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看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人民國際化提速、支付更便捷

2024-10-23     新京報

「Sibos年會首次在中國內地召開,對外資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的高管來說,是個很好的發現中國更多合作機會、一起交流的窗口。」星展中國董事總經理兼環球交易服務部主管曾煒煒在Sibos2024年會上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中國市場備受關注,多位受訪的外資金融機構高管告訴財經記者,中國金融市場的高水平對外開放,給外資機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信心。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並在全球的供應鏈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也讓中國地區業務的重要性凸顯。

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為外資機構帶來發展信心

「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為外資機構帶來了巨大信心。」萬事達卡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常青在接受貝殼採訪時表示,萬事達卡進入中國,並通過合資公司萬事網聯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本身就是中國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包容性和整體性決策的體現。

在常青看來,萬事網聯正式運營,對於萬事達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標誌著萬事達卡正式成為能夠為中國銀行業和支付產業提供核心清算能力的全功能服務性機構。通過萬事網聯,萬事達卡的服務能力得以覆蓋全球超過1億的商戶,並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中國境內商戶的全覆蓋。

事實上,萬事達只是我國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對外開放的相關政策。如近年來中國央行取消了銀行、證券、人身險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吸引外資來華設立了超過110家各類的金融機構等。

「這些利好政策對於外資銀行來說還是比較振奮的。」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張熒在Sibos會場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比如針對股權投資、資本市場等領域的開放,包括證券託管等領域的開放政策,都可以讓實體經濟的客戶感受到切實的便利和發展機遇。

張熒舉例道,在交易銀行中,「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深受跨境企業的歡迎,因為他們能夠真切地使用這項工具幫助他們打通境內外資金,並大大提高其資金的使用效率。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企業持有人民幣願意提升

隨著中國的金融業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國際化進程也在持續推進。多家金融機構代表表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占比正在持續提升,海外人民幣投資產品也日益豐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開始接受和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和結算。

根據SWIFT截至8月的數據,人民幣當前是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同時,人民幣也是全球第二位的貿易融資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當中人民幣的權重居第三位。

「中國擁有龐大數量的貿易夥伴,用人民幣來做結算也是當前國際貿易呈現出正面的趨勢之一。」曾煒煒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客戶商家開始向銀行提出用人民幣結算要求,而星展中國今年的人民幣結算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了50%。與此同時,選擇人民幣作為投融資貨幣(比如發行熊貓債、離岸人民幣債)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張熒亦表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令人感到欣喜。而在渣打的客戶中,一些跨國經營的外資企業、跨境出海的中資企業、出口商等都是人民幣結算的重要客戶。

「這些外資企業有針對外匯管理和風險管理的訴求,人民幣國際化之前,他們不得不在中國境內成立專門團隊管理相關風險,而國際化進程加快後,他們的外匯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張熒介紹,出海的中資企業和出口商如果能夠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不僅可以便利交易,還可以減少匯率波動的風險。

不過,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但在多位外資機構人士看來,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面向未來,人民幣是否能夠讓更多人接受並使用,張熒表示,這還需要看人民幣投資是否能夠取得更好的回報,以及用於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是否足夠多。「人民幣國際化的東風已經到來,當它越吹越大時,相關產品的完善也將水到渠成」。

中資企業出海正當時新型行業出海帶動外資機構服務創新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多家外資機構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與多年前中國以貨物貿易不同,當前中資企業「走出去」更多是電車、電池、電商等新型先進業態端。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戰略對世界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不僅帶來了資金和技術,還推動了科技、知識和智能化的全球傳播。」曾煒煒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推動了進出口原材料和中間成品的需求提升。中國的產業還在不斷優化自身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這樣的變化也讓重點服務與跨境領域的外資機構隨之不斷創新,並不斷加大金融科技的服務力度,用以更好地支持相關業務的發展。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張熒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該行業的產業鏈非常長,而在供應鏈上,如何幫助客戶完成全產業鏈條的融資,對於銀行的技術要求十分高。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渣打銀行為該行業做了高達11層級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對於在東協等地具有金融服務優勢的星展銀行來說,供應鏈金融也是其服務於中國出海企業的重要方式之一。

「核心企業出海,並不只是一家企業獨自出海,而是連同其供應商、經銷商等一起出海,是將整個生態圈都擴展出去。」曾煒煒表示,銀行通過服務於核心企業的相關金融需求,也可以聯動服務於其產業鏈上下游的這些中小企業。同時,星展銀行也會利用自身在東協地區對貿易政策、風土人情等更為熟悉的優勢,幫助企業避免「踩雷」。

此外,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越來越火爆。常青表示,中國電商平台、遊戲平台出海越來越多,企業怎麼接受客戶任何一種支付方式,是他們出海時面臨的挑戰之一。萬事達也對此制訂了解決方案,通過全球一體化的清算能力,可以幫助這些出海企業迅速建立適用於當地的支付體系。

跨境買買買付款不費勁個人跨境支付越來越便利

推進全球支付互聯互通的過程中,除了企業端以外,個人跨境消費也正在變得越來越便利。近年來,跨境電商的星期、144小時過境免簽等開放政策的出爐,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關注中國,使用中國的產品,並願意來中國消費。也正因此,中國正在全面提升支付便利化。

「這次Sibos年會期間,我的很多外國同事都覺得在中國消費起來十分方便,他們到北京的大街小巷去體驗,都覺得十分便利。」常青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境外人士可以通過萬事達卡「拍卡」功能進行消費,還可以通過用外卡綁定支付寶、微信支付錢包進行消費,也可以使用現金消費。

事實上,與國人習慣使用移動支付不同,境外人士更習慣於使用現金或刷卡的方式進行消費。這意味著萬事達等境外卡組織對於提升境外卡在華支付的便利化水平至關重要。

常青表示,為了提升來華人士支付的便利化,萬事達優化了支付費率,同時拓展了境內重點地區、重點商圈的商戶,全面鋪開和普及這個銀行卡使用範圍等,同時推進「外卡內綁」等。如今中國的支付方式已經呈現出了「百發齊放」的狀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97c2598ada7559e1e415d03e1755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