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今年我要回娘家過年了,想想就很開心。
遠嫁這麼多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回家過年的次數更是很少。以前是因為交通,現在交通方便了,娘家還是在那個一抬腿依然到達不了的地方。
沒有孩子之前,事業心很重。我的職業,越是放假越是忙碌。那時年輕氣盛,覺得很多事離了自己都不行,也怕在大家忙碌的時候,見不到我的身影,影響晉級,表現得非常積極。
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拖家帶口,回一趟娘家過年,就更難了。
也許等孩子大了,就有時間了吧。
總是會這樣想。卻疏忽了,當孩子大了,父母也老了。以前在心目中鋼鐵俠般剛強的父母,不覺已經頭髮花白、身形佝僂、腿腳不便,才知道時光不等人,孝心也有保質期,不能等到子欲養親不待,孝心也就過了期,想付出卻已找不到了人。
於是主動調整工作崗位,只為有時間陪伴父母。即使這樣,與一直呆在父母身邊的孩子相比,陪伴也是有限的,只能多一次就爭取多一次。
遠嫁,後悔嗎?
說實話,這是自己的選擇,是不能說後悔的。說後悔,對不起自己的愛情;說不後悔,每逢佳節倍思親,總會有那麼一些憂愁,在生活中時時泛起;也會有「如果不遠嫁,我現在又會怎樣」的假設。不遠嫁,至少在面對父母時,就不會有那麼深的愧疚。
春節,是遠嫁女心裡的傷,回與不回都剜心。
讀者黃玉娟留言說,就因為今年想回娘家過個年,老公居然用離婚相要挾,不讓她回去,理由竟然是:「你走了,我們全家吃什麼?」
玉娟說,她決定遠嫁,是因為老公對她的愛,她是受愛的鼓舞而來,卻沒想到,在老公和婆家眼裡,她不過是一個免費保姆,還不帶有休假的那種。想想自己也是大學生,怎麼就落到了這種境地呢?
玉娟和老公是在大學認識的,同級不同系。年輕人的愛情只問激情,不想後果,當真正愛得難捨難分時,才想起問問各自的出處,原來他們兩家相距千里。
玉娟心裡有了計較。因為她表姐就遠嫁他鄉,每年與大姨見不了幾面。大姨經常看著表姐的照片念叨:「這個女兒呀,真是白養啦,天天想啊也見不著。」
一到春節表姐回來,母女倆總要抱頭痛哭,一家人圍著流淚。在玉娟看來,遠嫁不是件好事,以後自己也不要遠嫁。
但是當愛情來臨,玉娟又認為,表姐過得不如意,大概是因為沒有愛情吧。自己與男朋友愛得這麼深,想朝夕相處的願望這麼迫切。得一人心,就會無懼世間人情的冷暖,因為有他在身邊,自己什麼也不會害怕。
男朋友在當時也是心裡眼裡只有她一人,一聽說她有可能不能跟他回家鄉,急得直掉眼淚,並向她發了毒誓,「一輩子一心一人」,讓玉娟非常感動。
男朋友還利用假期專門去了一趟玉娟的家,對玉娟父母表現得非常殷勤,對他們照顧得很周到,對玉娟又很體貼。玉娟父母也漸漸不提反對的事了。玉娟以為是男朋友的行為征服了父母,其實卻是父母在尊重玉娟的選擇。
遠嫁前,母親流著淚對玉娟說:「不想你嫁這麼遠,你還是嫁了。以後見一面不容易了。嫁過去好好過日子。過得好與不好都不許瞞著媽媽。如果實在過不下去,就回來,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強。」
玉娟含淚答應著,就把自己嫁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
一到男友家鄉,玉娟馬上就不適應了,那個一直跟她說普通話的男友,下了火車後的第一句話,居然流利地切換成了家鄉話,換了一種腔調猶如換了一個人,讓玉娟感覺很陌生。
更讓她陌生的,是這裡的飲食。這裡麵食居多,吃慣了米飯的玉娟,頓頓飯都難以下咽。
剛開始,婆婆還會為了玉娟做分餐,但時間長了,嫌麻煩,也就不再做了。
不得已,玉娟只得自己下廚,做一餐家鄉菜。而婆婆也熱心地教她做北方面食,畢竟老公是北方人,讓她南方菜北方菜穿插著做,大家都能換換口味。
玉娟想想是這個理兒,就學著做了起來。玉娟在這方面好像特別有天賦,做出來的吃食像模像樣,大家都夸好吃。從那時起,婆婆以此為由,漸漸退出廚房,由玉娟接手一家人的三餐。
玉娟上班的地方離家比較遠,等她下班坐公交回到家裡,每天都得下午六點半左右。回到家,氣都沒喘勻,就得趕快挽起袖子,給坐在沙發上等飯吃的老公家三口做飯。
嫁到老公家的第一年春節,玉娟興奮地給母親打電話,說要回家過年。母親在電話里沉吟了片刻,對玉娟說:「我是很想你回來。但你已經嫁人了,還是先聽聽婆家的安排再決定吧。」
玉娟去問婆婆的意見,婆婆不同意她回娘家:「哪有新媳婦第一年就回娘家的道理?」
老公也附議婆婆的意見,玉娟沒轍。婚後的第一個春節,玉娟在婆家過。
那一年,她見識了婆家過春節的盛大,也體會到了過春節婆婆的辛苦。只是她沒想到,等到第二年春節,她就像婆婆一樣,為了大家子而忙活著。
老公父親,也就是玉娟的公公,是他們李家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按照慣例,大年三十,爺爺奶奶,還有兄弟三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大大小小十二三口人。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兒們回娘家的日子,爺爺奶奶,再加上兩個姑姑家的人,又是大大小小十二三口人。大年初三之後,各種親戚朋友的串門拜年,還得準備大小不等的酒席,一直要忙到年初七放假結束,最後就是正月十五的小年餐。
這些酒席的準備,以前都是婆婆一人忙碌,從臘月二十左右一直要忙到正月十五,出菜單、買菜、囤菜、備菜、滷菜,還要做各種零食和糕點,炒瓜子花生、炸紅薯片、炸麻葉、炸丸子,忙得團團轉。
現在正好玉娟能幫上忙,漸漸地婆婆從主力變成打下手,直到後來完全由玉娟接手。
不接手不行啊,那個婚前愛她入骨的老公,骨子裡是大男子主義,從來不會下廚房、做家務。有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捧著手機玩遊戲等飯吃。他認為女人就是應該在廚房裡忙碌的,哪有大老爺兒們圍在媳婦後面轉的呢?
每次做完飯,看著老公一家人歡天喜地地品嘗她的手藝,吃得熱火朝天時,玉娟只感覺到,熱鬧是屬於他們一家的,自己什麼也沒有。父母,遠在天邊;唯一親近的老公倒是近在眼前,但形象已經模糊,也如在天邊一樣遙遠。而她還是一個人。
母親說,過得不好不要隱瞞她,可玉娟從來不敢開口訴苦。每次打電話,都是開心得沒心沒肺。一放下電話,淚流滿面。
她終於明白了,表姐的哭並不是生活的不如意,而是親情的隔絕,是有苦難言的痛楚。
自從有了孩子,玉娟回家的希望更是渺茫。老公明確對她說,他是不會陪她回娘家的。看著每年春節人擠到爆的春運場面,玉娟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把自己和孩子同時帶上火車。
再加上懷孕生子後,玉娟辭了職,成了全職主婦,沒有一分錢的收入。等孩子漸漸大了一些之後,不能回家的理由,竟然是自己連買張車票的錢都沒有。
女人遠嫁最可悲的結局,丟了父母、丟了工作、丟了愛情,最後連自己也丟了。
可離家那麼久,父母現在過得好不好,身體好不好,是遠嫁女兒心裡的牽掛。玉娟決定要掙錢回家。
所以她瞞著公婆和老公,在網上做起了TAOBAO客,雖然每一單的佣金賺不了多少,但積少成多,攢一段時間就可以夠回家的車票錢。
今年,她終於有錢了,對老公提出了春節要回娘家的想法。
沒想到老公聽了,連一秒停頓都沒有,直接回絕:「不行。」
玉娟以為是他不想陪她去,接著說:「我自己帶寶寶回去。」
老公急眼了:「你故意的吧?明知道我媽身體不好,你走了,一大家子的飯誰做?」
玉娟寒心了:「你知道你媽身體不好,難道我媽身體就好了,前兩天還打電話說腰腿不舒服。我在這裡孝敬你的父母,我的父母誰來孝敬?原來在你心裡,我就是個做飯的。在你心裡,我還有其它價值嗎?妻子?女兒的媽媽?我父母的孩子?我今年一定要回去看看,我已經虧欠他們很多了。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去。」
「我說不行就不行,你非要走,那就只有離婚。」老公不留情面地大吼,轉身摔門而出。
玉娟說:「我管不了他真離假離。今年我一定要回去,票已經買好了。他要有種真離,我也算解脫了,你不知道,光春節那段時間的累,就夠我害怕一輩子了,再也不想忍受了。」
「後悔」二字沒有出現在玉娟的留言中。後悔嗎?我想應該是有一點點的。
女人遇見愛情,就會認為一生都會如愛情般幸福;但婚姻卻是現實的,是有責任的。一旦決定遠嫁,過得幸福與否,就與娘家沒有任何關係了。自己要對自己的幸福承擔責任。
有人說,遠嫁,如一場豪賭。賭贏了,一生幸福;賭輸了,也只能願者服輸,怨不得別人。
春節,本來是合家歡樂的日子,但現實中,春節也是一場甜蜜的煩惱,回不回家、回誰的家,往往爭吵不斷,又何況是遠嫁女的春節,那就是一曲左右為難的離歌,怎麼唱都傷心。
所以,女人,別嫁得太遠,別讓父母的思念遙無所依;
所以,男人,愛一個人,就要學會理解尊重和分擔,別讓女人累了身還累了心;
所以,婆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多些同理心,多些共情,不做母女,只做朋友,也好過反目成仇。
文 | 禾田飛歌
圖 | 《婆媳的戰國時代》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如果你愛一個人,願意離開父母遠嫁他鄉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