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我是真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3副文采飛揚的極品對聯,文采長上了翅膀,飛到你眼前。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收藏下來吧。
第1副對聯:自許詩成風雨驚,將平生硬語愁吟,開得宋賢兩派;莫言地僻經過少,看今日寒泉配食,遠同吳郡三高。
此聯乃是晚清才子王闓運為杜甫草堂所寫對聯。
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長聯依然是自對的手法,具體來說,「風雨」自對,「經過」自對,「硬語愁吟」自對,「寒泉配食」自對。
然後,我們會發現對聯妙用詩典,尤其是運用杜甫的詩句來讚美杜甫本人,頗是花了不少心血。
上聯「詩成風雨驚」,化用了杜甫懷念李白的詩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裡用杜甫自己的詩誇讚杜甫詩歌藝術的偉大。
「硬語愁吟」,硬語見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書貴瘦硬方通神」,這裡形容杜甫詩風瘦硬。
「愁吟」,見杜甫《對雪》:「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詩多感慨,「艱難苦恨繁霜鬢」,而又同情百姓,詩歌多寫人間愁苦。
「宋賢兩派」,指宋代黃庭堅的江西詩派和宋代陸遊的劍南詩派。
上聯高度概括了杜甫的詩歌成就,指出杜甫的詩歌爐火純青,「詩成風雨驚」,對後世影響深遠。
下聯的「地僻經過少」,出自杜甫《有客》:「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這裡指杜甫草堂位置偏僻。
「寒泉配食」,出自蘇東坡《書林逋詩後》:「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寒泉,古人用作祭祀的清泉。配食,附祭。
這裡是說,黃庭堅、陸遊在杜甫草堂里配祀杜甫。
(註:清嘉慶十六年,四川總督常明,在杜甫草堂內配祀陸遊。清光緒十年,四川總督丁寶楨又在杜甫草堂內加祀黃庭堅。黃庭堅、陸遊學杜詩,都一生坎坷。同時三人都不是四川人,卻都與成都結緣,離蜀而不忘蜀,所以把兩人也放在杜甫草堂供人祭拜。)
「吳郡三高」,古代蘇州有三高祠,祭祀春秋時期的范蠡、晉朝的張翰、唐朝的陸龜蒙。
這裡用杜甫草堂的三位詩人與吳郡三高做對比,結合前面的「莫言地僻經過少」,指出杜甫草堂所在位置雖然沒有蘇州那麼繁華,卻因為杜甫等人的傑出成就,讓後人殷勤祭奠,故而杜甫草堂之熱鬧並不比吳郡三高遜色。
此聯既說明杜詩影響之大,成就之高,也說明後人對杜甫尊崇之誠,可謂恰到好處,令人讚嘆。
第2副對聯: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爾神著意扶持,不教雨雨風風,清清冷冷;鰈鰈鶼鶼,生生世世,願有情都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很多人聽過一副疊詞對聯:「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而上面這副「花花葉葉」的寫法與此類似,都是疊詞運用,都極具文采,名氣卻小了不少。
此聯是寫花神閣的,作者乃是晚清才子劉樹屏。花神閣,顧名思義,乃是供奉花神的,周圍必然繁花盛開,而年輕夫婦、情侶自然喜歡到這樣的地方花前月下,感受愛情的甜蜜。
也因此,上聯所寫乃是花神對於百花的眷顧,下聯所寫便成為花神保佑情人的恩愛甜蜜了。
總而言之,不管是上聯的「清清冷冷」還是下聯的「喜喜歡歡」,其用意都是為了保證情意的不墜,維護情愛的濃烈。
此聯之頻繁運用疊詞,也似愛情的濃膩化不開,蜜裡調油,令人佩服。
第3副對聯:回民漢民,多是子民,我最愛民無異視;禮法刑法,無非國法,爾須畏法莫重來。
這是乾隆進士、官員徐保宇在甘肅鹽茶同知的官府所寫的對聯。
對聯反覆運用相同字,循環往復,指出身為古代官員,不管是什麼民族,都要愛民如子,都要平等相待。
下聯則承接上聯,指出不管什麼人,都要尊重禮法和刑罰,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最後,分享網友「東郭吹牛」創作的對聯:縱有才情難當飯;若無銅板可解憂?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