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邊境槍炮聲不斷,印軍又在中印邊境搞起第二起「洞朗對峙」

2020-05-11     火星方陣

原標題:印巴邊境槍炮聲不斷,印軍又在中印邊境搞起第二起「洞朗對峙」

作者:刺客

外界對印度或將成為繼美國之後另一個疫情重災區的擔憂,正在逐漸變為現實。截止10日,印度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已經接近7萬人,死亡病例也超過2000人。而這卻僅僅只是個開始,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擺在莫迪政府面前的是更嚴重的危機。

感染病例的急劇增多,讓印度醫療體系的壓力進一步增大。為了緩解這一困境,當局竟然想出一個後患無窮的解決辦法。據海外網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8日,印度衛生部修改了新冠肺炎治癒病人的出院條例,一些出現中輕度症狀的患者,在症狀有所緩解後,無需做特別的測試即可出院。而按照之前的標準,只有患者第14天檢測為陰性,然後在24小時內再次檢測仍為陰性者,方符合出院條件。

印度衛生部門給中輕度症狀患者出院「提供方便」,並不能說明印度國內疫情已有所緩解。事實恰恰相反,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印度國家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不得不通過對一些患者進行選擇性治療,以此來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

受疫情的影響,印度國內經濟也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據印度財政部門日前所提供的數據顯示,4月份印度經濟出現罕見的「清零式崩盤」,出口貿易,國內消費指數都出現斷崖式的暴跌,直接把莫迪的「經濟學」送進墳墓。

國內疫情逐漸失控,經濟發展陷入衰退。特別是8日清晨,16名徒步返鄉的民工因為疲倦而睡在鐵軌上,不幸遭到火車碾壓死亡。這一系列的負面因素,給莫迪政府的政治形象和利益造成極大損害。因此,通過對外製造事端,轉移國內焦點,掩蓋自身在抗疫和發展經濟方面的失敗行為,自然就成為莫迪政府的一種必然選擇。

在印巴兩國都暴發疫情之際,印度並沒有停止在印巴邊境地區的軍事行動。印軍動用炮兵和特種部隊,對巴鐵境內實施炮擊和襲擾,給巴方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隨著巴鐵軍隊展開反擊,導致印巴邊境至今仍槍炮聲不斷。

在軍事挑釁巴鐵的同時,印度還在中印邊境地區發起挑釁,引發中印兩國軍隊的緊張對峙。據環球網最新報道,《印度斯坦時報》10日援引匿名高級官員的話稱,中印兩國軍隊9日在錫金邦北部地區發生上百人規模的對峙,雙方還一度發生肢體衝突,但對峙隨後在當地層級得到解決。這是2017年的洞朗對峙事件之後,中印邊境發生的較大規模的邊境糾紛。

洞朗對峙是2017年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國際熱點之一。中印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的軍隊,在中國洞朗地區進行了長達70多天的對峙。洞朗對峙雖然最終以和平方式解決,但該事件是印度對中國不滿情緒的一次集中爆發,暴露了印度的戰略野心和對中國的真實態度。印度媒體也援引軍方官員的話說,中印對峙是中方試圖改變中印邊界現狀的結果,將來類似中印洞朗對峙的事件很可能還會增多。

很顯然,印巴兩國衝突已成家常便飯,再怎麼折騰也不會引起多大的關注。因此莫迪政府只有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才能將國內關注力從疫情和經濟裡面吸引過來。畢竟,與印巴衝突不同,中印都是地區大國,兩國間的一點風吹草動,更容易引起輿論的關注。

更重要的是,中印兩國自從上世紀60年代發生軍事衝突之後,幾十年來雖然因為邊境問題摩擦不斷,但一直都相安無事,沒有發過一槍一彈。所以,莫迪政府挑起此次中印軍事對峙,既能轉移國內的關注焦點,又能確保不會與印巴一樣爆發軍事衝突。

中印邊境軍事對峙事件的發生,雖然可以轉移印度國內的關注焦點,暫時緩解莫迪政府的執政壓力,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印度所面臨的諸多難題。印軍過去沒有從中印衝突中得到任何便宜,現在更討不到一點好處,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eNsEHIBnkjnB-0z_z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