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仗。
這一仗,中國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已經真真正正地站了起來。過去那個任由帝國主義列強欺壓索取的懦弱舊中國已然不復存在,我們不但不怕打,而且能打,不但能打贏朝鮮,更能打贏自恃驕兵悍將、橫行無忌的美國。
後來,作家魏巍深情地稱這群志願軍戰士為「最可愛的人」。而這群最可愛的人當中,領導他們的便是「鐵將」梁興初。
1912年,梁興初出生於江西吉安。這個江西吉安的小村莊——坡古村前後走出了四位將軍,不得不說是人傑地靈。
在家鄉,梁興初的家裡是手工匠人,由於兒子性格頑劣,又生得人高馬大、成天惹是生非,做父親的便把他送去村裡的鐵匠鋪子去學打鐵,當一個打鐵學徒。父親本意是想藉此給孩子找個事做讓他老實一點,或許還有一點存心磨練的意思,但沒料到梁興初深深喜歡上了打鐵這項古老的手藝,一口氣就乾了三年。從古至今打鐵都是一項兼顧力量與技巧的行當,春秋時代有幹將莫邪,魏晉則有名士嵇康。或許如果在太平盛世,梁興初就會安安穩穩地做一個小鐵匠,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但他生在了中國最風雲激盪、英雄輩出的年代,註定要成為革命浪潮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如打鐵熔爐里的鋼鐵一般經一番烈火的鍛造與淬鍊。
1930年是紅軍開始反圍剿的時期,也是梁興初投身於革命的開始。那時他才剛剛十七歲,還是一個瘦削的「紅小鬼」,但在戰場上表現出了超人的勇猛與毅力,先後參加了了伏擊龍崗、黃陂作戰以及渡河戰役。
在渡河戰役中,一顆子彈打穿了梁興初的臉頰,但他重傷仍不下火線,堅持繼續戰鬥,先後七次擊退了敵人的瘋狂進攻,打下了艱苦卓絕而又極之頑強的一仗,同事也經歷了生死線上了掙扎。
當時的戰友都以為梁興初快要不行了,畢竟在那種惡劣的醫療條件下很難搶救一個危重病人,但梁興初仍然頑強地從死亡邊回到了他的部隊與戰友之間,自此也得到了一個新綽號——從「打鐵的」變成了「鐵打的」。
解放戰爭期間梁興初在東北戰場上亦是建樹頗豐,然而他最為著名的一仗還是在朝鮮戰場上。
作為加入韓戰的第一批志願軍,梁興初最開始帶領部隊極為謹慎。當時有謠言美國軍隊有一個「黑人兵團」,這也使得梁興初與許多將士都很是惴惴不安,也導致了他們抵達熙川時延誤了時機,沒能趕上敵人的部隊。彭老總因此大發脾氣,教訓梁興初是一個膽小鬼。梁興初對此想必也十分慚愧,但是作為一位善於反思的將軍,他不久便重整旗鼓,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以精彩的表現極大地震懾了美國人,殺得美軍丟盔卸甲,成功地拿下了德川。在表彰大會上,梁興初率領的志願軍也因此得到了「萬歲軍」的美名,這是史無前例的嘉獎。
載譽回國之後,梁興初先後擔任了海南、廣州等地的軍區司令,鎮守祖國的南方。他於1985年去世,英雄的一生可謂戎馬倥傯,刀山火海都是轉瞬之間。鋼鐵不懼烈火,正如梁興初的一生,經歷大大小小的戰鬥,始終為祖國奉獻出最為熾熱、最為堅強的意志與熱愛。
更多的英雄故事與講解請關注筆者,筆者將每天穩定更新。
喜歡文章的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您的支持是筆者最大的動力。歡迎將您的觀點留在下方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