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牆裡長了十幾年的小店,只有每個從致遠畢業的人,才摸得到門

2019-07-23   襄陽食記

為你呈現的678種味道

/

麻辣燙是小吃里的頭牌,無論你到哪,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不管是在北上廣還是在襄陽的任意地方,馬路邊那口塞滿食物煮的嘟嘟響的大鍋,都足以征服605萬襄陽人的心。

但記憶是有味道的,不管過了幾年,也不管你去到多遠的地方,總有一個味道能帶你再次回到原地。

#01

留住青春回憶最多的地方,非麻辣燙店莫屬。

這家麻辣燙就是我經常提起的一家,對它的記憶不是從童年開始,而是從剛剛入秋的那個季節。

離學校門口最近的就是這家麻辣燙,出門左手邊就是它的位置,當時還沒有招牌,也還可以支起小板凳幾個人坐在路邊。

晚上的自習課要上到10點,坐在教室里,臨近放學的鈴聲響起,思緒早已飄到了麻辣燙店,滿腦子都想著待會兒去要點什麼菜。

吃麻辣燙的時候,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就開始了。一邊吃著自己碗里的麻辣燙,一邊聊著學校里的八卦

「聽說正正談女朋友了?」「哪個誰誰誰今天打球也太帥了吧」「大下巴今天又抓住我們,讓抄女兒經

知道秘密最多的人,非老闆莫屬。留住青春回憶最多的地方,非麻辣燙店莫屬。

#02

一家十幾年的小店,兩口相同的鹹湯鍋。

老闆大叔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每次點菜的時候都能被聊的咯咯笑。

人也很實在,他說在這裡做這麼久的麻辣燙只是因為他做的麻辣燙適合襄陽人的口味,大家喜歡。

這家「長」在牆裡的小店,已經開了十幾年,店鋪的面積小到只能站下老闆和兩口鍋。

吃什麼要站在外面點,老闆幫你裝好。鍋里沒有的就喊老闆下,先端著小盤子去院子後面坐著吃,等食材燙好再添上。

和別家的湯底不同,別人家兩口鍋是分清湯和辣湯,他家兩口鍋都是鹹湯底,擁有兩口鍋的原因是,食材太多!放不下!

#03

刷醬放調料,才是他家麻辣燙的靈魂。

在這裡湯底的存在感並不強烈,刷醬放調料,才是他家麻辣燙的靈魂。

我每次都是趕在學生放學之前,慌裡慌張的跑去大院吃他家麻辣燙,為的就是這三種醬。

兩勺辣醬下去,麻辣燙瞬間升華,濃稠的湯頭,配上適合自己的辣度,香氣撲鼻,抑制不住口水。

還有蒜香的酸辣調料做輔助,直接澆上3勺,帶著酸辣味蒜蓉的湯底,浸泡著食材,怎麼能不好吃?

雞柳和蟹棒

主要的肉食就是雞柳,絕對是這碗麻辣燙中的火力輸出,每一絲肌理都透著誘人的香味,香到口水要直接往下流。

被燙的非常軟爛入味,淌滿了湯汁兒,放入口中,細膩的雞肉混著湯汁立馬爆裂在嘴中

蟹棒要小心夾起,一不注意就會斷掉,滑滑嫩嫩,一口吸入嘴中,軟嫩異常,不只是澱粉的味道。

豆腐泡

豆腐泡稍煮,就在鍋里軟爛了起來,簡直是吸汁神器。豆製品的清香,以及煮後特有的口感,都讓人慾罷不能。

臘腸

廣式臘腸可謂是麻辣燙里的點睛之筆,泡的時間越久越入味,肉非常緊實,微甜的肉餡浸入鮮味的湯汁,口感超豐富。

苕粉

粉和面都是要現點現煮,苕粉稍微煮一會兒立馬就變得軟糯Q彈,底湯的味道全部滲透進苕粉里,一筷子Q彈的苕粉,就能獲得滿嘴濃郁的湯汁。

山藥和胡蘿蔔

吃麻辣燙最愛的就是素菜,山藥和胡蘿蔔都是我的必點,山藥肥厚多汁,順滑的口感,咬下去脆到了心尖上

胡蘿蔔煮的軟爛,一入口就化在嘴裡。以前我也是不吃胡蘿蔔的,感覺有中藥味,現在倒覺得越吃越甜

「你們都長大了,一批一批的接著畢業,叔叔都老了」

大叔和阿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陪伴著致遠的孩子長大,用愛澆灌出來的底湯以及用心選的新鮮食材。

阿姨用時光駐紮在這裡,學生們把青春留在了這座小門頭裡。

後來一個人漂泊在外,一個人加班晚歸、飢腸轆轆的時候,總會莫名其妙的買一碗麻辣燙。

就算老闆按照自己口味加麻、加辣、加醋,也沒有學生時代在致遠門口吃的這碗麻辣燙的味道。

一個人的日子裡,一碗簡單的麻辣燙,仿佛經歷了一場團聚。所以,無論我在多遠的地方,只要有空,我都會回到這裡吃上一碗。

ps:那個時候最討厭穿校服,最討厭待在教室,現在多麼希望能再穿一次,坐在固定的課桌上再睡一覺,再繞遍整個校園只為看你一眼。

幸福麻辣燙

大概地址| 樊城區黃鶴路致遠高中門口

營業時間 | 17:00-23:00

/

「記住這個味道」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吃貨君 攝影:薯條醬

由襄陽食記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