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漲價為了刺激銷量,還是為Model 2鋪路?

2023-05-05   睿財經

睿財經訊(文/王蕾)特斯拉永遠是汽車圈的熱門話題,熱度已經超過了BBA。前幾天特斯拉漲價又成為了熱門話題。

5月2日,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目前特斯拉兩款在售車型Model 3、Model Y全線漲價2000元。

漲價是為了刺激銷量

外界卻盛傳特斯拉將開啟新一輪降價,Model 3有望降至20萬元以下。

據特斯拉中國官網,特斯拉Model 3、Model Y車型已全線漲價2000元,售價分別漲至23.19萬元和26.39萬元。一同漲價的還有美國市場,特斯拉Model 3的價格從39990美元上漲至40240美元,Model Y的價格則從之前的46990美元漲到了47240美元。

這讓不少網友和行業人士大呼看不懂。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的國內燃油車和新能源價格大戰,就有特斯拉此前頻繁降價的因素。而在眾多品牌紛紛降價,尤其是電池原材料價格下行之下,特斯拉卻突然由降價改為漲價。

一些網友表示,這或許是經典的降前漲價,上次漲2000回頭就降幾萬。預估3-4月特斯拉訂單約在5萬-6萬,訂單轉化率約在60%,消費者觀望情緒重,只下訂不提車。「此次漲價打破了過去特斯拉再次降價傳聞,我們認為此輪漲價釋放重要拐點信號,有望刺激訂單轉化。」

一位行業人士也贊同此觀點,他表示,全系漲了2000,這是一招高棋,因為美國市場連續降價後中國市場的降價預期太濃厚了,市場觀望情緒一觸即發。而且特斯拉發現了有組織的營銷號宣揚Model3要降到19.9萬,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從特斯拉那裡搶訂單。「這次漲2000完全是九牛一毛,沒實際意義,就是為了讓觀望者放棄幻想趕緊下單。各位,不要上當。」

這個觀點也在一些特斯拉銷售的策略中得到了印證。

此前,特斯拉的多次降價,引發了一些車主的不滿,認為自己當了韭菜,甚至開啟了維權之路。而此次漲價2000元,得到了特斯拉銷售們的高調宣傳。

一位北京特斯拉銷售在車主群中分享了漲價信息,並表示「恭喜之前上車的小夥伴」。隨即也有車主應聲附和「韭菜沒當上,還賺了兩千。」

整體來看,此次特斯拉漲價2000元更具有象徵意義,一方面打破了外界對特斯拉繼續降價的預期,有望刺激觀望的消費者下單;同時還有助於緩解頻繁降價給老車主帶來的不滿情緒。

降價原因?

特斯拉「突襲」式的動態調價,真的毫無徵兆?實際上,毛利率似乎已成為特斯拉是否開啟車型售價調節「閥門」的條件之一。

本輪漲價前,特斯拉剛剛發布一季度財報,儘管依舊保持盈利,但凈利潤和毛利率處於下行區間。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凈利潤為25.13億美元,同比下滑超24%,低於預期的26億美元;毛利率也跌破20%至19.3%,去年四季度則為23.8%。其中,汽車業務毛利率為21.1%,低於去年四季度的25.9%和去年一季度的32.9%,而去年四季度的汽車業務毛利率已為兩年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財務長扎卡里·柯克霍恩曾表示,今年特斯拉汽車毛利率將保持在20%以上。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汽車毛利率已接近紅線。對此,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今年底前特斯拉汽車毛利率將不可避免地跌破20%。

雖然,對於多項財報指標下滑,特斯拉方面解釋稱,「新工廠未充分利用壓低了利潤率,加上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和保修成本增長,導致特斯拉車型的平均售價降低。同時,4680電池的生產成本增長及向傳統汽車製造商銷售碳排放積分的收入減少,都導致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外界認為,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走低,頻繁的降價也成為重要因素之一。

去年10月,特斯拉在華開啟降價模式。今年1月,特斯拉在全球市場開啟大規模官降,其中包括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挪威等,降價幅度為1%-20%。隨後,特斯拉還多次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再次開啟降價模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今年初特斯拉便打出降價牌,在提前為年銷增長50%目標收割銷量的同時,也亟待提振其車型放緩的市場需求,但價格下探勢必影響盈利能力。

特斯拉降價的背後,是激烈市場競爭下其車型市場需求放緩的現狀。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開始,特斯拉的產銷比已不再為1:1。進入四季度,特斯拉的產銷差距進一步拉大至超過3.4萬輛。在中國市場,去年前9個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8.2%,去年前10個月降至7.6%。同時,標普發布報告顯示,去年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國新註冊電動汽車中的市場份額為65%,而2020年則達79%。

在美國和中國市場,去年特斯拉也面臨不小挑戰。其中,現代、起亞、福特等傳統車企加速轉型相繼投放多款純電動車型,在美國市場與特斯拉展開較量。而在中國市場,比亞迪與造車新勢力勢頭強勁,部分車型定位與售價與特斯拉車型重合,也讓特斯拉銷量放緩。面對壓力,特斯拉選擇通過降價拉動銷量。打出降價牌後,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出亮眼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產量超44萬輛,交付量超42.2萬輛,同比增長36%。

對於降價,馬斯克表示:「我們不考慮通過定價打擊競爭對手,我們只考慮自己總體的戰略。」同時,他表示,車輛成本正在降低之中,特斯拉將繼續調整車輛價格,追求銷量而不是利潤率。雖然,一季度財報會上,馬斯克透露出特斯拉或許還有降價可能,但汽車毛利率已接近20%紅線的現狀,或許也讓馬斯克坐不住了。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降價為特斯拉帶來更多銷量,但不斷下滑的毛利率已逼近臨界點,這也讓特斯拉意識到了「危機」,通過漲價尋找利潤與銷量的平衡點。不過,從漲幅來看,特斯拉車型售價還處低位,將漲價對交付量的影響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由於成本不斷上漲,特斯拉在中美市場連續上調售價。去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單車毛利率高達32.9%,高於市場預期的28.4%。針對價格的調整,北京商報記者聯繫特斯拉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還有多少降價空間?

不過,本次漲價也讓外界開始猜測特斯拉究竟還有多少降價空間。

去年,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特斯拉選擇漲價。「價格提升看上去像是我們為實現高利潤而不講道理,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即便現在下訂,新車交付時間也可能在明年,我們需考慮之後的成本增長問題。」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希望不再調高新車價格,如果未來成本不再上漲,特斯拉則考慮降價。

時間回到今年初,包括鋰元素在內的多種電池原材料價格開始回調,讓特斯拉與其他新能源車企的製造成本有了下調空間,同時也有了更多降價可能。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均價報19.9萬元/噸。業內人士認為,原材料價格已回歸20萬元/噸的水平,如果後期原材料價格平穩,車企在保證毛利率的情況下,旗下車型的降價空間有限。

此外,今年馬斯克在財報會上提到「零利潤」賣車概念。對此,有觀點認為,零利潤賣車意味著在銷量面前,特斯拉還將大幅度降價。但事實上,馬斯克在提到「零利潤」時,是希望未來特斯拉能夠通過軟體訂閱賺錢。馬斯克稱:「推動更高的銷量是正確選擇,而不是低銷量和高利潤。」這意味著,特斯拉並不是不要售車利潤,而是將利潤重點從新車銷售轉移至軟體訂閱上,但也需要通過繼續擴大銷量為前提。馬斯克提到:「在我們完善自動駕駛的同時,最好是以較低的利潤率出售大量的汽車。」

據悉,目前特斯拉FSD(全自動駕駛系統)已開始在美國試運行,特斯拉車型標配AP基礎版輔助駕駛系統,但FSD全自動駕駛系統則為付費功能。有報道稱,目前FSD(全自動駕駛系統)在北美市場售價為1.5萬美元(約合10萬元人民幣)。此外,有消息稱,特斯拉FSD在中國落地的時間表預計為2026年。在外界看來,在特斯拉將盈利重點轉向FSD後,車型售價也會趨於穩定。

此外,特斯拉的全新小型車也提上日程。今年4月6日,特斯拉在發布的可持續性能源發展「宏圖計劃」第三篇章完整文件中提到,未來特斯拉小型電動汽車(車型未定)將配備53kWh磷酸鐵鋰電池,銷量目標為4200萬輛。早在2021年,馬斯克便透露:「特斯拉將推出一款入門級電動車。」儘管特斯拉並沒有透露小型車售價,但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特斯拉Model 3價格在20萬-30萬元之間,如果推出定位更低的小型車,該車型定價將繼續下探。為防止旗下車型內耗,在Model 3與Model Y的價格體系上,特斯拉也會給新車型留出空間。

目前,特斯拉旗下四款乘用車型分別為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富國銀行分析師科林·蘭根認為:「如果特斯拉第三代平台將新車價格降至3萬美元/輛,將極大擴展特斯拉的市場。目前,特斯拉產品線僅涵蓋整個汽車市場的55%,但如果是一輛售價3萬美元的車型,其產品線將覆蓋約95%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