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魚換水後,部分金魚鱗片缺失,出現互相打鬥的現象?

2020-03-2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大致的意思是:

在一個小魚缸里混養了很多品種的金魚,本來它們一直都是和諧相處的,從來也沒有發生過打鬥現象,這位魚友感覺到很不錯啊,金魚混養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在經歷了一次大換水之後,有的金魚看似水霉了,有的金魚體表受傷嚴重,鱗片脫落,被其他魚瘋狂的攻擊,這又是為什麼呢?

混養金魚,如果不是水體過大,一定會出現問題的

這個問題我已經是說過了很多遍了,由於金魚品種的不同,它們的遊動速度和薄弱部位都各不相同,個魚脾氣也不同,因此每一種金魚都會有其天生的弱點:

我們比如說水泡金魚的那兩個大水泡,就可以被鶴頂紅或者鎏金金魚輕易給咬碎,絨球類的金魚,它們的致命傷就是那兩個晃來晃去的絨球,蝶尾龍睛類的金魚必定游姿很慢,眼球和尾巴容易受到攻擊,我們在購買此類金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掉眼的,這個不是龍魚的掉眼,這可是真掉了,龍魚那最多也就是個假性近視,這個可是真瞎。

而珍珠類金魚的珍珠鱗更容易受到攻擊,等等吧。

即使有頭茸的金魚,它們的性格和體質也不是完全一樣,藍壽無背鰭導致游姿緩慢泰獅的尾巴過於舒展,容易受到鎏金的啃咬,這些都是非常矛盾的問題。

在金魚剛入魚缸期間,由於害怕或者心理壓抑等問題,它們暫時不會有任何的表現,但是一旦它們情緒穩定一個階段之後,有一些就會原形畢露了。

就比如說鬥魚,我們隨便把兩條鬥魚扔到一個小魚缸里,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特別兇狠的,都會有十來分鐘或者半個小時的適應期,然後它們才會打得你死我活,只不過金魚的適應期更長罷了。

每種金魚對於新水的耐受度不一樣,有的可能適應,有的可能發病

再一個就是源於大換水的新水刺激問題,關於這一點有一個很簡單的比方,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老水珠子新水泡。

大致的意思不一定就是字面理解的那樣,但是最起碼證明一點,那就是珍珠類的金魚不喜歡過量的新水刺激,這個也會與我們購買金魚的原產地飼養手法有關,有一些養順了的,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自來水也隨便換,而我們給它們大量換水時,它們根本就不在乎,甚至於會更加興奮。

但是假設我們購買的不是同一批金魚,某些金魚對於新水根本不耐受,那麼它們就會直接趴缸不起,或者是體質極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混養時,各種金魚的品種和習性不同,戰鬥就是一觸即發了,本能的優勝劣汰在這個魚缸里就開始上演了。

這也就是這位哥們的珍珠掉鱗和藍壽幾乎水霉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說那條藍壽金魚幾乎是水霉,但其實未必就是水霉呢?

粘液缺失,金魚體表大範圍擦傷不是水霉,當要格外注意

因為我一看到這條魚的第一印象就是:體表粘液完全缺失,造成了整個身體起痘的現象,或者說是體表有一層痘狀的摩擦傷,上述的圖片不代表實情,只是有點類似。

類似於我們經常見到的一種情況:比如說,我們在沙地上摔了一跤,手掌著地,然後手上的皮膚因為擦傷而流血了,就是擦破皮了,之後如果處理不好它就會感染,對於金魚來說之後再嚴重一點的,就會是水霉上身了。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問題,因為很多魚友都會遇到,比如說錦鯉和龍魚、雷龍魚等,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在身體反覆摩擦地面之後,我們才發現,或者是我們購買的金魚,在撈取過程中不慎傷到了體表,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是這種看起來的水霉病。

但是初期它並不是水霉,或者說還沒有到水霉那個地步,菌絲還未上身,只是純粹的體表摩擦傷,我們沒有必要去下什麼甲基藍、濃鹽水、高錳酸鉀之類的帶有強烈刺激體表的藥物,一刺激反而壞事,直接就成了水霉。

我們可以使用比較溫和的藥物來進行消炎,比如蘆薈膠塗抹,淡鹽水沖洗之類的手法來搞定,如果是單獨隔離水質非常清澈或者老綠水靜養,脫離掉原缸水,即使不下藥靜養幾天也沒有問題,就是不要再去輕易刺激那個已經受傷的體表了,這個我們就要靠自己的觀察力了。

所以一開始我認為這條金魚就是在撈取或者運輸途中摩擦受傷而已,沒想到其實是受到了其他金魚的攻擊,如果是某條魚的體表粘液部分缺失的話,上述情況的很多觀賞魚可能會有救,如果是體表粘液全部缺失的話,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它們活下來的機率都已經不大了。

最後還有一種,過度的大幅度新水刺激,再加上水溫的配合,導致部分金魚發情了,不適應水質的雌魚很快就完蛋了

另外還會有最後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更糟糕,因為上述的問題可能只是導致某條魚受傷或者死亡,而最後這種情況可能整缸魚都完蛋。

那就是過多的新水刺激導致了部分金魚開始發情,尤其是目前這個季節更會經常性的發生,一些金魚已經受不了新水刺激正在難過著呢,而另外一些金魚則是興奮到了極點,發情了。

再加上受傷的、殘廢的、產卵的,亂七八糟這麼一攪合,這缸水質就走到了窮途末路,可能整缸魚全部會缺氧而死,即使我們去調理水質也來不及了。

更何況假設在我們沒有困水的情況下,大換水還會導致整體的水質白濁,即使不產卵也會白濁,那麼這個問題就更難處理了。

單缸單品種飼養,避免大換水

因此來說,飼養金魚還是單缸單品種飼養為好,這個是絕對錯不了,再就是在這個時期如果我們不想去繁殖的話,儘量避免大換水或者過度的新水刺激。

即使大換水也一定要困水,時間稍長點,比如說三五天以上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主要還是在於不適當混養和水體過小。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Y5a_nABiuFnsJQVsk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