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脂肪肝,試試這幾款中醫藥膳

2019-06-04     健康杏林

脂肪肝是因人體脂質代謝紊亂,而使脂肪在肝臟堆積的一種病症,尤以營養性或酒精性脂肪肝最為多見。患者病後大多無明顯自覺症狀,部分病人僅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肝區不適等症狀。脂肪肝長期不愈可演變為肝硬化,而脂肪肝的變化多又是可逆的,通過中醫分型食療法能使囤積於肝臟的脂肪減少及肝功能恢復正常。

氣滯血瘀型

症見右脅脹痛或刺痛,或見肝腫大、質稍硬,舌質紫暗,苔白,脈細澀。

山楂丹參蜂蜜飲

山楂(干品)40克,丹參12克,蜂蜜10克。將山楂、丹參洗凈,入鍋加水煎煮1小時,去藥渣兌入蜂蜜即成。分2次飲,當日服完。

痰濕內阻型

症見脘脅作脹,體形肥胖,神疲乏力,肢體沉重,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滑。

陳皮薏苡仁粉

陳皮250克,薏苡仁0.3公斤。將陳皮、薏苡仁烘乾,共研成細粉,裝瓶備用。每次用溫開水送服15克,每日2次。2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對脂肪肝合併肥胖症或出現痰濕證的病人,有較為滿意的療效。

澤瀉烏龍茶

澤瀉8克,烏龍茶3克。將澤瀉加水煮沸20分鐘,取藥汁沖泡烏龍茶即成。每日1劑,當茶頻頻飲用,一般沖泡3~5次。此茶可作為脂肪肝及肥胖症患者的日常飲料。

脾氣虛弱型

症見氣短乏力,精神萎靡,飲食減少,食後腹部作脹,面目虛浮,便溏不成形,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參苓扁豆粥

黨參、茯苓各15克,白扁豆20克,粳米0.1公斤。將黨參、茯苓洗凈,與白扁豆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投入淘凈的粳米,小火煮成粥,去茯苓即成。早晚各1次溫服,黨參、白扁豆可同時嚼食。連續服用3~4個月,對脾氣虛弱型脂肪肝有明顯療效。

花生豆奶

花生、黃豆各50克,白糖適量。將花生和黃豆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6小時。再將花生、黃豆放入研磨機加清水500毫升磨碎,用乾淨紗布濾汁去渣。將濾液置鍋中煮沸,加白糖調味即可。早晚各1次溫服。本食療方不僅可以健脾強身,而且常飲對脂肪肝有特殊功效。

肝腎陰虛型

症見右脅隱痛,頭暈耳鳴,腰酸乏力,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形體偏瘦,舌紅,少苔,脈細數。

杞子香菇煮豆腐

枸杞子、香菇各20克,水豆腐2塊,調味品適量。將枸杞子、香菇用冷水浸泡,洗凈備用。香菇切絲,與豆腐同入油鍋,熘炒片刻,加鹽、蔥花、薑末等調料適量,加清湯少許及枸杞子,小火煮30分鐘即成。佐餐當菜,隨量服食,當日吃完。

痰瘀交阻型

症見肝臟腫大、質地較硬,肝區疼痛或壓痛明顯,舌質紫暗,苔淡黃膩,脈弦數。

葛花丹參荷葉茶

葛花15克,丹參10克,鮮荷葉60克(干荷葉30克)。將荷葉切成絲狀,與葛花、丹參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沸10分鐘,去渣取汁,當茶飲用,當日服完。本方適用於長期酗酒導致的酒精性脂肪肝。

文字 /醫藥星期三

配圖 /網絡

編輯 / 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d69-2sBmyVoG_1Zlp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