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中國游泳運動員陳欣怡,引爆了里約奧運會第一起禁藥事件。對於本有前科的中國游泳隊,無疑又是一記重創。
陳欣怡
「她的血液藥檢樣本並不是在巴西採集的。她來到里約之後,並不知道檢測結果為陽性。
本月9日,她被告知其血液藥檢樣本的檢測結果為陽性,並隨後決定向國際體育仲裁庭提起申訴以減免懲罰。」《聖保羅州報》如此寫道。
除了陳欣怡,巴西媒體還報道稱保加利亞田徑選手SilviaDanekova藥檢同樣沒有通過,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檢測呈陽性。她原定於下周一參加女子3000米障礙賽跑。目前她已被停賽,直至B瓶樣品的測試結果出爐。
陳欣怡
陳欣怡
禁藥
氫氯噻嗪是一種利尿劑,本身對運動並無促進作用。此類物質用於競技體育的目的有2點:一是用於拳擊、舉重運動員快速減輕體重而不影響肌肉功能,
二是可以稀釋尿液中其他禁藥成分,躲避興奮劑檢查。
《世界反興奮劑條理》禁用物質清單包括了9大類物質。其中一類學名:利尿劑和其他掩蔽劑。俗名:利尿藥、降壓藥,氫氯噻嗪就在其中。
此次檢測出陽性的藥物檢測為血檢。尿檢和血檢是檢測興奮劑的兩種主要方式。目前尿檢仍是奧運上主要的檢測方式,而血檢作為輔助手段用來對付那些在尿樣中難於檢測的違禁物質與方法。
中國海軍的趙瑩、王立卓和天津的安家葆三名地方隊游泳運動員在賽外檢查中被查出克侖特羅陽性。接到A瓶陽性通知後,他們均申請B瓶檢測,結果仍為陽性。
三人並沒有受到禁賽處罰。「鑒於有證據表明,上述三人很可能誤食了含有克侖特羅的肉食品。」
寧澤濤
那時,由於歷史上爆出過多起興奮劑醜聞,中國游泳隊對興奮劑極其敏感,當時流傳著一種說法:誰出興奮劑,誰就是中國游泳的歷史罪人。
李樺話音剛落,才過兩個月,寧澤濤就出事了,處境可想而知。
四年後,當寧澤濤接收央視採訪時,張斌問:「你成長道路上最不堪回首的一件事是什麼?」寧澤濤回答,是2011年因興奮劑檢測陽性被禁賽,
最難受的,是「其實沒有人……」他停頓了一下,「同情你。」
游泳隊的另一個女孩
「退役報告」,其中提到了游泳隊的另一個女孩——慶文怡。
「福建全國青運會上連奪兩枚金牌的北京游泳新星慶文怡的猝死,對我的打擊很大,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感到擔心。」寧澤濤這樣寫道。
慶文怡
寧澤濤還曾跟她在同一泳道訓練
。後來,寧澤濤向身邊人談及此事,神情心有餘悸。
當晚,她在睡夢中忽然痛苦大叫,緊急被送往醫院搶救。但在120急救車送慶文怡到達天壇醫院時,她已沒有了生命徵狀,醫生只是例行心肺復甦搶救,已
無從判斷其死因
,如果需要深入檢查,必須做遺體解剖。
但由於慶文怡父母提出希望女兒儘早安息,
不作屍檢,迅速火化,一切成為永久之謎。
國家尖子級別年輕運動員猝死,在中國體育史上也非常罕見。慶文怡的死在網上引發諸多揣測,不少都指向了興奮劑。
當時,
英國《每日郵報》撰文認為,慶文怡的猝死可能和興奮劑和禁藥有很大關係。
「中國游泳希望之星慶文怡在去世不到48小時就被火化了,事實上權威部門並沒有給出官方的聲明。慶文怡死亡的真相看起來像是被隱藏了,她在國家隊訓練營里,這裡本身就存在很多舊的問題。而父母很有可能也在相關壓力下放棄了屍檢。」
如果陳欣怡的B瓶檢測結果也為陽性,這將是自1992年以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過程中首例藥檢陽性。
一名18歲年輕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也許就此毀於一旦。但相較於死因永遠成迷的慶文怡,何嘗不算一種幸運。
閱讀往期熱文:
特寫|寧澤濤不服
《一簾幽夢》是出政治隱喻戲(上篇):台海風雲
要求對金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技巧、有態度、有熱情。
五險一金、十三薪、帶薪年假妥妥的。
簡歷投遞至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