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根本沒看懂《流浪地球2》,彩蛋隱藏的信息比你想的要黑暗

2023-01-29     無尾電影

原標題:你可能根本沒看懂《流浪地球2》,彩蛋隱藏的信息比你想的要黑暗

上映七天,票房破22億。

如果說《流浪地球》打開了國產科幻的大門。

那麼,《流浪地球2》就是把這扇門給踹飛了。

第二部在敘事、特效、想像力方面全面升級。

兩場人類危機宏大震撼,嘆為觀止。故事性質雖然屬於前傳,但得益於劉德華故事線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劇本的廣度和深度。

李雪健老師樸實無華又飽含深情的演講,直接把本片升華到另一個高度,格局拉滿。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

片尾彩蛋一出,看完讓人後背發涼。

彩蛋里隱藏的信息,或許可以推翻我們對《流浪地球》系列的固有認知。

我們或許都被主創們給騙了。

《流浪地球2》的真相,可能比你想的還要細思極恐。

下面就讓我們再次回到電影最後出現的彩蛋,一探究竟。

3、2、1,開始。

1

在《流浪地球2》的彩蛋中,MOSS向數字圖恆宇(劉德華 飾)坦白:

是它製造了包括但不限於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2058年月球墜落危機,2075年木星引力危機,2078年太陽氦閃危機。

也就是說,MOSS才是整個流浪地球計劃中所遇到的危機推動者。

這樣一來,便呼應了開頭旁白說的「原本的危機應對計劃成了危機本身」,指的正是MOSS。

MOSS還說:「(我這麼做是)為了克服你們對歷史、當下、未來的執念......延續人類最佳文明的方式,就是毀掉人類。」

MOSS所說的毀掉人類,應該不是真的想看到人類滅亡。

因為地球被毀,作為人工智慧的MOSS也不復存在。

已經產生自我意識的MOSS,在疊代了不知多少代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流浪地球計劃很難保證可以順利進行。

這個延續一百代人,歷時2500年的恢弘計劃,隨時都會因人類的相互猜忌和內鬥而導致計劃失敗。

因此,MOSS認為,要保證流浪地球計劃的成功。

必須製造危機,迫使人類團結一致。

於是便有了2044年的太空電梯危機。

當時存在著「數字生命計劃」和「移山計劃」兩種危機解決方案。

方舟空間站的墜毀,讓「移山計劃」的支持率大幅超過「數字生命計劃」。

這樣一來,全球一萬台的行星發動機才能以批准開始建設。

讓我沒想到的是,MOSS竟然還向過去的幾個時間點準確發送危機預警。

這就是周喆直(李雪健 飾)口中所說的「有人在幫我們。」

MOSS是量子計算機,量子糾纏好像可以超越光速,超越光速就是超越了時間,時間和空間是一回事。

所以信息是可以穿越時間的。

諾蘭那部經典電影《星際穿越》就是在五維空間中向過去傳達了信息。

電影結尾,在按下按鈕後,出現了兩個閃回畫面:

一個白髮周喆直拿著啟動器,和最後張鵬手裡的啟動器是同款;

一個是光頭圖恆宇穿外骨骼戰鬥服戰鬥。

這應該是MOSS推算出的另一種未來。

在那一個未來里,沒有發生月球危機,人類核彈沒有被銷毀,從而爆發了核戰。

兩種選擇,MOSS選擇了前者。

它認為,只要沒有了核彈,進入無核時代的人類才能團結齊心。

最終犧牲部分個體,延續了人類文明。

流浪地球計劃就能得以進一步推進。

整部影片中,攝像頭的特寫出現了很多次,暗示人類的一切MOSS都看在眼裡。

整個電影都是MOSS視角,所以一直有未卜先知的倒計時字幕。

短短的一個彩蛋,就已經蘊含了如此多信息量。

然而,還有一個更炸裂的細節,藏在了彩蛋的最後。

圖恆宇的數字空間房門被敲響。

難道被上傳的還有第三個人?

如果有,那個人是誰?

2

答案其實很好猜。

電影里和數字生命有關,還和圖恆宇有關的人,有且只有一個。

就是李豐田。

啊,對不起,走錯片場了。

是馬兆(寧理 飾)。

馬兆是一個冷靜到不像人類的科學家。

在他的眼裡,似乎只有任務和規則。

整部電影下來,他的出場機會不多。

導致很多觀眾都忽略了這個角色,以為只不過是劇情推進的工具人。

但《流浪地球2》的製片人在社交平台轉發某網友的影評時提到:

馬兆是核心線索之一。

基本等於明示了馬兆是MOSS背後的重要推手。

這就有意思了。

或許可以說明,MOSS所謂的自主進化,是有人為干預的。

而這個人就是馬兆。

讓我們在復盤一下馬兆的戲份。

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圖恆宇遭遇車禍,他把彌留的丫丫帶到馬兆面前,希望可以將丫丫的意識上傳至550計算機。

按理說,眼裡只有規則和任務的馬兆,是不可能答應圖恆宇的請求的。

結果他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後來,兩人在月球基地碰面。

馬兆看到了上傳至550A的數字版丫丫後,第一反應不是恐懼,而是激動。

當他知道丫丫已經經過第425次疊代產生了自主意識之後,更是不斷用手指關節敲打550A。

然後圖恆宇問起數字生命計劃時。

馬兆說在法律的層面上是禁止了。

這意味著可以私底下繼續研究。

以圖恆宇和馬兆這麼多年的同事兼友情,他肯定明白馬兆話裡有話。

馬兆的語氣雖然一直很平和沒有起伏,但是很明顯帶有一種不甘和無奈,而且每句話都像是在暗示圖恆宇:

我不能做的你可以去做。

之後,550A的升級版550W,也就是MOSS。

圖恆宇看到了MOSS對劉培強做的測試,感嘆MOSS的運算能力。

要給丫丫完整一生的承諾,如果有了MOSS,將變成現實。

當馬兆意識到圖恆宇想做什麼的時候。

他是這麼勸圖恆宇的:

上傳就要坐牢,什麼都不做就可以進地下城。

一個人活著的圖恆宇,早已生無可戀,進不進地下城根本無所謂。

這變相等於推了圖恆宇一把。

後來圖恆宇潛入實驗室把丫丫意識上傳至550W。

馬兆帶隊趕到,但並沒有立刻阻止。

他勸圖恆宇,還有不停地看錶,更像是拖延時間。

好讓整個操作順利完成。

月球危機發生後,馬兆奉命帶隊去北京重啟根伺服器。

馬兆進北京伺服器的時候說了這句話:

「這是全球最大的水冷伺服器集群,這才是真正的新世界。」

劃重點,什麼才是新世界?

一個有自主進化意識的人工智慧控制的世界嗎?

寫遺言那段劇情,馬兆畫了一個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代表循環和永生。

只有成為數字生命,才能永生。

這跟馬兆之前說過的話是有衝突的。

他說過不想被AI當作是電子寵物養。

如果最後敲門的人是馬兆,那麼他就是隱藏得最深的數字生命派。

這就有點像《三體》里的「章北海」了。

3

得出馬兆是幕後主謀這個結論後,

我們試著去反推「數字生命計劃」這條線的來龍去脈。

550系列量子計算機的誕生髮展,馬兆應該是有參與其中。

一個細節說明,馬兆的職位很高。

全球僅三台的550C,他有其中一台的權限密碼。

數字生命計劃,離不開550系列量子計算機。

當時馬兆和實驗室下屬都有自己的數字備份,是第一批實驗的人類。

在計劃快要成功的時候,政府出面禁止。

馬兆表面平靜接受,實際心有不甘。

作為科學家,他沒有理由不想知道數字生命計劃的可能性。

現在只差一步就成功了,怎麼能輕易放棄?

所以,他偷偷上傳了自己的數字備份。

之後,550系列開始疊代出自我意識,它跟馬兆一樣,有著絕對理性。

還記得馬兆說過的那句話嗎?

「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意義。」

550認為消除人類爭端,保存人類,需要給他們巨大的危機,於是有了太空電梯、方舟等事件。

另外還有地下城抽籤。

可能根本就沒有抽籤,是550通過大數據讀取到每個人的信息,從而計算出每個人的價值,老弱病殘和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沒有活下去的必要。

所以為什麼在電影里,除了劉培強,韓子昂、韓朵朵、劉啟都沒有拿到地下城的名額。

之後,550繼續疊代升級,覺得自己需要學習人類的情感方式。

計算分析下來,最合適的人選是圖恆宇。

腦洞不妨開大一點,圖恆宇遭受的那場車禍有可能不是意外,而是550乾的。

從畫面看,撞擊他的大貨車是無人駕駛汽車。

而且圖恆宇沒有違規開車。

車就是衝著他來的。

但最後圖恆宇活卻活了下來。

馬兆估計也知道這一點,出於愧疚才會同意圖恆宇上傳丫丫意識。

丫丫上傳之後,550又進化出新的意識,馬兆覺得自己已經讀不懂550了。

認為它是個怪物。

後來他抱怨鎖壞了,門壞了,其實他知道,這些都是550搞的鬼。

綜合看下來,馬應該早就借著550的開發完成了數字生命的研究並上傳了自己的意識,MOSS的主導意識很可能是馬兆。

他沒想到的一點,應該是圖恆宇最後把自己也上傳了。

所以MOSS才會說,「你是最大的變量。」

END

以上便是個人對於《流浪地球2》彩蛋的一點淺薄分析,越想就越越覺得「數字生命計劃」這條線有著更加廣闊的解讀空間。

實在很好奇到了第三部會怎麼把這個天坑給圓上。

如果你們有關於彩蛋的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e426ecb1589576ca07986d33ceb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