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到花香覺得神清氣爽嗎?聞到食物的香味想到了家鄉的一景一物嗎?聞到熟悉的空氣味道就知道回家了嗎?走在異鄉的路上,聞到熟悉的米飯味,回憶起了幼時和外婆的點點滴滴?
有沒有想過,嗅覺就是有這樣特殊的記憶功能。除了可以幫助我們回憶過往,也同時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記憶。
嗅覺是無所不在的,在人類的五感之中,嗅覺記憶是最古老、最精細、最恆久的。
人們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接受海量的信息,來認識世界並獲取謀生手段。相比之下,嗅覺的生理學作用並不被人重視。
自然界中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可達兩萬餘種,而人類能夠明確辨別的氣味約2000~4000種。各種不同嗅覺的感受可能是由樟腦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等至少7種基本氣味組合而形成的。
實驗發現,每一個嗅細胞只對一種或兩種特殊的氣味起反應,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細胞也只對某種特殊的氣味發生反應。
嗅覺系統也同其它感覺系統類似,不同性質的氣味刺激有其專用的感覺位點和傳輸線路,非基本氣味則由於它們在不同線路上引起不同數量的神經衝動的組合,會在中樞引起特有的主觀嗅覺感受。
人的嗅器接受氣味刺激後所獲得的信息是如何傳到腦並為腦感知的呢?
通過研究大腦結構,研究人員發現嗅覺信息是通過與其它感官不同的路徑輸入大腦的。
首先第一個重要的結構是嗅細胞,為雙極神經元,它是嗅覺感受器,分散於嗅粘膜內,它的嗅毛伸向嗅粘膜表面,接受氣味分子的刺激。
嗅細胞的另一端發出嗅神經纖維,若干條神經纖維集中在一起形成嗅絲,這些嗅絲向上穿過鼻腔頂的很多小篩孔,終止於嗅球,嗅球位於顱腔內腦底面靠近於鼻腔頂處。
嗅球內的神經細胞再發出纖維組成嗅束,嗅束連於大腦中部深處,嗅束的纖維經過腦內多次神經元的接替,最後將氣味信息傳導所謂的嗅皮質,嗅皮質位於大腦中部的深處,在此完成嗅覺的主觀識別。
嗅皮質是大腦的嗅覺中心,與它聯繫密切的還有另外兩個區域,即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和杏仁核(amygdala),這兩個區域對記憶形成以及取回過程中涉及的情感因素,有著重要的作用。
當來自嗅覺神經球的信息通過神經衝動傳導到邊緣系統,氣味刺激與記憶材料有非常緊密的連結,氣味的刺激可以提高邊緣系統的興奮程度,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也就是說,我們在意識到自己所聞的氣味是什麼之前,大腦就已經在處理有關這種味道的含義和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