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記者職業時間線的回顧與感悟

2024-10-26     新華社

新聞這項事業,總是能給人無限的信息、事實和觀點,在波瀾壯闊中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記者這個職業,總是能讓人獲得許多新鮮的經歷,於無聲處,記錄下生活的變化和人間冷暖。

從河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後,我進入當時的河南電視台新聞採訪部從事新聞宣傳工作。30年職業生涯,一萬多個日夜,我與新聞宣傳工作血脈相融,常常枕戈待旦,不敢懈怠,雖不敢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卻也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一次次的調查採訪和新聞報道中,我在不經意間收穫了許許多多的「人生第一次」。個人的從業經歷就這樣神奇地鑲嵌進新聞的脈絡和時代的印記。回望來路,有時莞爾,有時沉思,自己職業的時間線已然成為記錄偉大祖國發展變化的動人註腳;展望未來,無限期待,更是對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工作有著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01

一、用腳步丈量 新聞內容「活」起來

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河南省位於黃河兩岸,到處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籠統地講,這種認識和判斷基本上是對的,但並不完全準確。河南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北部的太行山脈、西部的伏牛山脈、南部的大別山脈和中部的黃河兩岸並稱「三山一河」。

憑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對記者職業的憧憬,我踏入電視新聞報道領域之後,既忐忑不安,又興奮緊張,還充滿了好奇。為了將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化為工作方法,將新聞前輩教導化為報道成效,我暗暗對自己提出要求:每月至少完成20條新聞。要實現目標,唯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火熱實踐一線。

1998年春,改革開放20周年之際,為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河南與周邊河北、山東、安徽、湖北、陝西、山西等省份接壤地區的發展變化,河南電視台精心策劃了「沿邊行特別報道」。作為該項重大主題報道的重要參與者,我隨報道組連續一個多月深入伏牛山區、大別山區採訪,行程2600多公里,捕捉到許多鮮活生動的新聞素材,采寫的新聞翔實地反映了河南省沿邊地區和革命老區在改革開放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河南新聞聯播》「沿邊行特別報道」總共播發的120期特別報道中,我本人擔任主創的報道組發回播出的新聞節目就有30期。

帶著感情踏訪地理山河,深入城鎮鄉村,懷揣問題調查研究,做好報道。從澠池與山西交界的黃河大峽谷,到豫西伏牛山深處的盧氏縣紅軍小道,再到桐柏山中的淮河源頭,一路走一路記,一路拍攝一路報道,腳下的路越走越遠,我們的節目也更加生動。在節目中我們選取省界線這一獨特切口,通過當地居民、黨員幹部、文化傳承人等省際邊界上鮮活的人文故事,展示大美河南的發展新貌,講述紅色基因的時代傳承。

作為第一次全面展示河南沿邊當前發展盛況的電視節目,「沿邊行特別報道」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傳播力、影響力,河南省委、省政府給予了特別嘉獎。

02

二、抓事物本質 新聞價值「深」起來

「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作為船頭的瞭望者,新聞工作者需要練就一雙慧眼,將社會生活中氣象萬千的景象盡收眼底,再加上手中的如椽之筆,將其記錄下來,為公眾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河南省對口支援江油市恢復重建前線指揮部」在江油市迅速成立。面臨餘震不斷的情況,報道小組在我的帶領下,隨抗震救災人員奔赴一線進行報道。本著新聞要「新」也要「深」的原則,我在報道災情動態的前提下,一方面用數字來彰顯河南人民對災區的情意,如報道河南省確定18個省轄市對口支援江油36個鄉鎮;40名鄉鎮幹部到江油鄉鎮掛職,具體負責鄉鎮項目的組織實施。另一方面,用細節報道救災的進展,如河南省委書記、省長與工人們緊緊握手,鼓勵他們從河南到江油:「一定要把工程做成樣板,在支援災區、造福災區人民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形象。」

展現「災」,但要將報道內容重點放在「救」上。

記得震後到達江油市太平鎮龍門小學時正值日落時分,殘陽照在坍塌的校舍上,畫面令人傷感。春季學期還未結束,孩子們已經無法在教室正常上課。秋季開學,又該如何?我們在報道中提出了這一問題。遠在千里之外的民盟河南省委盟員們通過《河南新聞聯播》看到報道後,6800餘名盟員採取自願捐款的方式,籌集資金71萬元用於學校的重建。在校舍建成、秋季開學之際,我們採用河南、江油兩地同步報道、連線互動的方式,將援建「龍門民盟燭光小學」的過程進行了全景展示,取得了良好的報道效果。

新聞工作者的眼力練就非一日之功。

2003年非典暴發時,我擔任河南電視台新聞部策劃科科長。說實話,當時面對疫情我也有過恐慌茫然,但記者的好奇心讓我想知道怎麼了、為什麼、怎麼辦,以及該如何做好報道,以更好地激發大家抗擊非典疫情的信心。

為了從新聞事實中發現深層次問題、作出清醒判斷,報道大家關心的信息,我發揮自己新聞宣傳工作朋友圈廣的優勢,在衛生部門和權威專家指導下,利用《河南新聞聯播》這一權威平台,連續策劃推出有關非典疫情的報道。在節目中,既講共同抗擊疫情的行動,更講防範疫情的措施,還注重展示歷史上抗擊同類疫情的經驗,很有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在2003年抗擊非典近3個月的新聞報道中,我帶領重點報道組充分利用河南衛視、中央電視台兩個陣地,組織、參與了一系列新聞的策劃報道,河南人民抗擊非典新聞連續17天在央視《新聞聯播》中播出,創下了央視《新聞聯播》連續播發河南新聞的歷史紀錄。

03

三、重分析研究 新聞視野「寬」起來

當下,海量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記者更需提升「四力」,才能使報道脫穎而出,發揮更大的輿論影響力。

「千錘百鍊,美樂彩電。」曾幾何時,美樂電視是河南人驕傲的本土電器品牌。從1988年起,美樂牌彩電連續8次進入全國電子百強行列。然而從1995年開始,因多種原因,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至1997年底,累計虧損1.15億元。1998年,經過國有企業脫困攻堅,美樂電視得到重組,液晶電視項目正式啟動。

時任河南電視台新聞部副主任李富娥鼓勵我放開手腳,紮實採訪,報道時長不限,報道體裁不限,報道條數不限。我敏感地意識到這是非常重要的新聞素材。但是,怎麼做,做成什麼樣,心中也沒底。在對美樂電視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後,我覺得單單做一條消息進行報道,並不能將美樂電視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表現好。

我和工廠管理者、生產一線工人、產品經銷者、電視機用戶等各層面的人員進行了廣泛接觸,經過多次調查研究、蹲點採訪和材料研判,果斷打破既有框架和認知邊界,將單篇消息擴展成系列報道,以《美樂涅槃的啟示》為題,通過多維度的思考和表達,在把握契機、時機的前提下進行了深入報道,節目播出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獲得當年度河南新聞獎一等獎。

新聞的活力在於發現,而發現力需要腦力。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鄭祥義1994年至1997年在河南民權縣人和鄉開展科技扶貧工作,連年紮根在生產第一線,為指導當地農業結構調整、作物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積勞成疾,於1997年病逝。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鄭教授病重之時曾對家人交待,說自己從大學時代起就很少回家,對父母盡孝不夠,希望能將骨灰安放在母親墓旁。而對鄭教授懷有深厚感情的民權縣人和鄉群眾則懇請將鄭教授的骨灰埋葬在他生前工作過的果園中,讓他能夠看到鄉親們的豐收景象。

最後,我們找到了新聞點——以鄭祥義教授家人忍痛尊重鄉親們意願,數萬名幹部群眾參加弔唁為新聞由頭,創作新聞專題《農民的教授—鄭祥義》。

墓園青青,深情悠悠。20多年過去了,河南農業大學的師生們還常年堅持到民權縣人和鄉進行農業技術培訓。鄭教授當年播下的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火種依然熊熊燃燒,成為一種愛農助農興農的精神延續和信念傳承。

04

四、凝練新聞經歷 持續理論升華

新聞工作者是時代風雲的觀察者,也是新聞思想的傳播者。

2017年,河南電視台與河南人民廣播電台合併組建河南廣播電視台,台黨組提出了「融合傳播 轉型發展 有用有效」的發展理念,確立了「雙平台 多品牌 強保障」的發展戰略,將河南台發展定位為「新時代 新文化」,實現了新聞出彩、文藝出圈、融合傳播,打造了以「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中國節氣等為代表的文化節目矩陣。時任總編室主任的我著力培養自己發現選題的能力。正所謂「萬事開頭難」,選題作為生產新聞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節目的成功與否。我時刻保持對新聞的敏感度,隨時留意選題線索,思考報道的方向和意義,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從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練就「火眼金睛」。

近年來,我先後負責組織策劃了「追尋初心——重走紅二十五軍長征路」「飛閱三山一灘」「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出彩項目看河南」等大型採訪活動、直播項目,參與策劃了《雄關》《總書記的回信》《從延安到紅旗渠》《共產黨員了不起》《江河同心》等重大新聞專題,監製了《黃河人家》《走進蘭考》《太行·王屋》等人文類紀錄片,推動了大象客戶端、大象新聞中心等新媒體平台的融合發展。上述活動、節目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傳播方式、表達方式,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新,牢牢占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多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在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同時,我注重將報道實踐轉化為業務理論的思考,並將之與年輕一代分享共勉。利用業餘時間,我撰寫了《電視政論片「全流程制播」的成功案例——以河南廣播電視台大型抗疫政論片〈雄關〉為例》等新聞業務類學術論文。同時,我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先後到鄭州大學、中原工學院等高校開展專題講座和授課。

時刻保持熱愛,用敏銳的眼光、質樸的感情去記錄時代變革、講好精彩故事,這是記者的使命。當前,我們身處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受眾對於新聞報道、對於記者工作也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媒體傳播的特性,要求新聞宣傳必須「快一點,更快一點」,不斷提升時效性和影響力。我們要著眼未來,把握受眾群體特點和需求,以「Z世代」的所想所求為重要出發點和著力點,用赤忱與熱愛刻錄波瀾壯闊的新聞歷程。

新聞工作是一項常干常新的工作,也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新聞工作者需要在不同領域摸爬滾打,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作為新聞史上的標杆人物,新聞界的先驅范長江的腳力之遙遠,眼力之敏銳,腦力之深邃,筆力之強勁,令人敬佩。今天的新聞工作者,要練就一副深入實際的「過硬腳板」、一雙透視現實的「火眼金睛」、一顆善於思考的超級大腦、一支妙筆生花的傳神之筆,不斷提升新聞寫作和報道能力,力求以表達方式的創新性、新聞產品的多元化,為時代而歌,為人民報道。(作者系河南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台長)

作者簡介:

盧慎勇,河南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台長,高級記者;中原文化名家,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河南新聞獎評委、河南省新聞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河南省新聞獎一等獎等獎項30多件。

本文刊登於《中國記者》2024年第9期

原標題:《用赤忱與熱愛刻錄波瀾壯闊的新聞歷程

新媒體編輯:梁益暢 安雨帆(實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d51853f86772a2d9d3250026130e8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