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裝修里的坑是真的多,一不小心,入住後就把後悔兩個字貼在臉上……
所以今天,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當時我家裝修完,發現的那些坑,建議大家引以為戒,別走我的老路!
一、前期改電考慮不周
前期在改電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水電都沒有裝到位,後期再去一點點修改的話,就會導致和我家一樣,滿牆的「補丁」,看起來別提多彆扭了。
二、窗台留了小耳朵
之前看了很多不包窗套的案例,裝修一時頭腦發熱,也做了不包窗套的設計,但結果窗台就留下了這樣一個「小耳朵」,看上去真的是太突兀了,後期清潔起來也比較麻煩,後悔,真後悔。
三、衣櫃門沒做摺疊式
這個其實是我家的個例問題,因為衣櫃門和床邊沿距離很近,要是放下床頭櫃的話,櫃門就完全沒辦法打開了,其實當時也是沒考慮清楚,如果中間打斷做成摺疊門,問題就能完美解決了。
四、窗簾盒配羅馬杆很彆扭
做了窗簾盒,但又沒捨得裝好一點的滑軌,而是用羅馬杆代替,導致後期用起來怎麼用怎麼彆扭,實話說,羅馬杆開關窗簾真的比窗簾盒用起來生澀太多太多。
五、電視櫃擋插座
很經典的問題——電視櫃把插座完全擋住了,就連預埋的50管也擋住一半,這就是當時沒有測量好電視櫃和牆面插座高度導致的,現在想要改,牆地櫃都得拆,唉。
六、如果預算夠可以裝隱藏踢腳線
如果裝修預算夠的話,比起明裝踢腳線我更建議大家做隱藏的,一來是看起來會更加整潔乾淨,不會顯得突兀,二來這衛生是真的好打理很多,信我。
七、餐邊櫃做得太薄
餐邊櫃深度做了28cm,後面放一些大點的碗碟餐具,或者是家居雜物都很尷尬,甚至放不進去,如果讓我重新選,我寧願多占點空間,也要做35cm深度的,不然太雞肋。
八、玻璃膠用了劣質的
封窗的玻璃膠為了省錢,或者說當時壓根沒在意,就選了劣質的,住了半年吧,已經有開裂的問題的了,若有若無還有點兒漏風的感覺,現在知道,這錢真沒必要省。
九、衛浴潔具應該選好的
衛生間和浴室的潔具當時也真應該買那種帶抗污塗層的,好一些的,不然用久了就會因為水漬和各種洗漱用品的腐蝕,變得沒有那麼亮,甚至花了一片,很難看。
十、儘量考慮到包管
衛生間裡即便不做磚砌牆包管,也儘量考慮到包管位置的美觀度,直接用PVC包起來,每次進廁所都會覺得礙眼,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十一、衛生間高低做個乾濕分區
乾濕分離就不說了,但乾濕分區真是有必要做,哪怕簡單做個半屏的浴屏,也能擋住飛濺的水花,不至於後期打掃如此麻煩,切記啊各位!
十二、洗衣櫃做高低台更合適
最後,建議大家洗衣櫃也儘量做成高低台,有些小件衣物手洗的話會更加舒服些,如果家裡做了這種柜子,還是聽我句勸吧~
總之呢,裝修過一次以後,我才發現了上面這12處坑,我替大家踩過,你們就別再踩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