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自6月下旬以來烏克蘭一直在籌備的「反攻計劃」已經陷入了停滯,一直到現在都乏善可陳。儘管西方已經多次表示對反攻「寄予厚望」,布林肯甚至將烏克蘭的反擊和「戰後領土範圍」都聯繫到了一起,但烏方依然推進艱難。俄國防部發布的戰報稱烏克蘭在前線的進攻「幾乎全部被擊退」,他們手中大量的西方援助武器也已經被摧毀;目前的情況就是烏克蘭只能保持對俄進行騷擾襲擊的規模,他們上周在第聶伯河兩次強渡行動均告失敗,所有參加突擊的隊員都被殲滅。
消息提到,美國對烏克蘭的攻勢似乎頗為不滿。CNN之前引述兩名西方官員和一名來自美國的高級軍人的話稱,五角大樓認為「烏克蘭反攻的第一階段沒有達到西方國家的期望」,軍方評估反攻所有的指標比之前的預測都要差,烏克蘭在俄軍的地雷場損失比較大,這可能是他們反攻不順利的原因。儘管這篇報道用的詞語並不激烈,也沒有對烏克蘭提出「要求」,但仍能看出美軍方對烏克蘭的失望。上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也提及:美國正在催促烏克蘭「不惜一切代價進攻」,所以烏軍在中旬的進攻強度明顯增加了。
上周晚些時候在美國阿斯彭安全論壇上,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過視頻的方式「面對面」和澤連斯基對話,並表示他們知道烏克蘭近期一直在尋求戰機援助,但美國經過評估後認為,俄羅斯的防空力量非常強大的前提下,軍方指揮官並不認為F-16能夠在烏軍反攻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他告誡澤連斯基當前只有「投入全部的軍事力量」,才能讓外界看到烏克蘭反攻成果,同時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都有責任考慮俄羅斯的反應,他們現在已經在準備承擔風險。
有分析則認為,這是自烏克蘭反攻以來美國政府代表官員首次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要求澤連斯基用盡全力進攻。沙利文的言論主要含義有兩點:其一是美方不認為基輔當前在「竭盡全力」干這件事,所以導致進展比較有限,澤連斯基需要出動更多士兵;其二是美國的行動需要「謹慎」,並非是不加考慮地對烏克蘭無上限支持,他提到了軍援「關乎全球的穩定」,這說明美國並不想過度激怒俄羅斯,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天在論壇上澤連斯基也向西方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他表示反攻即將「加快步伐」,且烏克蘭軍隊還在逐漸取得進展;但烏軍隊當前仍然西方繼續提供軍事援助,為其輸送遠程飛彈、戰鬥機等先進武器裝備。對此有評論稱:「澤連斯基更像是一個『生意人』,任何事情都要先談好處再去做;不過美國等一眾國家現在更傾向於讓澤連斯基『先拿出成績』,畢竟他們對於軍援的無底洞的耐心已經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