高一天能跑九場,學業也能維持高標,無論哪個方面來看,媽媽360度無死角的特殊教育,讓小淑華成為家家艷羨的「別人家女兒」。
唯有爸爸隱隱感覺不妥,勸說:「應該多培養她的獨立性,不然會不利於她的成長。」
媽媽得意事實勝於雄辯,女兒則習慣逆來順受,爸爸的話被選擇性過濾。
然而,自詡萬能的陳媽媽不是神,陳淑樺長大後在藝術上遭遇瓶頸,即使萬能也無策。
9歲發布首張專輯,蹉跎至而立,21年、6張專輯唯有《夕陽伴我歸》被歌迷淺淺印象。
以李宗盛的話來說,那些歌曲都是蠻沉重的。
當時台灣歌壇,女聲必須甜膩,纏纏綿綿的靡靡之音,承載了太多花嘆詠,強說愁。
了無新意的曲調,無論用何等美妙的嗓音演繹,都逃不掉被遺忘的宿命。
明珠暗投一個時代的陳淑樺,在即將泯然眾人的時刻,遇到了宿命之滾石,之李宗盛。
1988年,在業界已經很「臭屁」的李宗盛,被陳媽媽視作救命稻草,架不住其苦苦哀求,答應幫助陳淑樺打造專輯《女人心》。
專輯《女人心》
主打歌《那一夜你喝了酒》,首次有了「大哥」樸實的哲理風格,歌詞再不空洞,突然間層疊的愛情場景,讓婉約的嗓音有了清晰質感。
專輯收到的有力迴音,讓李宗盛意識到她脫離曾經「大眾化」路線正確,也從另外角度提示,另闢蹊徑後的定位將決定成敗。
80年代末期,台灣新女性主義抬頭,以《紅顏已老》為代表文學愈發召喚女權意識,長發飄飄,順從婉約的傳統特質,與經濟愈加主導的都市女性無法重合。
她們迫切需要「短髮」「知性」的新精神彰顯自我,李宗盛敏銳地覺察到了時代需求,他將陳淑樺從前一切推倒。
《夢醒時分》出現了,隨之利落短髮,高聳鼻樑,幹練衣著,勾勒出一個思想、歷練皆備的現代女性輪廓。
旋律似口吻,搭配陳淑樺自然流暢的聲線,教授用「不必問」「不必等」的洒脫態度,去突破愛情的桎梏。
台灣音樂史第一張賣過百萬的專輯應歌而生,陳淑樺一舉登陸超一線歌手行列。
而她在影視中那些合唱,更能夠激發對方最大潛力,至今仍被傳誦。
最早發現這個秘密的,還是李宗盛。
90年打造《跟你說聽你說》專輯時,擔心整體太過新穎,他拚命要寫一首夠俗的歌讓唱片接地氣,於是按林淑蓉和羅時豐路子,來了對唱歌《你走你的路》。
專輯《跟你說聽你說》
鍋蓋頭、圓鏡片的李宗盛在MV出鏡,本意是「屌絲」烘托新女性風采,不想陳淑樺用一種清冷的表達,反向渲染「屌絲」的熱切和彷徨。
配角不經意大為出彩,讓李宗盛都得意自己「技術成熟」。
一年後,成龍請李宗盛為他和葉蘊儀寫個和唱,李宗盛內心對葉蘊儀沒底,寫歌時一再提醒自己容易些,本想敷衍了事的《明明白白我的心》,在編曲後卻讓他興奮戰慄。
第六感強烈預示這歌能中,他立即打電話給滾石同事,要求一定要找到淑樺和成龍對唱。
果然,成龍過於厚重的聲音,被陳淑樺舉重若輕軟化,再賦予自己的理解,將男女對真感情的渴望和接納娓娓說來,好一番情真意切。
單曲成為成龍最得意情歌,拿到香港最佳國語歌曲獎,成龍感嘆:如果沒有淑樺,別想拿到這個獎。
無怪李宗盛對陳淑樺的欣賞,在音樂範疇,甚至超越了對林憶蓮的關愛。
李宗盛打過一個很另類的比方,說陳淑樺的聲音就像是一頭秀髮,發質很好的那種,這樣的歌手後來唯有一個王菲。
在他看來,陳淑樺是那種「把字從嘴裡唱出來會讓人難抗拒的人」,所以儘管有的時候「淑樺是一個很難了解的人」但同時勉力完成李宗盛要的樣子,母親女兒的樣子,完成得更是無可挑剔。
個唱也好、對唱也罷,她總能把握那個點,睡蓮靜開,映襯詞曲者與對唱人熠熠生輝。
誰人不愛陳淑樺,而後更多音樂人的加入,讓這朵初開睡蓮發出芬芳。
周華健講過一段小故事,多年前他開車到台北機場,接站從香港來探望的父親,返程路上車內放著陳淑樺的歌,周爸爸認真說:「這女孩子的聲音真是好聽」。
聞言華建驚詫莫名,只聽得懂潮州話和粵語,對國語一竅不通的父親,聽不懂就能被打動如此,讓做音樂的兒子都有了吃味。
初進滾石時,周華健跟著李宗盛做唱片助理。
第一次參與的唱片就是陳淑樺首張專輯。
同年底,滾石又給陳淑樺出了《明天,還愛我嗎》專輯。
專 輯《明天,還愛我嗎》
一首叫《孤單》的歌,周華健榮升陳淑樺的配唱,用和聲恰到好處調動了MV那種華燈初上的氣氛。
獻上了樂壇初啼的同時,本身以嗓音磁性著稱的周華健,如父親般在陳淑樺唯美聲音中淪陷,從此無論何時何地,均稱陳淑樺「天后中的天后」。
周華健是一個縮影,記錄了很多音樂人從陌生到合作,最終仰慕的過程。
那一段滾石時光,音樂人們牢記的,除了陳淑樺美輪美奐,還有陳媽媽如影隨形。
公司的辦公室,在還沒有見到母女倆身影時,就已經能在遠處聽到陳媽媽的「哈哈哈」由遠至近,爽朗笑聲有一種魔力,讓每個人都能熱絡起來。
陳媽媽在,就有愛心雞湯,就能人頭攢動,無論職員還是高管,都被感召掛上笑,仨倆段子、一陣鬨笑,好一個其樂融融。
陳媽媽長袖善舞,無形中拉近了陳淑樺與音樂人的距離,獲得他們最好的臻品。
最早結識的李正帆,可謂是與華健一樣的老相識,初出茅廬的他在李宗盛「一大袋子錢」利誘下,屢屢接下陳淑樺的編曲,累了睏了就躺倒地上,醒了接著編。
交出的《愛情走過夏日街》堪稱陳淑樺早期經典,昂揚和詩意並存,明媚和率性齊飛。
後來,其女友趙詠華拿來翻唱,李正帆刻意update得更高級,但演繹就是少了點東西。
接下來的小蟲,作為陳淑樺的鐵桿粉,上學時候臨摹寫詞都是為了偶像,直到《一生守候》才有機會全方位助力偶像製作專輯。
迷戀「新古典主義」,一心想為女神做純東方味道的唱片,小蟲的理想主義讓老闆害怕賣不好,急急派王治平「救火半張專輯。
小蟲力作《情關》,王志平作《一生守候》,一個遙遠英雄美人的故事,一個如今長情多恨的感傷,唯有淑樺的清美,將他們諸多的不同揉和成一個關於情的主題。
兩首歌給業界的衝擊空前深遠,陳淑樺被推上金曲歌后寶座,台灣王牌和聲馬毓芬和愛人定情曲就是《一生守候》,大婚當天無限追憶。
緊接著的唱片是《聰明糊塗心》,最具記憶點的,是大哥李宗盛為電影《莎莎嘉嘉站起來》寫的《這樣愛你對不對》,李氏風格的詞曲趨於化臻,那一味轉折,一擊即中的愛情定義,瞬間抓人心魄。
「大哥的大哥」羅大佑出手《無言的表示》:輕輕問一聲,是否還要我在等,因為夜已這樣深。
不動聲色就把你的心兒摘下,輕聲細語,唱來有力道萬鈞。
這並不讓羅大佑吃驚,早在幫助三毛完成此生唯一編劇的《滾滾紅塵》時,他提筆的主題曲,那種悲天憫人的磅礴,由陳淑樺最純粹的歌聲所承接,而與林青霞相通又似是而非的特性,讓片和曲有了冥冥紐帶,相得映彰間盪氣迴腸。
電影和歌曲的巨大成功,讓陳淑樺多另外一種殺手鐧——給影視配樂。
1993年,新派武俠的徐克,乘著笑傲江湖的風,扎入《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劇照
一曲《笑紅塵》,旖旎的意境,抒發遼闊胸懷,正如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東方不敗。
1995年,不那麼咆哮的馬景濤,將瓊瑤式苦情轉入大上海《今生今世》的波雲詭譎。
《生生世世》的舊時光,圍繞風華正茂的陳紅、孫興,講述關於復仇、抗爭的史詩。
1996年,逞《霸王別姬》餘威的陳凱歌,再度合作張國榮打造《風月》。
《風月》劇照
《當真就好》由「哥哥」氤氳氣的呢喃,相遇陳淑樺式純粹,天衣無縫中纏綿悱惻。
體會影視里綺麗紛繁的意境,反饋落英繽紛的情感,陳淑樺的主題曲,化一捧指柔,隨劇情浸入觀眾心牆。
眾多殿堂級音樂人的加持,陳淑樺有了集大成態勢,主色調「至情」,深情細膩,充滿文藝的哀愁與思辨;副色調「至性」,把酒言歡,颯然江湖萬古愁。
台北淒迷的雨霽,盛開孤標傲世的白玫瑰,眾人皆濁獨清一朵,在樂壇獨樹一幟。
很多人都覺得,遠離苟且,沒有物慾,她一定會幸福簡單,這麼安安靜靜唱下去。
關於陳淑樺的話題,陶喆會肅然敬意,也會有很多表達。
說的最多的,是真實的陳淑樺,並不像歌聲里那種孤芳自賞,他能感覺到,這個從來尊稱為姐姐的偶像,有時很開心、很興奮的小情緒。
想去擁抱新的東西,但是拿了之後,有點害怕,又放了下來,跑了回去。
所以,唱盡愛情百味的陳淑樺,在愛情里收穫缺缺。
讀書時有男孩子在公交站苦苦等她,她寧可繞路回家。
有過一任醫學博士男友,還交往過一位飛行員男友,都是簡單到蒼白感情,淺嘗輒止,急急便縮回了觸角。
愛無力到愛無能,她對感情最困惑的時候,唱過一首《問》。
「誰讓你心動,誰讓你心痛,誰會讓你偶爾想要擁他在懷中「,這個「誰」,如同普通女孩對愛的憧憬,千百次低吟默念。
她曾笑談他要有李宗盛的幽默、周華健的開朗、趙傳的眼神、文章的孩子氣,可終其一生,沒有步入婚姻,唯有遺憾。
究其原因,還是要探尋源點。
孩提時的過度保護,即便成人,即使有了莫大成就,也沒有消減。
一個綜藝邀請陳淑樺,陳媽媽亦步亦趨,主持人幫很多人說出心聲:「女兒都這麼大了,不必跟了啦。」
陳媽媽振振有詞,表示自己護女心切。
陳淑樺不止一次說過對李宗盛的感覺蠻「複雜」的,而李宗盛也坦誠,陳淑樺成就了他心中的那個女人。
於是有人打趣李宗盛對陳淑樺是不是有意思,大哥搖頭:"別傻了,她媽天天在,怎麼下手?"
所有人深以為然,那個永遠站在母親身邊,低眉順目的陳淑樺。
她不是沒有想過掙脫這種無形束縛與成見,那些個嘗試,差一點點就能成功。
陳淑樺曾經搬離過家裡獨居,會主動找朋友開party,會追著去看周華健的演唱會,大著膽子跑上去獻花,並且親了他一口。
不僅僅是生活,在音樂上陳淑樺也有了更大膽的想法,因吃減肥藥有恙,她開始來往各個國家散心療養,接觸到很多音樂類型,發現一種「要逃要愛」慾望需要宣洩。
拉著王治平,喊回在美國的陶喆,她拉著兩人磨了一年,磨出台灣首張全R&B唱片。
這個時候的陳淑樺,閉眼在demo版酣暢唱出了那句「說吧,說你愛我吧!」
《說,你愛我》一錘定音,因為陶喆再怎麼錄音也比不過他的淑樺姐那一天的快樂動人心魄。
李宗盛大喜,以他話來說,R&B是非常「騷」,非常「誘惑」的東西,那種喉嚨里的擠壓,呼吸都是表情,就像《不做情人, 不做朋友》,長發、赤足、大笑,還原成真正女人的陳淑樺,無往而不利。
歌唱軟實力堪稱畢生之最的《失樂園》,就是這樣的巔峰,向來把自己死死捆住的女人,突然在黑夜迷亂地敞開心扉,竭力去放肆,去撒野,釋放的力量無比強大。
歌里的女主人公,一定就是陳淑樺自己,似乎在那個瞬間已然浴火重生。
但一切,在最輝煌時刻戛然而止,因為那個陳淑樺拚命想掙脫的媽媽,突然間離世了。
巨大的悲痛徹底湮沒了她,不可否認母親的控制,造成了陳淑樺一生的悲劇,但恰恰也是這樣的控制,讓母女倆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
破繭而未出的定格,永久停留在了陳淑樺的40歲。
公開場合,我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陳淑樺,偶爾聽說她患了抑鬱症的消息,以及真真假假的傳聞,甚至連曾經熬夜當歌的音樂人們,都失去了她的蹤跡。
江山代有才人出,很快那一束聲音就消逝在時間的海,但很多人心靈的海,卻湮滅不掉那個曾給過自己慰藉和勇氣的聲音。
那個可謂音樂伴侶的李宗盛,那個在她歌聲里吃味的周華健,那個仰慕她做姐姐的陶喆,從來就沒有淡忘過她,內心某處,端放著陳淑樺的柔軟。
那一封《給淑樺的信》,藏著他們的願望:「我們會再見面,唱歌,就像當年一樣。」
好不好看,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