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著要付費?從《枕上書》到《慶餘年》,觀眾為何如此雙標

2023-06-17     種疏汽車

原標題:搶著要付費?從《枕上書》到《慶餘年》,觀眾為何如此雙標

「《錦衣之下》怎麼不點播?我要付費花錢!」

早在一個月多前,大批劇迷就呼籲官方採取點播模式,連彈幕都在刷,「等不了,我要看陸大人和今夏撒糖。」

結果雖未等來點播的消息,但官方體貼劇粉宣布一周加更兩集。

但超前點播並未停止,進入2020年以來,這種模式似乎已成常態,從《愛情公寓5》到《將夜2》,以及正式熱映的《兩世歡》無一避免。

不管外界怎麼評價,這種模式似乎大勢所趨,慢慢觀眾也由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甚至有部分呼籲。

不過肯定也有人疑問,為何超前點播會成常態?是否吃相太難看?

超前點播的試水之路

超前點播簡單來說應是單點付費,即用戶對電視劇或者某首音樂單獨付費,與國外的分級付費模式相近卻又有所不同,後者則強調內容的清晰度,適於家庭影院,前者則強調超前二字,即用戶可以付費提前觀看劇集。

率先試水這一模式的電視劇應是《陳情令》,不過當時僅在劇集接近尾聲時提出超前點播,花50元可解鎖大結局。

彼時還為一次性付費,觀眾還沒有那麼反感。緊接著,《從前有座靈劍山》、《明月照我心》、《沒有秘密的你》皆效仿之,因劇集不算太火,並未引起較大爭論。

直到《慶餘年》播出,它跟前面不同,是從中間開始啟動超前點播,每一周觀眾都要重新付費,這勢必引起不滿。

那麼平台為何急著推進超前點播呢?

從每年各大視頻平台的收益報表來看,除了芒果TV,虧損似很常見,儘管其中愛奇藝、騰訊都早在前年宣布會員數量已經過億,但另外一個問題隨之而來—新會員增加緩慢,也就是說在拉新會員上平台遇到了瓶頸。

此言一出,有人不忿,有人理解,有人無所謂,那這條路是否真的一帆風順、毫無阻礙嗎?

觀眾能否真的接受這種模式?

從前期豆瓣評分不及格到逐漸回升6.1,這部劇能收穫50億的播放量,並多日蟬聯熱劇排行榜首位,靠的絕對是口碑。

「真香了!為鳳九花錢我值得。」

「劇情好緊湊,錯過一集都不行。」

「為這絕美愛情值了。」

跟《錦衣之下》的反饋一樣,《枕上書》以情動人,雖然前期有點拖沓,但從20集開始實力圈粉,無論是迪麗熱巴還是高偉光,都如同書中走出來的人物,為此觀眾一遍遍地喊著:「入坑不虧,錢都準備好了。」

以是唯有高質量的劇集才會讓觀眾接受超前點播模式,而注水、低質、套路化肯定會輸得一敗塗地。如《將夜2》評分爆跌,《大主宰》口碑不佳,兩者超前點播後都未收穫預期收入。

近期廣電新發的限集令,對注水劇嚴打,還推出劇本承諾制,即製作方需要將劇本全部完成後方可開機,對投資超500萬的劇集,廣電還會定期抽查劇本。

再反過來看觀眾的看法,在一起是否願意為高質量劇集付費的投票中,60%以上的人表示願意,可見口碑才是王道,而國產劇最需要的就是高質量。

在買IP成風的影視圈,魔改似成常規,以致於有人這樣說:「不求國產劇能有多高的質量,只希望劇情流暢就可」。

而寒假的這兩部高熱度劇集《枕上書》和《錦衣之下》,縱有瑕疵,卻很上頭,情節緊湊、劇情完整、原著名場面還原,另有主演演技加持,觀眾願意花錢甚至支持付費,這不是雙標,而是劇荒導致。

回顧2020年能讓人一刷再刷的好作品屈指可數,至於超前點播才剛剛開始,它能否成為穩定的模式,實際上任重而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efba304c72aa744b2a01f586cfe3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