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又到3000點,市場迎來抄底良機 科創100是重要選擇

2023-10-31     皮海洲

原標題:股指又到3000點,市場迎來抄底良機 科創100是重要選擇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還是10月,還是3000點保衛戰失守,兜兜轉轉一年,A股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相信很多人的心情和我同樣複雜——有熬了一年回到原點的不甘,有對大A的失望,更有接近市場底部的興奮。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當下的A股市場正進入人棄我取階段,股指跌到3000點以下,正是投資者考慮抄底的時候。雖然A股市場最近十幾年一直在3000點區間徘徊,但3000點基本上是價值的中樞所在,3000點之下成為市場的空頭陷阱。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聊到A股市場歷史上不同時期3000點之間的差別了。

一、3000點和3000點不能同日而語

如果只看指數點位,我們自然容易習慣性地認為A股持續16年在3000點徘徊毫無起色,但如果結合估值一起看,說一句「點位3000上下彈,輕舟已過萬重山」也不為過。

金圓統一證券的研報中顯示,歷史上上證指數位於估值底部時,市凈率通常在1.2倍上下徘徊。

同時,自2007年以來,不同時間上證指數3000點附近對應的估值是持續降低的,其中去年滬指3000點時,市凈率剛好接近估值底部水平。

此外,回顧2000年以來A股歷史上的5輪市場底部,也可以明顯看出,底部所對應的滬指點位在逐步抬升,越來越趨近於3000點。

這就意味著,隨著滬市凈資產的持續增長,3000點所對應的估值也會持續降低,在未來,3000點甚至可能從中樞變成底部。

回到當前的市場,滬指已然具備了低於價值中樞、估值接近底部水平等多重條件,因此,儘管大反轉雖然不夠明朗,但市場確實迎來了抄底的良機。

二、不是大盤抄不起,是科創板更有性價比!

既然都是在底部布局,那麼買什麼就很關鍵了。投資是很個性化的事,希望穩一點,一般可以多考慮大盤寬基指數,但如果希望有更高的回報潛力,我認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無疑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科創板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改革的試驗田,其實也是滬市乃至整個A股市場的寵兒,主打一個「硬科技、高成長」。

目前科創板有兩大指數,分別是科創50與科創100,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後者。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科創100的行業分散程度更高,從安全邊際來看顯然更好。

科創50的成分股中,半導體占了半壁江山,而科創100的成分股中,行業分布就均衡多了,幾乎和外環的科創板整體一致。

其次,投科創板,我個人很關注的一個指標就是「硬科技」含量,主要看的是誰家專精特新企業多。

科創100的成分股裡面,就有36家專精特新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權重,都明顯高於科創50。

最後就是增長彈性的問題了,從規模上看,科創100還有一個標籤,就是「聚焦科創板中小盤」的指數,它的成分股的規模大部分在200億以內,有相當一部分甚至低於100億,成長的空間非常大。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家公司,從100億漲到500億,和一家公司從500億漲到2500億,哪個更容易?顯然是前者嘛!

當然,除了看好科創100指數本身,從時機上看,目前也正是投資者應該關注科創100、投資科創100的時候。

畢竟滬指回到原點的同時,科創100也回到了基點附近,10月20日,科創100的收盤點位僅1009.29點,可以說是抄底正當時。

如果你跟我有相似的觀點,也打算布局一手科創100的話,可以考慮一下近期發行相關指數基金,比如近期發行的鵬華上證科創100ETF聯接(代碼:A類019861,C類019862)就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補一句,雖然我一直在說「抄底」,但市場的反轉趨勢並不明朗,大家也不要急著梭哈,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少量多次慢慢來就好。

風險提示:本文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購買前請仔細閱讀《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3c9cd0497acde7c07a70ca64e51e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