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研究生畢業論文常見的問題匯總

2023-05-23     生態體育

原標題:【收藏】研究生畢業論文常見的問題匯總

學位論文設計包括選題、研究、撰寫等階段。一篇結構完整的學位論文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各部分的行文規範是衡量論文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梳理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失范問題並提出建議,有助於規範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行為,提高學位論文質量。

研究生學位論文常見失范問題

近年來的研究生學位論文從選題到撰寫的所有環節均存在失范問題,嚴重影響了論文的質量。

(一)選題常見失范問題

選題範圍過大,缺乏針對性。確定論文選題、擬定標題是撰寫論文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研究生往往容易陷入選題研究範圍過大、涉及面廣、難以駕馭的誤區。在研究生的論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個研究主題包含多個研究問題的現象,導致對多個問題的研究廣而不精、空洞無物、有敘無論。

對開展研究的可行性考慮不充分,致使行文困難。確定研究問題是問題意識形成的起點,這對於論文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常常遇到行文不暢的問題,是因為之前沒有充分考慮選題的可行性,沒能準確評估自身的研究能力。資料搜集困難、人力物力不足或其他物質條件欠缺,會導致研究工作無法展開,難以行文。

選題陳舊,未找出獨特視角。論文選題的切入點是從新穎獨特的視角觀察某種現象,並能從現象中提煉出科學命題,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創新,或者提出新觀點,或者更正前說之誤,或者完善前說不足等,從而體現學術研究的價值。研究生容易忽視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以及社會現象的特質,難以把握學術研究的關注點,導致選題過於陳舊,缺乏創新性。

(二)標題常見失范問題

論文標題空泛、籠統,深層信息表述模糊。標題空而大直接表現為題目所表述的研究問題過於寬泛、研究對象不明確,未表達出論文的核心觀點或概念等深層信息。研究生缺乏問題意識,難以深入把握具體的研究問題和研究對象,再加上文獻閱讀工作不到位,都會導致確定研究方向和擬定論文題目的過程中呈現一定的空想性。

題文不符,行文內容與題目的對應性不強。題文不符是常見的失范問題,行文內容偏離題目所涵蓋的研究對象、研究範圍,核心關鍵詞不能精準概括文章的主要論點和論題。無論是論文主要內容偏離擬定題目還是題目未能準確概述論文核心內容,都屬於精準度偏差。

語言文字運用不當。標題是論文的文眼,非常重要。題目要在初次擬定之後多次精修,尤其是語言文字的表述應恰當、規範。研究生論文標題中經常出現用詞不當的情形,所用詞彙過於籠統、泛指性較強,存在語病,容易引起歧義。

(三)關鍵詞常見失范問題

揭示信息不全,遺漏重要詞彙。關鍵詞一般來源於題目的拆分和原文中其他具有關鍵信息的詞彙。研究生學位論文通常存在關鍵詞的選取隨意性大、關鍵信息詞彙不足、遺漏重要觀點詞彙等問題。由於論文題目有字數限制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原文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及主要方法等並不能全部體現在標題中,僅僅通過拆分題目提取的關鍵詞難免存在隨意大、遺漏關鍵信息點等問題。

選用過多無意義詞彙。常見誤區之一是將外延意義範圍較大的泛意詞作為關鍵詞,此類詞彙並不能揭示與文獻有關的價值信息,在說明文獻主旨內容上無任何作用且不具備檢索意義。選取過多的無意義詞彙,會減弱關鍵詞的檢索作用,降低文獻檢索的準確率。

對詞性的把握不準確。學術論文中的關鍵詞一般為3~8個,詞性是名詞,主要是合成詞或專業術語。研究生常常將補充解釋類的動詞和形容詞誤選為關鍵詞,選取的詞數量過多或過少,導致關鍵詞所涵蓋的原文信息不全面、關鍵性的信息詞彙缺失、文獻檢索的難度增加等問題。

(四)引言常見失范問題

引言與摘要、文獻綜述混淆。引言對全文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由於對引言、摘要、文獻綜述的具體內涵認識不足,研究生在引言寫作中常將三者混淆、內容重複。應從引言與摘要、文獻綜述論述內容的區別上把握引言的寫作技巧。引言是在闡述研究背景的基礎上對研究過程、方法、成果的全面介紹,其內容論述比摘要更詳細,但在文獻總結梳理方面不及文獻綜述詳盡。

論述內容銜接不暢,缺乏邏輯性。由於尚未釐清研究主題與文獻成果之間的邏輯關係,再加上寫作能力薄弱、寫作技巧欠缺,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常表現出語言邏輯不通、內容銜接不暢等問題,尤其是在引言部分,對現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與擬研究的主題論述等內容銜接不當,缺少內在聯繫。

(五)文獻綜述常見失范問題

資料搜集範圍狹窄,遺漏代表性文獻資料

文獻綜述建立在廣泛閱讀文獻的基礎上,文獻資料的數量及質量直接決定了文獻綜述的質量。搜索範圍狹窄、文獻類型不全、數量不足、優質文獻少等,會導致對研究觀點的闡述不夠全面等問題。研究生未真正把握文獻檢索方法,在文獻檢索時只將主題作為關鍵詞直接檢索,不注重轉換關鍵詞或關鍵詞近位詞,不能熟練運用邏輯符等。

「有述無評」,簡單列舉材料

文獻綜述是「述」「評」「創」的結合,是在對文獻梳理歸納、總結的基礎上進行評述的研究活動。機械地羅列材料,片面堆砌文獻的主要觀點,沒有對文獻主要內容進行綜合性評述是文獻綜述存在的最普遍的失范問題。研究者常常心浮氣躁、急於求成,文獻閱讀工作流於表面形式,僅進行文字的簡單鋪陳,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歸納總結,導致文獻綜述有形式而無意義。這種形式的觀點匯總缺少對文章全面理解、融會貫通的評述部分,「有述無評」的文獻綜述只能稱為形式上的文獻綜述,並沒有算清「學術帳」。

缺少必要邏輯,文獻回顧缺乏系統性

研究生未對數量龐大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性分類、整理,難以準確把握不同階段文獻研究的內在關聯,沒有深度探究文獻內容和結構框架背後的邏輯層次,將不同研究階段、類型及層次的研究成果混雜起來,導致文獻綜述內容缺乏條理性和內在聯繫。此類文獻綜述缺少串聯不同階段研究成果的邏輯主線,層次不清,研究觀點易出現斷層。同時,文獻回顧缺乏系統性,可能導致現有研究的歷史演進過程展現不完整、遺漏重要研究成果、前後的觀點脫節等。

語言文字運用寬泛,言之無物

只有詳盡闡述現有的文獻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展示文獻綜述在梳理研究成果、理清研究進程、探究研究起源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的文獻綜述用詞寬泛、空洞,常常運用涉及範圍大、內容空泛的詞彙。例如,在闡述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及不足時經常使用「里程碑式意義」「不全面」等空泛的詞彙,並未表達出實質性內容,也未觸及現有研究深層次的學術價值和不足之處。

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

(一)選題的寫作規範

多閱讀,善觀察,勤思考,培養問題意識

選題來源於文獻閱讀和對現實生活的觀察。確定選題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能夠基於現實中的問題,提煉出合適的研究主題開展學術研究。研究者要善於觀察生活,勤于思考,思考的過程是將客觀現象上升為研究問題、提煉研究方向的過程,也是培養自身的問題意識的過程。研究生要有意識地探索培養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等閱讀技巧,同時提高將所觀察到的現象有效地與自身知識結構相結合的能力,逐步形成問題意識。

根據研究的主客觀條件全面衡量,綜合考慮

確定選題要全面考慮課題研究的主客觀條件,主觀層面要考慮自身能力的大小、知識儲備水平、興趣愛好、技能特長等方面,客觀層面要全面衡量研究地點是否具備可行性、人力物力是否具備支撐條件、數據資料的搜集是否具有完備性。論文寫作並非一日之事,需要充足的時間廣泛搜集相關數據資料,全面了解選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在自身實際能力的基礎上衡量實施研究的可行性,綜合考慮研究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

「小題大做」「以小見大」

論文選題要「小題大做」,尋求新穎獨特的切入視角,對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研究。論文選題講求「以小見大」,以某個切入點為突破口,深入剖析問題原委,深度挖掘問題本質,以一個小問題展示社會大現象。涉及範圍小的選題,便於集中研究一個或幾個問題,深入透徹地把握問題。

(二)標題的寫作規範

標題應鮮明,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表意的準確性,規範表達出論文的核心。標題的內涵要素主要包括研究範圍、研究對象、主要觀點和研究主題。擬定標題要用簡潔、凝練的文字,內涵要素要在標題中展現出來。規範的論文題目宜以研究對象或核心議題做主語,標題長度一般不超過二十個字,要求清晰表達研究學科、方法和視角,語言表述要求簡潔凝練。將提煉出的核心關鍵詞用於論文標題,可以體現論文的主要內容。

論文標題的擬定需要「內外兼施」:對內要結合文章主題框架和關鍵詞,善於運用發散思維,激勵自己進行頭腦風暴,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資料,深入思考,反覆推敲;對外要積極交流,聽取他人的意見,向優秀學者學習,獲得靈感。

(三)關鍵詞的寫作規範

關鍵詞是以詞彙揭示論文的核心內容,是讀者獲取文章信息的途徑之一,也是讀者查閱文獻的選擇依據,還是其他研究者選擇是否閱讀文獻的判斷標準。因此,應選取專業性較強的詞彙作為關鍵詞,具體辦法如下:提煉標題中的核心詞彙;從摘要中選取適當詞彙;從原文論述中選取關鍵詞。要注意總結和提煉題目、摘要及正文中的關鍵性專業詞彙,從中選取關鍵詞,可以增強關鍵詞的檢索功能和參考作用。

要控制數量,注意層次性。關鍵詞的作用之一是反映論文主題,它是對原文內容的高度精鍊,一般選取3~5個具備檢索意義的合成詞或專業詞彙即可。在選取關鍵詞時要注意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按一定順序排列,體現關鍵詞之間的層次性和內在關聯性,有條理地、清晰地展現全文主旨。

(四)引言的寫作規範

引言為闡述論文主題、展現論文中心內容而服務,引言表述要具有層次性。引言部分包含研究背景或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及結論、地位、作用、意義以及研究出發點、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等方面的內容。各部分內容要相互契合,表述要突出重點,按照某條邏輯主線梳理現有的研究成果,從中發現研究的切入點,鎖定研究主題,詳細闡述研究思路及方法,並闡明研究的創新點和研究價值。

釐清引言定位,客觀界定研究價值。引言與摘要、文獻綜述不同,它位於文章正文的開頭,其作用在於從總體上對研究的來龍去脈加以闡釋,通過對論文的總述引出接下來的分述,具有總攬全文的作用。對現有文獻的總結應該全面,並側重於對研究成果、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整理,合理界定自己的研究選題的價值。

(五)文獻綜述的寫作規範

文獻資料類型全面,注意數量和質量

研究者在檢索文獻時要儘量涉及期刊、經典著作、政策文件等類型,並適當選取英文文獻資料,以免遺漏重要文獻資料。尤其是社科類研究論文的綜述,要善於運用國家及各地政府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資料,為論文研究提供數據支撐。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的文獻閱讀數量一般在100~150篇,以相關學科領域的權威期刊上的文章為主,還要檢索與研究主題有關的經典文獻和該領域的知名學者的著作。

基於一定邏輯主線系統梳理文獻

文獻綜述是對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顧,目的是了解研究進程,梳理不同研究文獻之間的內在關聯性。要避免以論文主題為主線撰寫「主題編織式」的文獻綜述,而應以研究問題為主線串聯不同文獻,揭示不同文獻間的邏輯關聯性,從不同角度闡釋某一研究問題,這就是「問題先導式」文獻綜述。可以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研究主體為邏輯線索,全面闡述該研究主題的文獻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研究程度如何、哪些方面有待考察等。

「綜」「評述」相結合,避免「流水帳」式綜述

文獻綜述是「綜」和「評述」的結合,研究者以一定邏輯主線系統闡述相關文獻的觀點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文獻綜述中,要區分作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全面歸納作者的觀點,並對作者觀點加以評析。文獻中的研究觀點是研究生論述的對象和對自己某些觀點進行論證的依據,因此,在綜合闡述文章觀點的基礎上對文獻觀點進行評析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並不是所有的文獻研究都有嚴密的邏輯體系和科學的結論,可以在文獻綜述中對研究進行批判,已有研究的不足之處可作為創新研究的切入點。研究生必須在充分理解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原文,既包括對文章觀點的歸納,也包含自己對文中觀點的評述和對研究不足之處的批判。

語言表達有理有據,言之有物

論文寫作講求有理有據,嚴謹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徵之一。文獻綜述的語言表達更要精確、嚴謹,避免用空洞、寬泛的詞語。比如,闡述某一學術研究選題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時,應論證研究具體在哪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在實踐中是否具有特定的意義。在文獻綜述中也可以運用客觀數據展示研究成果或研究的具體進度。在數據的支撐下再對現有研究的程度做出評判和結論,可以彌補文獻綜述中語言文字空泛、缺少依據的不足。

結語

總體來看,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常見的失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 選題範圍過大、可行性不足、選題過時、對自身的研究能力評估不足;
  • 題目空大、題文不符及用詞不當;
  • 摘要中的語言囉嗦、堆砌文章標題或論點、內容論述結構不完整且缺乏關聯性等;
  • 關鍵詞漏選、選用無意義的詞、對數量和詞性把握不准;
  • 引言中的內容混淆、誇大自身研究的價值、內容銜接不暢;
  • 文獻綜述所需的資料收集範圍狹窄、簡單羅列材料內容、論述缺乏邏輯性、語言文字空泛。

研究生在思想上必須重視起來,根據自身情況,除了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廣泛的閱讀,還必須加強論文寫作知識的學習,提高論文寫作能力,最終撰寫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c3f499a1529c43710b4de88e61f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