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好媳婦,取決於娘家的教育,你別不信

2019-12-24     愚伯的自留地

文:鄧星廣

圖:來自網絡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關於夫妻之間生活的文章,內容是已婚男人對自己另一半的各種吐槽。



大家共同的觀點是:


如今媳婦很少有「三從四德」優秀品質,她們婚後要求公婆對自己呵護有加,同時又不按照公婆的要求來,堅持傳統,同時又要追求時代,她們標榜自己全能,掙錢、洗衣、做飯、拖地、帶孩子是樣樣都行,事實是她們往往一無是處,生活上遇到一點難處,就退避三舍,卻還各種抱怨和牢騷。


人的出生基本上就給予了定性,是否善良溫柔,或者野蠻霸道,這也就是說與人的基因遺傳相關吧。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際關係尚為重要。有的人較為自私,時時事事以自己為中心,不管他人感受,狂妄自大,任其所為,因而在眾人之間是很孤立的,都不願與其交往。也有人通情達理,寬厚仁慈,不計個人得失,做人做事,得體大方,深受街坊鄰里的讚揚。

我家鄰居鄧貞新、顧紅俠夫婦現在四十七八歲,自從結婚以來,恩愛有加,男主外女主內,生活的美滿幸福。



顧紅俠常說,作為兒媳,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尊敬老人同時也是為下一代做好表率。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確實難處多多,但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婆婆年紀大了,牙齒不好,顧紅俠做飯時總不忘特意問一下婆婆想吃什麼。為了讓婆婆有個好身體,什麼奶呀豆粉啊之類的營養品長年不斷。


婆婆晚上有起夜的習慣,她怕老人上廁所摔倒,每天臨睡前先把尿盆拿到婆婆屋裡。由於顧紅俠的悉心照顧,婆婆每天都樂呵呵的,逢人便講:「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這輩子娶到了這麼孝順的兒媳,是我最大的福分啊!」


鄧貞新有一愛好、喜歡打牌,並不是為了輸贏多少,只不過為了娛樂而已。他家經常有人聚集,有打牌的看牌的,也有人看熱鬧的,因而他家就成農村人所說的人場。


有一次我在他家看牌,電話鈴聲嘟嘟得響起來,紅俠到裡面去接電話,電話是她娘家打來的,媽媽打來電話的目的,主要是因紅俠的婆婆患病的情況,她們娘倆在電話中交談的很是愉悅舒暢,她媽媽交待她要給婆婆妥善治療,如果沒有錢就給你們送去。

紅俠掛了電話,貞新問她誰打的,什麼事情,紅俠笑著說出了她娘倆電話中的內容,在場的所有人聽後無不為之動容,都為紅俠有這樣通情達理的媽媽而感嘆。


看似一通尋常的電話,說明平時為人賢淑,寬厚豁達。也讓我們了解到紅俠的娘家也是開明之家。她的爸爸顧中鵬在供銷社任職直至退休,對待顧客滿腔熱情,從不怕麻煩儘量達到對方滿意,得到眾鄉鄰的好評。


她媽媽也是文革前的老中學生,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較高的人品道德,因此培養的兒女也是出類拔萃,處處為人能夠寬容自重,善待他人。


事實上,在農村,一些母親有這樣的意識,「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小都不曾教育自己的女兒,將來如何「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很多娘家母親自己都不是好妻子,好母親,好媳婦,也不指望她們能把女兒教育多好。



因而,在人的生活中,無論是婚姻嫁娶的選擇,還是朋友的交往,都要慎而慎之,不光要考慮個人的外貌、還是仔細地探討其人的身世家庭。按照老家農村的俗話而言,就是「看是不是老門就家」的人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OvEOG8BMH2_cNUg7G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