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否認也不服從情緒

2022-04-12     小丑哥哥侃娛樂

原標題:既不否認也不服從情緒

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科學尚未完全破譯情感體驗的性質、結構和起源。我們所知道的是,從務實的角度來看,情緒適應生存的心理工具。比如:嬰兒的哭聲有效地引起了看護者的注意,恐懼讓你遠離懸崖的危險邊緣。

David Barlow 和其他人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痛苦通常不是來自情緒體驗本身,而是來自情緒調節的錯誤。

圖片源自網絡

否認情緒,尤其是消極情緒的衝動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經常將負面情緒與我們希望避免或忘記的負面事件和結果聯繫起來。

否認表示一種害怕的不願去感受。出於多種原因,否認的嘗試是無效的。首先,我們內部架構的一個法則是,無論你告訴自己什麼不允許感受或思考,其實你已經在感受和思考。因此,反對情緒是徒勞的。

此外,將某種情緒指定為禁止、不可容忍或危險的情緒會讓你對你試圖否認的情緒保持高度警惕。對即將發生的負面體驗的持續警惕本身就變成了一種負面體驗。

圖片源自網絡

最後,否認負面情緒的習慣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成「經驗迴避」,這是一種避免困難的內部經歷的普遍趨勢。Steven Hayes 和其他人的研究已將經驗性迴避確定為許多精神病理學的潛在因素,原因有幾個。

迴避很有吸引力,因為它帶來了快速的緩解。人腦偏向於短期計算和即時滿足。放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的獎勵比遙遠的後果更大。一份油炸薯條在我面前更加誘人,而導致的心臟病發作卻是幾十年後的事。

迴避只會教你如何逃避更多,因此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轉移。你迴避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不稱職、不自信、易退縮,你能充分體驗的生活就越少。

圖片源自網絡

我們假設我們的情緒代表了真相、全部真相,而且只有真相,因此必須推動我們的行動。比如,我很害怕,所以我必須逃跑。我很生氣,所以我必須戰鬥。

這種情緒驅動的行為是有問題的,研究表明我們的情緒經常提供扭曲、片面和有偏見的信息。坐過山車可能會產生真正的恐懼,但它不會帶來真正的危險,除了頭髮亂糟糟的。我們更害怕的東西(飛機、陌生人)通常比我們不太害怕的東西(汽車、家人)更安全。

為了正確調節情緒,我們必須避免否認和服從情緒。有一個簡單的兩步過程。

第一步是接受。從某種意義上說,情緒是內在的天氣,接受我們情緒的真相和事實就像我們接受天氣一樣。如果你感到焦慮或悲傷,你最好的第一步就是承認並接受你的感受:我是人。人是有感情的。這種情緒是我現在經歷的一部分。

接受並不意味著盲目的情感服從。相反,正確情緒管理的下一步是

決定如何處理情緒。一旦你承認正在下雨,您仍然可以決定如何針對這一事實採取行動。

你的情緒應該對你有用,而不是相反。情緒只是在決定行動方案之前需要諮詢的多個有用數據源之一。你可以在做出重要的行為決定之前從情緒以外的來源尋求各種信息。這些來源包括你的目標、價值觀、經驗、邏輯、對自我和世界的了解、百度等等。在接受了各種輸入之後,你可以就最明智的前進道路做出深思熟慮(而不是情緒驅動)的執行決策。

【文章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e97e8d560565d128cf94dbbdcb1fb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