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父子3人賣避孕藥等到海外,年入6億衝刺科創板

2023-12-17   野馬財經

原標題:「美籍華人」父子3人賣避孕藥等到海外,年入6億衝刺科創板

靠學習走出國外的父子三人,決定回國。

作者 | 劉欽文

編輯丨李明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醫療行業里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婦產科:「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

據世界避孕日網站調研數據,我國每年約有1300萬例的意外妊娠以人工流產告終,而人工流產對女性身體健康存在一定風險,所以選擇合理有效的避孕措施對保護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瞅准這其中的商機,南通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亞藥業」)深耕布局,已經將口服避孕藥賣到了境外。除此之外,聯亞藥業的產品還涉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藥物。這背後,是學霸父子三人的積極布局。

不過,行業發展多年,不管是高血壓,還是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等,相應的藥品市場已經極為成熟,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學霸」們又將如何破局?

年入6億,在美市占率高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讓人們對仿製藥有了更多了解。

仿製藥是和原研藥相對應的產品。原研藥是指原創性研發的新藥,平均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研發成本很高,因此價格昂貴。而仿製藥是指,在藥品專利保護期滿或其他專利權到期後,其他藥品生產企業均可仿製的藥品。同樣具有一定的醫療意義。

聯亞藥業主營高端仿製藥,主要包括以不同類型的緩控釋製劑,以及極低劑量藥物製劑為代表的兩大類。

圖源:《招股書》

目前已經為聯亞藥業帶來營收的共有10款藥品。其中營收貢獻排在前四名分別為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避孕藥、鹽酸地爾硫卓緩釋膠囊。

這裡面,口服避孕藥主要為左炔諾孕酮片等,其餘三款產品則均是主要用於治療以高血壓為代表的心腦血管疾病。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下稱「報告期」),上述四個產品的銷售收入,占製劑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85%、88.15%、95.48%和97.09%。

圖源:《招股書》

據美國心臟病協會(AHA)的數據統計,2021年美國20歲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達7.2%。另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分析,1990年至2019年間,全球30歲至79歲之間高血壓人數從6.5億人增加到12.8億人,超過一半的高血壓者沒有得到必要治療。

這為相關藥企的發展帶來機遇,聯亞藥業便是其中之一,其產品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境外收入占比均在99%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聯亞藥業的產品幾乎都賣給了一家公司,存在嚴重依賴大客戶的情況。報告期內,Ingenus為聯亞藥業的第一大客戶,而且Ingenus享有聯亞藥業產品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等在美國市場的獨家經銷權。報告期內,Ingenus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8.14%、78.34%、77.09%和85.9%。

報告期內,聯亞藥業分別實現營收4.56億元、5.65億元、6.46億元、1.6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21億元、1.16億元、0.9億元、0.21億元。

根據IMS數據,2021年在美國市場上,聯亞藥業的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市場占有率為25.51%;硝苯地平緩釋片(AB1)市場占有率為97.4%、(AB2)市場占有率為48.64%;鹽酸地爾硫卓緩釋膠囊(AB3)市場占有率為20.02%。

市場競爭激烈,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

聯亞藥業的藥品雖然在美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不過降壓藥市場上種類甚多。若是將聯亞藥業的三款藥品放進降壓藥的整體市場上,市占率情況則大不一樣。

聯亞藥業營收排名第一的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屬於β–受體阻滯劑,其主要適用於高血壓、心絞痛,以及慢性心力衰竭。2022年,市占率降為20.6%,該藥品占β –受體阻滯劑的市占率為27.6%,而β-受體阻滯劑在全部降壓藥市場占比26.6%。

其次,第二大營收來源的硝苯地平,根據形態的不同,可以分為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緩釋片和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效果逐漸遞增,如今,硝苯地平片已經基本被淘汰。聯亞藥業主要生產的是硝苯地平緩釋片,控釋片領域中,德國藥企拜耳占據了超過70%的份額,值得注意的是,硝苯地平最初就是由拜耳所研發生產,成功進入市場,而聯亞藥業為仿製藥。

以此計算,2022年,Ingenus降壓藥銷售占美國全部降壓藥市場的市占率僅為2.7%。

圖源:《招股書》

不過,從時間順序來看,聯亞藥業的整體市占率在穩步提升。「根據IMS 資料庫的相關數據,發行人主要產品上市後市占率持續提升,依靠發行人的產品質量及技術優勢,取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同樣,發行人在研產品中的降壓藥物未來上市後預計也能取得一定市場份額,為發行人帶來業績增量。」聯亞藥業表示。

降壓藥之外,聯亞藥業正在研發、並進入評審階段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女性健康和精神疾病領域,女性健康主要為婦科用藥、避孕藥等。

避孕藥領域中,國內已有多款成熟藥品,聯亞藥業研發涉及的左炔諾孕酮片為口服避孕藥,2022年國內市場規模為10.4億元,華潤紫竹一家企業就占據了82.5%的市場份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優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優思悅)三款避孕藥則被Organon、拜耳占據了100%的市場份額。

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富馬酸喹平緩釋片,阿斯利康所占市場份額為65.2%。

「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III)、鹽酸美金剛緩釋膠囊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該部分產品可能存在天花板偏低的問題,但該類產品市場規模偏低有其固有原因。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存在上升空間。」聯亞藥業表示。

報告期內,聯亞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873.21萬元、6725.51萬元、8250.17萬元和 2545.1萬元,研發費用率在10%-15%之間,與同行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圖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聯亞藥業的研發費用中,股份支付費用占比分別為2.34%、17.13%、24.29%和25.85%。

股權激勵引質疑,股權支付費用達6億

藥品研發一向是個具有高技術門檻的行業,聯亞藥業的實控人們都是妥妥的「學霸」。

《招股書》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國華、PINNAMARAJU PRASADRAJU、張書強及張書毅。張書強、張書毅均為張國華之子,PINNAMARAJU PRASADRAJU為張國華多年同事兼密友。

張國華、張書強、張書毅都通過讀書走出國門,現為美國國籍。

張國華出生於1949年,早年在南京藥學院(後更名為「中國藥科大學」)取得藥學學士學位、藥劑學碩士學位,1986年赴美讀博。博士畢業後,張國華在多家全球性藥企如先靈葆雅、羅氏公司、杜拉美德製藥工作,擔任研發工作。PINNAMARAJU PRASADRAJU1987年在印度卡納塔克大學取得藥學學士學位,1991年3月取得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藥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的多份工作經歷、時間,都與張國華重疊。

兩人基於在藥企公司的多年經驗,2005年成立聯亞藥業。至今,張國華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PINNAMARAJU PRASADRAJU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張國華長子張書毅,1997年5月便取得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經濟及化學學士學位,1999年7月,到父親張國華工作過的公司先靈葆雅擔任化學家。2005年進入聯亞藥業,至今任化學工程部高級總監。次子張書強,畢業於哥哥曾就讀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004年5月取得計算機碩士學位。曾在雷曼兄弟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公司工作,2014年,帶著自己積累的學識和經驗回到聯亞藥業,至今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

實際上,多位學霸的加持下,聯亞藥業從一出生就計劃要上市,不過,最初是計劃進行境外融資、籌劃境外上市,於2004年就搭建了境外架構。2021年意欲回到A股後,拆除境外架構。

報告期內,聯亞藥業進行了5次境外股權激勵、2次境內股權激勵。其中,其股權激勵在操作上受到外界的一些質疑。

《招股書》顯示,2022年1月的境外股權激勵中,授予價格為28.81元/股,相較於公允價值90.41元/股,打了3.19折。2021年10月的境內股權激勵授予價格為8.07元/美元註冊資本,相較公允價格27.22元,打了2.96折。

圖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實施的股權激勵中,四位實際控制人的員工股股權占公司控股股東聯亞開曼的持股比例約為18.49%。

「作為一種激勵手段,把一部分核心骨幹綁在企業的戰車上,這樣的思路是可行的,但是不能萬事大吉。單純的股權激勵可能培養一批舊集團的利益者,在推動組織變革、產品顛覆式創新是極為不利的,也是不可取的,同時無法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的。」中國家族企業問題研究資深專家周錫冰表示。

圖源:《招股書》

並且,2折、3折的授予價格,也導致聯亞藥業需要支付較高的股份支付費用。2020年-2022年,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0.42億元、0.72億元、1.04億元,占到當期凈利潤的36.2%、80%(2022年凈利潤未公布)。

圖源:《招股書》

預計2023年-2026年繼續分攤確認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1.05億元、1.05億元、1.05億元和0.79億元。6年的股份支付費用合計6.12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合併口徑未分配利潤為-1.93億元,合併口徑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系公司研發投入較大及股份支付金額較大所致。」聯亞藥業表示。

「股份支付的計量方式分為一次性計入和分期攤銷,實際中主要據協議中是否為立即行權或是否規定明確的服務期來區分。擬IPO企業進行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可能直接影響公司利潤,進而影響公司的報告期財務數據和上市進程。」自媒體「股權激勵觀察」表示。

你對聯亞藥業的三位學霸父子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