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
我們認識了許多挺身而出、
勇挑重擔的黨員醫生,
來自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的
陳世准醫生,就是其中之一。
陳世准醫生(左一)與全科室醫生研討分析病例。
在親人與防疫工作面前,
他毅然選擇了後者。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他的故事,
了解他在戰「疫」中令人動容的一面。
「不近人情」背後的大情大義
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級響應啟動後,
市一醫院所有醫護人員進入備戰狀態。
陳世准所在的感染病區將作為肇慶抗擊疫情最前線。1月29號,陳世准接到了哥哥的電話,告知父親因患重症肺炎和肝腎功能不全入院,後因病情加重需要轉入重症監護室。當時顧不上考慮的他,含著眼淚,叮囑哥哥注意照顧好父親後,立馬又投入工作。他表示,我作為中國共產黨員,又是一名年輕的醫生,我有義務這樣做。記者也採訪了陳世準的哥哥,他表示,父親知道弟弟工作在前線,所以專門叮囑不要影響弟弟工作,別讓他擔心。在電話前,哥哥的一句「你是我們陳家人的驕傲,爸爸的事情就交給我吧」,讓陳世准在前線能夠更安心「備戰」。
將近半個月的「疫工作,
陳世准都是兩點一線。
連日的高強度工作,讓他的面部有些浮腫,
因長期佩戴口罩,他皮膚過敏泛紅,
加劇了面部的疼痛。
但只要一踏入病區,便全然忘記了傷和累。
陳世准告訴記者,忙起來幾乎忘記了白天黑夜,更多時候凌晨兩三點才倒下床。讓陳世准能專心投入工作的,還有未婚妻的支持。打算於2月2日領證的小兩口被此次疫情打亂了計劃。他心存愧疚,只能通過微信解釋原因,但未婚妻並沒有抱怨,而是不斷鼓勵在前線的陳世准,還幫哥哥分擔照顧父親的工作,等待他歸來。雖然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陳世准與家人「隔離」了,但卻隔離不了他們彼此信任的愛。
奔赴前線 只為兌現醫者諾言
在外人的眼中,
感染科醫生是一個相對高危的職業,
陳世准更是開玩笑地表示,
這是一個連外賣都不願意送進來的地方。
但陳世准深知,這份工作雖然危險,
卻承擔著不少人的期望,
尤其是家人,
他們從不因為職業原因而疏遠。
如今,工作了近10年的陳世准可謂「身經百戰」,「我們常年在感染科,救治過甲流、登革熱等各類傳染性疾病,經歷過2015年、2016年的禽流感,堅守在隔離病區是我們本職工作,我們比任何人都懂得保護自己,科室的同事都說我們是『百毒不侵』的醫務人員。」每一次都是以安全和專業對待,加上平日多次的應急演練,面對此次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陳世准也能從容面對。
1月21日,陳世准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四會市出現首例疑似病例,全科人員集合,立即採取應急措施,騰空整個感染病區,安置好病區原有患者,準備收治患者。」所有醫護人員進入緊張的狀態。陳世准更主動申請到四會市人民醫院接回疑似患者,他迅速穿戴防護裝具、檢查車上裝備、與對方醫院最後確認,毅然坐上了120負壓救護車。他告訴記者,當時患者進來已是重症,出現氣喘、氣梗、發燒等症狀,情況非常危急,需馬上進行隔離處理。作為「管床」的陳世准每天與醫護團隊都去到病房了解患者情況、生命體徵、及時跟蹤、配合用藥,與專家組討論治療方案;還要跟市疾控中心、市衛健局等多個部門保持實時溝通彙報病區情況,讓第一手資料實時更新,讓指揮部動態掌握疫情情況。
在感染科,
患者被隔離在一個個病房,
但溫暖從沒被隔離。
陳世准除了治療上對症下藥外,也不忘疏導這些患者的情緒,每天他都儘量抽時間與患者聊天談心,讓春節不能歸家團聚的患者感到溫暖,給予他們藥物治療外最大的心理支持,堅定戰勝病魔的信心。「當天第一例確診患者送進醫院時,患者爸爸非常著急,但又不能探望,於是我把自己的私人電話給了他,我的手機24小時都處於開機狀態,只要我有空,都會第一時間接聽。」這也給了家屬莫大的安慰。陳世准付出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1月31日,第一例確診患者身體各方面恢復良好,順利康復出院;緊接著元宵節當天,病房陸陸續續傳來好消息,這給了陳世准以及整個團隊無比希望,更為打贏這場「戰疫」注入強心劑。
半個多月的高強度工作,累了就靠牆緩一緩,然後繼續前行。陳世准無所畏懼地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擔起疫情救治「主力隊員」的職責,他秉承著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和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默默堅守在隔離病區,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護著群眾的安康。
雖然前路仍有很多未知數,
但樂觀的他表示,
只要患者相信醫生,市民相信政府,
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肇慶又會熱鬧如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sDYP3AB3uTiws8K-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