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為何推出限薪令,國足輸給敘利亞是導火索
近日,中國足協也像中國籃協學習,推出限薪令,可能是國足對陣敘利亞的表現,實在是讓人憤怒,也讓中國足協這群官老爺實在受不了。
中國籃協的限薪令最高年薪是900萬元人民幣,我不知道中國足協是不是參考了中國籃協的規定。據媒體報道,中國足協推出的限薪令是中超球員最高1000萬,中甲球員年薪最高500萬,中乙球員年薪最高300萬人民幣。
中國足協為何要推出限薪令?我覺得上場比賽輸給敘利亞是個導火索,一群國內球員在場上懶散地散步,一點沒有鬥志,即使艾克森努力地跑位,但是國內球員卻對艾克森排斥,不願意給他傳球,這個時候國內球員很罕見地團結在一起,實在是個諷刺。
而能夠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年薪很少有低於1000萬的,甚至好多球員年薪能夠達到2000萬以上,更讓人感覺可悲的是,好多球員滿身紋身,在場上感覺像是黑社會。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真的能夠促使中國球員進步嗎
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是因為目前中國男足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人人討厭的對象,拿著這麼高的年薪成績卻這麼差,每年就踢這麼幾場球就能拿到上千萬年薪,而到了國家隊,大部分球員卻因為害怕受傷,都不願意拚命。
說句實話,年薪1000萬在目前的中國確實太高,對於大部分球迷來說,1000萬很可能就是一輩子收入,如果拿1000萬年薪,水平能夠達到梅西,估計球迷也沒有什麼怨言。
對於中國球員來說,想要進步,不能只是靠高年薪來刺激,最主要的還是自身的要求,球員要把時間用來訓練,而不是花時間去泡吧。但是中國球員由於收入太高而且來錢快,球員根本沒有動力去訓練。
就像我們一樣,如果不需要努力就能拿到很高的年薪,我們何必還需要去努力?
對於球員也是這樣,不需要努力就能拿到很高的年薪,自然也不會去努力,而且由於在國內能拿到高薪,誰還會去國外闖蕩?
限薪只是手段,目的是擠破高薪球員的泡沫,但真的能夠限制住球員的年薪嗎?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很可能只是個笑話
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對大部分球員來說,只不過是一個不好笑的笑話而已!
1000萬元看著數字挺高,但除了外援以及少部分球員以外,大部分國內球員還是拿不到這麼高的年薪。
中超的1000萬頂薪限制,除了恆大和上港等少數幾個土豪俱樂部中的少部分球員外,有幾個球員能達到1000萬元,恐怕只有少部分國腳才會有,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球員拚命也要擠進國家隊的原因。
再看看中甲的500萬和中乙的300萬頂薪限制,國內球員中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也沒有多少,而且中甲和中乙俱樂部有多少能拿出這麼多錢?
甚至可以說,中甲和中乙俱樂部連球員的工資都發不起的不在少數,球員討薪事件也是時有發生,500萬和300萬這兩個數字看起來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說,中國足協推出的限薪令就是笑話,事先連基本情況都沒了解清楚,就隨便推出政策。
而且大家都懂的,中國球員好多要拿簽字費,如果限薪,俱樂部和球員之間有很多的辦法可以繞過中國足協的限薪令。
中國足協推出的限薪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