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跑者第的一個5公里要怎麼跑?

2023-03-12   馬拉松跑步

原標題:新手跑者第的一個5公里要怎麼跑?

五公里跑不僅可以讓你感受到跑步帶來的樂趣,也能夠讓你感受到跑步這項有氧運動的強度。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大部分跑者都可以輕鬆跑進半小時。

對於很多跑步大神來說,五公里只能算是個熱身的距離了。但是對於小白跑者來說,五公里中的每一步都有著不一樣的酸甜苦辣。

今天就來給新手跑者講解一下,5公里跑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吧~

什麼是5公里跑?

5公里,是所有健康人都能完成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不同階段的跑者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

高級跑者會把它當做馬拉松提速的訓練利器;中級跑者一般很少專門練習這個距離;而對於新手跑者來說,5公里可能是他們需要突破的一個小目標。很多的跑者都是由被鼓勵從第一個5公里開始,走上馬拉松甚至百公里這條「不歸路」。

6個訓練原則

1. 初跑者每次的訓練強度應主要以輕鬆跑的強度進行訓練,何為輕鬆跑,達到自己的最大心率的65%到79%(最大心率=220-年齡),說得更通俗一點,跑步時可以時不時說話,但也沒法一直說話,如果你發現同伴跟你說話時,你要過一會兒才能回答,這時的強度就太高了,此時你應當把速度再放慢一點。通過輕鬆跑,將為身體打下一個堅實的有氧基礎,同時還可以逐漸增強跑者的肌肉強度,避免在後期因跑量和強度的增加帶來的受傷風險。

2. 在輕鬆的基礎上,每周訓練時還應安排一到兩次的比輕鬆跑更快一些的訓練(最大心率的80%~88%)或者強度更大的抗乳酸跑(最大心率的89%~92%),從而全面提高耐力素質,提升身體抗乳酸能力,當然採用比輕鬆跑更快的速度時,你可以跑的時間短一些。

3. 在訓練時間方面,在剛開始訓練時跑步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左右,然後嘗試慢慢在每周訓練時,逐漸延長訓練時間,訓練4~6周後,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30~70分鐘之間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4. 對於初跑者而言,每周跑步次數大約3-4次,一周1-2次跑步很難積累效果,但也不建議超過6次,隔天跑步是我們提倡的一種方式,這樣既不會過度疲勞,也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和恢復,當然這並不表明不能天天跑步,跑量相對越多,健康收益越大,但你得提防傷痛。

5. 每一次輕鬆跑訓練中可穿插6次左右的快速跑,每次快速奔跑時間控制在15秒左右,休息1分鐘,重複6次,這樣可以更加提升心肺同時又不給心肺帶來太大壓力。

6. 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跑量,每周跑量的增加不超過上周跑量的10%。

針對跑步新手的 8 周跑步計劃

考慮到即使掌握了上述訓練原則,新手們也很難為自己制定一個系統訓練計劃,這裡跑步俠為新手們制定了8周耐力訓練計劃,目的是讓新手們實現從零跑量到可以以較快的配速,比較輕鬆地完成5公里比賽。

需要說明的是,該訓練計劃僅供參考並不適用所有的跑者,訓練水平和要求因人而異,請跑友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量力而行!

跑完5公里要注意什麼?

跑後拉伸,與跑前熱身一樣,也是很多新手跑者最容易忽略的問題之一。跑後的正確地拉伸,不僅可以讓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還能減緩肌肉酸痛,也是最簡單有效的快速恢復肌肉的辦法。

除此之外,拉伸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協調性,讓身體更加放鬆。

總結

五公里的訓練計劃是新手跑者第一個、也是最基礎的跑步訓練計劃。

它能決定你能否在跑步這項運動上執著的堅持下去。

而一旦你能輕鬆自如地應對五公里,之後你就會享受到跑步帶來的無窮魅力和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