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模範丈夫」割腎救妻,12年後發現兩腎俱在,他為何撒謊

2022-08-05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2009年,「模範丈夫」割腎救妻,12年後發現兩腎俱在,他為何撒謊

「醫生,我爸爸之前給媽媽捐過一顆腎,現在怎麼還有倆腎呢?」

2021年8月,長沙一家醫院內,15歲的女孩譚雅欣手拿檢查單,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可是醫生表示,她的父親譚克軍雖然左腎有些萎縮,但是兩腎俱在。

眾人將問詢處的目光移向譚克軍。

52歲的譚克軍,面容憔悴,骨瘦如柴,只見他一言不發,徑直朝醫院外面走去。

在此之前,他做了整整12年的「捐腎救妻」模範丈夫,頗受身邊人敬佩。

誰能想到,竟然在一次檢查中,露出馬腳。

譚克軍撒下彌天大謊,是故意欺騙還是另有隱情呢?

在女兒的再三追問下,他不得不將真相一五一十地講述出來……

妻子突然倒地

說起已經去世多年的妻子楊翠明,譚克軍憔悴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罕見的柔情。

這個文化不高的男人,用了一句話形容妻子:「我的老婆,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1998年,譚克軍經人介紹,與楊翠明走進婚姻殿堂。

兩人都是出自農村,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在妻子的操持下,日子也過得有聲有色。

隨著兒子譚斌的出生,小兩口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於2005年舉家進城務工,在工地上做小工。

白天,夫妻倆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晚上下班回家看到可愛的兒子,渾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一年後,女兒譚雅欣的出生,更是讓夫妻倆沉浸在幸福中。

幾年的打拚下來,夫妻倆也攢下一些積蓄。

他們盤算著再辛苦兩年,攢夠首付,就在城裡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每每想到此事,譚克軍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

而妻子也愈發賣命,一早同丈夫出去做工,晚上回來還要操持一家人的晚飯,做家務。

到了2009年年底,楊翠明多次向丈夫提起,最近工作時,總覺得頭暈目眩。

譚克軍並未放在心上,以為妻子是過於勞累所致,勸說她好好休息幾天。

可是一向忙碌慣了的楊翠明,怎麼肯閒下來,依舊一如既往地辛勤工作。

她對丈夫說:「趁現在年輕,我們多出點力,爭取明年把房子買上,兩個娃兒也不用受苦了。」

然而這話說了沒幾天,命運就給這個家庭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妻子楊翠明在工作時,突然暈倒在地,人事不知。

譚克軍在工友們的幫助下,七手八腳地將妻子抬到附近的醫院。

經過檢查,楊翠明是突發腦溢血,情況危急,必須馬上做開顱手術。

但是醫生表示,即便做了手術,楊翠明甦醒的機率微乎其微。

譚克軍聽到後,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靂一般,當場呆住。

看著昏迷不醒的妻子,想到她為整個家勞心勞力,譚克軍淚如雨下,聲音止不住地顫抖:

「大夫,給我妻子做手術吧,哪怕有一線希望,我也得救她!」

譚克軍掏出所有的積蓄,為妻子做了手術。

他想著錢沒了還可以掙,但是妻子一旦救不回來,整個家可就全完了。

此後的十幾天,譚克軍將兩個孩子交給工友照看,幾乎不眠不休地陪在妻子身邊,日夜祈禱妻子早點甦醒。

可惜天不遂人願,十幾天後,楊翠明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割腎救妻」

妻子的離世,給譚克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無數個午夜夢回,他止不住地自責:「如果我早一點將她送到醫院就好了。」

可惜命運之神從不給人回頭來過的機會。

妻子離開後,譚克軍愈發思念她的溫柔與賢惠,只能靠喝酒緩解相思之苦。

於是,工地上那個滿臉帶笑的幸福男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整日酗酒的頹廢中年人。

一連多日的流連酒桌後,有工友看不下去了,出言勸說:

「克軍,你要打起精神來啊,不然怎麼能對得起你死去的老婆呢!」

這句話,瞬間觸碰到譚克軍的傷心處。

他心裡想道:

我是對不起我的老婆,她跟著我沒有享一天福。

可是借著酒勁,他口中說出的卻是:

「我怎麼對不起她了?為了救她,我把我的一顆腎都捐給她了!」

本是一句酒話,卻猶如一塊巨石砸進池塘,瞬間激起了一片水花。

酒桌上的工友們聽後,立刻對譚克軍刮目相看。

大家捫心自問,換做是自己,未必有譚克軍的勇氣。

於是,工友們紛紛稱讚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好男人。

此事更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工地老闆的耳朵里。

老闆對譚克軍敬佩不已,考慮到他只有一顆腎臟,體力肯定大不如從前,便給他安排了輕鬆的工作,還特地漲了幾百塊錢工資。

而周圍的鄰居得知譚克軍的事跡後,也都對他豎起大拇指,隔三岔五就會送一些蔬菜肉類,貼補這個可憐的三口之家。

譚克軍籍籍無名地活了幾十年,人生中第一次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

他一開始很緊張,擔心謊言終有被戳破的一天。

可隨著時間流逝,謊言說得多了,這份緊張轉為心安理得,連他自己都快要信以為真了。

每當有人勸說他打起精神工作時,他總是以一句「我為妻子捐了腎」回懟,駁得對方啞口無言。

在外人眼裡,譚克軍是「割腎救妻」的模範丈夫,是重情重義的好男兒。

可是在他的兒子譚斌眼裡,父親卻是一個十足的酒鬼和賭棍。

消沉度日

楊翠明去世時,兒子譚斌剛滿13歲,女兒譚雅欣年僅3歲。

年幼的譚雅欣對母親的印象,很快淡化,但是父親在她心中,一直是高大偉岸的象徵。

她時常纏著父親,讓父親一遍遍講述如何割腎救妻的故事。

每次聽完,小小的臉上掛滿淚水,心裡卻累積了對父親的敬佩。

而譚斌眼裡看到的卻是母親去世後,父親便一蹶不振,行事荒唐。

他原本期待著父親顧念他和年幼的妹妹,能重新振作起來。

可惜,這個父親卻讓他一次次失望。

譚克軍每日睜眼就要飲酒,不到日落時分就已經醉得搖搖晃晃,晚上帶著不同的女人出入du場。

短短几日,就能將一個月的工資輸個精光,全然不顧兄妹倆的死活。

一家三口只能蝸居在不足10平米多出租屋內度日。

現實的無奈,逼得譚斌不得不快速成長起來。

母親去世第二年,14歲的譚斌便輟學打工,養活自己和妹妹。

由於年紀小,他只能在工廠流水線上做計件工人,每天站得兩腿發麻,一月下來也不過1500元工資。

而這點錢,不僅要維繫兄妹倆一個月的開支,還時常被父親「借」走,散在牌桌上。

譚斌氣不過,多次與父親發生爭執,換來的卻是父親的毆打和辱罵。

這個聰明的男孩子,早就看出端倪,識破了父親的謊言。

他一度選擇離家出走,要逃離這個毫無溫度的家。

可是顧及到年幼的妹妹,又不得不回來收拾爛攤子。

譚斌本想著再熬幾年,等妹妹長大成人,兄妹倆一起逃離父親,去外地生活。

可是一件事情的發生,讓他提前中斷了與譚克軍的父子之情。

那天,譚斌剛領了1500元工資,放在床墊下面。

可是到了晚上,他發現這筆錢竟然「不翼而飛」。

他坐在床邊一言不發,一直等到父親從du場回來,當面質問。

沒想到譚克軍連磕絆也不打,直接承認錢是被自己拿走「翻本」了。

「那剩下的錢呢?」譚斌氣紅了眼睛,咬著牙問道。

「被老子輸光了,下次我翻本了再還給你……」譚克軍一張嘴,滿臉的酒氣噴到兒子臉上,令人作嘔。

譚斌氣得跳起來,想到這筆錢是他和妹妹一個月的生活費,竟然被父親偷去揮霍而空,他瘋了似地衝著父親一頓廝打。

雖說譚克軍身體虧空,已經骨瘦如柴,可畢竟是個成年男子,三五下間,他將兒子打翻在地,連踹帶踢。

一旁的譚雅欣早就嚇得瑟瑟發抖,卻拚命護住哥哥,這才讓譚克軍停了手。

譚斌站起身來,衝著父親說了最後一句話:「你哪裡是割腎救妻,分明就是個騙子!」

說完便衝出家門,此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謊言戳破

兒子的出走,並沒有換來譚克軍的醒悟。

他依舊徹夜往返於酒桌和牌桌,還因此丟了工作。

父女兩人,只能靠著低保勉強度日。

再加上街道辦事處早就知曉譚克軍是「模範丈夫」,對他們一家很是照顧。

要說旁人並非沒有懷疑過譚克軍,畢竟只有一顆腎臟的人,哪裡敢像他一般拚命地飲酒?

然而譚克軍長期酗酒和作息不規律,再加上本身嚴重貧血,讓他看起來形如枯槁,一雙手整日抖個不停。

大家才再次信以為真,誤以為他是因為少了一顆腎,才會大傷元氣。

而對此篤信不疑的,當屬譚克軍的女兒譚雅欣。

這個從小聽著父親「割腎救妻」故事長大的天真女孩,一度認為父親的淪落,皆是情有可原。

哥哥出走後,她也快速成長起來,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擔。

小小的女孩,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趁著寒暑假外出打工,掙錢貼補家用。

即便如此,她的功課一點也沒有耽誤。

2021年7月,譚雅欣憑藉優異的中考成績,被一所重點高中錄取。

不得不說,譚克軍生了一雙好兒女,可是他的墮落,不僅拖累了兒子,如今又再次拖累到女兒身上。

2021年8月,臨近譚雅欣到高中報到的日子,譚克軍的身體卻出現嚴重狀況。

近半年來,他靠著喝酒度日,幾乎滴米未沾,一度虛弱到無法下床,喝口水都要嘔吐不止。

經年累月的折騰,讓他看著比同齡人蒼老許多,頭髮發白,瘦得皮包骨頭,毫無精氣神。

譚雅欣擔心不已,不敢離開父親半步,多次勸說他去醫院檢查。

可是每次一提到醫院,譚克軍就忍不住對女兒大發脾氣,堅決不去醫院。

父親的抗拒,譚雅欣早就習以為常。

她一度認為,因為母親在醫院病逝,所以父親怕睹物思人,不肯住院。

只是當時當下,父親的病情刻不容緩,譚雅欣只能瞞著父親,打了120急救電話。

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譚克軍才艱難地走下樓梯,上了救護車。

院方得知病患是「割腎救妻」的模範丈夫後,極為重視,特地為他做了全身檢查。

可是檢查結果卻令眾人咋舌。

譚克軍身上並沒有割腎留下的傷疤,CT掃描的檢查單上,兩隻腎臟清晰可見。

女兒一臉不解,連忙質問父親:「你當時捐的哪一邊?」

譚克軍卻大大方方地展示右側身體,指著並不存在的「傷疤」,大方地說道:「右邊啊。」

醫生見狀,無奈地笑了:「你父親的右側腎臟一切正常,只是左腎有些萎縮。」

而譚克軍目前的症狀,皆由於嚴重貧血,再加上長期酗酒導致臟器衰竭所致,和捐腎扯不上半點關係。

眼看事情瞞不住,譚克軍掙扎著從病床上起身,要出院回家。

可是拗不過女兒的再三追問,他這才說出實情。

譚克軍表示,當年是喝多了,為了一時的虛榮心,這才扯了謊。

只是如今謊言被揭穿,他又該如何面對眾人,尤其是一直相信他的女兒呢?

沒想到譚克軍竟然如釋重負般地笑了:「事實是事實,謊言是謊言,既然事實就在眼前,那我也沒必要再裝了。」

是啊,他將心中秘密一吐為快,倒是輕鬆了。

可是,卻害慘了他的親生女兒。

譚雅欣由於擔心父親安危,硬生生錯過了高中報到的截止時間。

提及此事,譚克軍的臉上終於現出愧疚,他表示對不起女兒,實在不該耽誤女兒的前程。

這時,他提議道:「要不你跟學校說說,就說你爸爸捐腎救母親,身體出現狀況,才耽誤了報到。」

看到父親死性不改,脾氣向來溫和的譚雅欣,第一次發了火:

「爸爸,你適可而止吧!沒捐就是沒捐,幹嘛還要繼續撒謊!」

然而生氣歸生氣,譚雅欣表示,儘管父親欺騙了她,但她還是會好好照顧父親。

可是,她的學業又該如何處理呢?

重回正常生活

在記者的幫助下,校方領導得知譚雅欣的情況後,決定破格錄取:

「以譚雅欣的情況,如果我們這所公立學校不錄取她,她只能去讀私立,她的家庭很難負擔高昂的學費。」

同時校方表示,免除譚雅欣的全部學費,等到開學後,她還能憑藉貧困證明,獲得2000元補助。

不過,有一筆2706元的學雜費,需要譚雅欣立刻繳清。

聽了這話,譚雅欣低下了頭,她小聲地請求校方能否寬限幾天,方便她回家去籌錢。

記者心裡明白,譚克軍的謊言被拆穿後,已是眾叛親離,身邊親友對他極盡嘲諷,這筆學雜費怕是一時難以籌借。

為了不傷害這個女孩的自尊心,記者主動問她:「我願意借給你這筆錢,你敢不敢借?」

獲得同意後,記者自掏腰包,幫譚雅欣付清了學雜費。

他表示,這筆錢不設期限,譚雅欣想什麼時候還,就什麼時候還。

記者希望譚雅欣能夠振作起來,不要被家庭影響,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譚雅欣備受鼓舞,當場為記者寫下一張欠條,承諾以後一定會還清。

為了能讓譚雅欣安心繼續學業,記者又幫忙聯繫了她的哥哥譚斌。

譚斌正在河南一家餐飲店做服務員,每個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

起初譚斌十分抗拒回家,在得知妹妹考上高中後,他沉默了片刻,這才同意回來照顧父親。

得知兒子願意回家後,譚克軍再一次露出愧疚的神色。

他表示會努力戒酒,早日把身體養好,不再拖累兒子,為女兒掙學費。

結語

善意的謊言,可以撫慰人心,但是刻意為之的謊言,只會讓人為之厭惡。

譚克軍之所以如此,不過是為了逃避現實,不願意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罷了。

好在他有一雙爭氣的兒女,沒有被原生家庭誤導,而是選擇了自立自強。

希望譚克軍能真正的醒悟,好好彌補兒女。

也希望譚雅欣能夠擁有一個好前程。

我是米粥的閱讀時光,熱愛閱讀,隨時分享人生百態,歡迎關注!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您的喜歡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bc5c15b7560c3b00a94eb52131ac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