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江蘇自貿區聚集全球創新資源

2019-09-05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江蘇自貿區聚集全球創新資源

根據新華報業網消息,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引發全球目光聚焦。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各種制度創新的「苗圃」,更是備受關注。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近日公布,實施範圍119.97平方公里,涵蓋南京、蘇州、連雲港三個片區。「蘇州工業園區有許多優勢。」微軟創新聯盟首席策略官戴子珽說,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兵,也是中國跟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國際化創新園區。園區成立25年來,吸引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入駐,產業橫跨信息化、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智能製造等高精尖的企業。「它是蘇州市和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知識創新和企業孵化的重要載體,包含許多國家級的軟體基地、人才培訓基地等等的優秀資源。」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自貿區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將在最近幾年內陸續顯現。「首先是企業將獲得更多優質的全球創新要素,這其中將包括更有力度的人才、資金、公共技術平台等創新要素的加速流入,其次是將獲得更加豐富而優質的產業生態。」

2·安徽省合肥最大醫療健康產業園在瑤海區開園

根據央廣網消息,2019年9月3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成功舉辦大健康項目集中簽約暨安徽尚榮大健康產業園一期開園、二期奠基儀式。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創會會長和終身名譽會長、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殷大奎,深圳市、安徽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以及合肥市、瑤海區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各級領導、簽約企業家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約100餘人見證開園,宣告作為瑤海五大主打產業的大健康產業邁向新台階。 加拿大麥迪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台灣華聯生物科技公司、台灣康源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康瑞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全球24家知名醫療健康企業與園區簽約,宣布正式落戶園區,其項目類型涵蓋研發、生產、總部等,總投資額高達11.39億元。安徽尚榮大健康產業園既是瑤海區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重要依託平台,更是合肥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瑤海區攜手尚榮醫療集團共同傾力打造。尚榮醫療集團於1998年成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擁有「醫院整體建設、醫療設備產銷、醫療耗材產銷、醫院投資運營、互聯智慧醫療、產業園區開發」六大產業板塊,在全球多個主要城市設立分公司及辦事處,市場覆蓋全球,是國內現代化醫院整體建設領域的頂級服務商。

[中經雲端·產業園]

1·大慶光明產業園:10個項目帶著8億元「安家」

根據大慶網消息,走進大慶光明產業園區,處處能感受到園區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記者了解到,2019年,光明產業園區新建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達8.04億元。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總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規劃建設辦公樓1棟、廠房1棟,項目投產後,預計可年產480噸/220萬件密封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業。作為大慶市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的園區,大慶光明產業園充分發揮位於東城門戶和南城出口的區位交通優勢,以及擁有石油石化的資源、技術、人才優勢,把握產業立區的理念,以光明產業園區為核心,形成了光明、萬寶、薩東三大區塊和石化產業服務平台為主要載體的「一園兩區一平台」空間布局。近年來,園區立足區位實際和比較優勢,以「發展優勢產業、打造核心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為目標,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構築全市產業建設承接地。截至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10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安置就業3000餘人。

[中經雲端·高新區]

1·青島高新區5G布局以「用」為先

根據科技日報消息,八月中旬,4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齊聚青島,參加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無線通信技術工作委員會第49次全會,就「5G NaaS(網絡即服務)——運營商級專網解決方案」展開深入研討。這是我國第一版5G標準編寫的收官會議,會議首次編寫完成了中國5G首批12項行業標準,這是5G網絡建設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該標準的編寫完成將有力助推我國5G產業市場的大發展。此前,國內尚無已發布有關5G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由中興通訊和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承辦的本次會議,讓眾多5G專業人士對青島高新區5G產業的發展有了更多的認識。令人欣喜的是,青島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中興通訊、青島電信,正在試驗基於5G網絡全覆蓋的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無人機物流等行業應用,以及人工智慧、AR及VR等種類繁多的消費類個人應用,在青島高新區共同構建5G產業生態圈,為深度挖掘5G行業應用、探索5G商業模式打下堅實基礎。

[中經雲端·經濟開發區]

1·福建省龍岩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積極籌備參加「廈洽會」擬簽約3個項目

根據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消息,2019年8月30日,記者從龍岩經開區(高新區)商務局獲悉,該區正積極籌備參加2019年「廈洽會」工作,擬上台簽約項目3個,總投資約5460萬美元,其中擬利用外資約2110萬美元。近年來,該區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充分利用好「6·18」「9·8」等招商引資平台,圍繞園區「333」產業發展規劃,按照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要求,仔細篩選優勢產業,建鏈補鏈強鏈,持續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擬上台簽約項目分別為投資3000萬美元的龍岩智慧居家產業製造項目、投資1500萬美元的智能安防管理系統生產項目、投資960萬美元的萬乘智慧交通系列產品生產項目。

2·崑山經濟開發區:「科創梯隊」構築創新高地

根據崑山日報消息,依託夏駕河科創走廊建設,開發區構建起覆蓋全區的創新集成、服務集成體系,為「科創梯隊」企業成長壯大夯實基礎。目前,科創走廊已啟用科創承載空間58.99萬平方米,新引進孵化器和眾創空間9家,並成功引進中德智能製造產業創新中心、中白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儲能材料與器件產業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等平台。開發區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大院大所加強對接,中科院南京分院技轉崑山分中心首批入駐8個項目。華東新材料產業轉化基地啟用後,即將迎來首批5個新材料項目入駐。一批高校院所深入100多家企業走訪調研,協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關。為此,開發區出台實施《崑山開發區推進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平台建設實施辦法(試行)》,啟動兩岸產業升級促進中心建設並出台《兩岸企業科技攻關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啟動首期規模1億元的兩岸企業科技攻關引導資金池,打通重點企業科技攻關「前補助」機制。開發區還積極導入外部創新「活水」,深入推進人才科創「631」計劃,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人才服務體系。目前,投入使用616套「人才公寓」;省產研院與金髮科技成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後,實施「集萃」人才培育計劃,啟用首期200套「集萃」人才公寓。

3·安徽郎溪經濟開發區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根據人民網消息,近年來,安徽省郎溪經濟開發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鍊的對接,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核心競爭力。2019年以來,郎溪經濟開發區主園區實施技改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63.18億元,2019年計劃投資12.93億元。韓華科技獲批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和安徽省新產品;托新、新濤、埃菲科獲批「專精特新」企業;以東奧科技、華菱精工、動力源等企業為龍頭,申報了「三重一創」郎溪縣智能物流裝備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金諾模塑、安盛石化、隆達科技等8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飛馬、動力源申報安徽AAA級信用企業,新濤光電申報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省工程研究中心,方翔羽絨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東奧、托新申報省第八批戰新領軍人才。

[中經雲端·經濟新發展]

1·山西省大同市搭建智慧能源平台 打造園區「能源大腦」

根據大同日報消息,2019年8月27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煤炭清潔燃燒試驗平台點火成功,同時建設完成的擔當園區「能源大腦」的智慧能源平台投運,為這一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高端科研院所又增添了新亮點。充分利用能源領域大數據資源,園區搭建了具備實時狀態感知的智慧能源系統平台。「智慧能源平台就是整個園區的『大腦』,通過綜合能源管控平台、用戶用能交互系統和智能展示系統,對園區進行綜合能源優化控制。該平台主要是深度結合清潔能源和信息技術,將數據採集與控制、三維監視中心、用能側監管、能源站側監管等手段綜合運用在園區整體能源管理實踐中,進一步提高了供能系統的管理手段,打造出一個基於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的管控一體化的平台,真正實現了園區從產能、能源網絡到能源系統的整體優化。」對於智慧能源平台建設的整個思路,韓澤文非常清晰。未來,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大同分所的園區內,智慧能源平台將通過對海量信息的實時監測,為園區的信息化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措施。「監測系統按照信息網絡標準架構進行監測,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和網絡指紋算法,使信息化基礎運維簡單化、智能化、明確化,可提供智能監測網絡架構、提前預警分析、故障來源判斷、信息集中管理等多樣化的服務,為信息化網絡穩定傳輸、系統數據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韓澤文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X0lAm0BJleJMoPMgP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