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地加快,使得大多數人難以平衡好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經常處於飽一餐餓一餐、睡前吃夜宵、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的狀態之中,不知不覺地身體便慢慢開始有了這一點那一點的不舒服。尤其常見的就是腸胃類疾病,據2017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68萬例新發胃癌,占全世界一半。超過90%的中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可見腸胃問題已經成為了愈發普遍的國民健康問題。
從胃炎到胃癌只用四步: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偶爾的胃不舒服並不能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然而事實上,某些類型的胃病和胃癌有著非常直接密切的聯繫,胃病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
從病情的發展過程來看,從胃炎到胃癌大致經過四步: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生)、異型增生。這也就表示,從胃部炎症到胃癌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我們能夠在中間的過程中及時發現不適並進行治療,就有機會遏制癌症的發生。
這幾個症狀提醒你,你的腸胃可能正在出現問題
1、腹瀉。如果頻繁在發生腹瀉,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亂。
2、飯後燒心、反酸水。飯後反酸水感覺喉嚨有難聞的味道出來,表示胃酸分泌過多,注意是否胃潰瘍等。
3、飯後長時間打嗝、腹脹或放臭屁。如果是短暫的飲食不良導致需要調整飲食結構,但若長期如此則應考慮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腸胃疾病。
如果發現自己的腸胃開始出現問題,應當立即調整生活飲食習慣,遠離辛辣、油膩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一日三餐規律進食,並在諮詢醫生後選擇正確的養胃食物進行養胃。養胃是一件簡單卻漫長的事,雖然多吃白粥、小米粥、麵條等的確易於消化,但長期下去胃的消化能力反而會退化變差。
此外,像紅薯、蘇打餅乾、南瓜等這些傳言養胃的食物在食用劑量上也應注意,免得適得其反。其實如果能夠在飲食上注意添加一些養胃的中藥,就不用依靠胃藥讓自己腸胃舒適。
以下幾類養胃中藥、藥食兩用養好胃:
一、白朮
白朮性溫,味苦甘,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氣弱、不思飲食等。
二、山藥
吃山藥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有幫助。
三、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具有健脾補氣等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適用於肝損傷、肝炎及胃潰瘍、胃炎等人群。
四、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濕利水。除了最常見的茯苓餅,還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後放入粥中食用。
五、芡實
芡實又名雞頭米,性平,味道甜澀,是補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如果脾胃虛弱拉肚子,芡實還有助於止瀉。但在食用時應注意長時間熬煮,或打成粉放入粥中。
參考文獻:
1. 王金山,蒲昭和,劉開淵等:《10大健脾養胃中成藥》,2016年,《家庭醫藥.就醫選藥》。
2.《中藥學專業知識二(第七版)》,2017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