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是這個世界上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有時候波峰和波谷之間差的只是那一道直線的距離,所以往往鼎盛與衰敗是相互依存的,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場均30.1分10.0籃板9.5助攻,帶領獨行俠5連勝,一度衝進西部前三,個人更是生涯首次斬獲西部周最佳球員的榮譽,東契奇無疑就達到了這樣一個「波峰」的位置。他在球場上隨心所欲、予取予求的狀態,令人完全無法和他僅僅20歲的年齡的聯繫在一起。
但沒想到的是,傳說中的「波谷」會來得如此之快,一場15分的大敗與三分球8投全失的現實,都給年輕氣盛的東契奇敲響了關於未來的警鐘。
與快船一戰,意識到自己「平凡」的一面
東契奇本賽季令人驚艷的表現雖然屬於意料之中,但是接近30+10+10的場均數據還是頗為震撼的,畢竟在聯盟歷史上,能夠生涯第二個賽季就打出如此全能數據的球員確實寥寥無幾,東契奇甚至已經到了可以與同時期的拉里-伯德與勒布朗-詹姆斯比肩的高度。
身體天賦和運動能力都算不上頂級,為什麼東契奇可以早早在數據上達到殿堂級別呢?其實很簡單,一方面是他的球商出色,打法上比起同齡的球星成熟了不少,另一方面,他在進攻端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的缺陷,幾乎能夠使用任何得分手段將球送進籃筐。
本賽季得到波爾津吉斯和一眾實力悍將的幫助後,東契奇的潛力也被全面激發了出來,他的風格中蘊含著詹姆斯的沉穩、哈登的詭異還有庫里的靈動,助攻9.5次位列全聯盟第二,場均30.1分則位列第三,場均三分出手更是高達9.3次,可以說這是一個結合了眾多球星優點的「究極體」,更恐怖的是,他還有像諾維茨基一樣的溫和不易怒的個性。
那麼對於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球員,如何才能在球場上有效限制住他呢?快船隊無疑就向全聯盟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在比賽中,身高的2.01米的東契奇主打控衛,但是里弗斯並沒有讓身材相仿的倫納德或者喬治直接去與他對位,反而給上賽季季後賽首輪分別主防過杜蘭特和庫里的貝弗利委以重任,而開場兩個回合,東契奇在進攻端都感到了些許的不適應,投籃連續打鐵。
貝弗利一向以「撕咬式防守」而聞名,他在一對一防守時的積極性在聯盟中是首屈一指的,雖然在身高體重上都不如東契奇,但貝弗利利用自己不俗的力量和防守小動作還是把對方生生頂住,如果不是快船隊開場的時候投籃手感並不算好,恐怕獨行俠第一節就支撐不住了。
對於本賽季身為MVP候選人之一的東契奇,里弗斯對他的封鎖手段肯定不僅僅是一個貝弗利,當東契奇通過隊友高位掩護好不容易甩脫防守,喬治立馬從中路殺出,找準時機就將對方手裡的球斷下,然後上演一記快攻中戰斧劈扣。
另一方面,中鋒祖巴茨也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在禁區等著東契奇衝過來,然後給予他儘可能多的投籃干擾,最後東契奇的上籃也只能化為一次又一次的打鐵,至於關鍵時刻,他甚至遭遇到了倫納德和喬治的聯手夾擊,在極小的空間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比賽結束後,東契奇14投4隻得到22分,並且出現了高達7次失誤,面對「雙鬼拍門」,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平凡」的一面,僅僅一個周最佳球員,還不能說明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遭遇「庫里式困局」,東契奇需要找到平衡點
關於本場比賽東契奇的迷失,確實還要先從貝弗利的「撕咬式防守」開始說起,貝弗利不知疲倦的貼身防守,曾經令很多風格文雅的球星吃癟,庫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上賽季季後賽首輪,貝弗利在系列賽前兩場將杜蘭特防得連續6犯下場後,又被派去主防勇士隊的體系領袖庫里,庫里的特點也是身體天賦平平,運動能力在聯盟中低於平均水準,但是球商超高,能夠利用自己的技術創造得分機會,往往能令對手在倏忽間被擊潰。
不過從這幾年的經歷來看,庫里最忌憚的無疑就是對方全場牛皮糖一般的貼防還有隨時而來的多人包夾,在這種情況下,他無法利用自己的節奏變化找到足夠的投籃空間,也因為自己不夠出色的身體素質,沒辦法在重重包圍中在最佳時間點將球傳給空位的隊友。
於是庫里迷失了,曾經面對騎士的德拉維多瓦是這樣,遭遇貝弗利的「撕咬式貼防」時也是這樣,所以他始終無法在真正惡劣的環境中打出驚艷的表現,雖然創造了五年三冠的佳績,但隨著勇士隊本賽季的戰績下滑,庫里超級巨星的身份還是被很多人質疑著。
而東契奇現在的處境無疑正中庫里當年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他的身體天賦在喬治和倫納德這些怪獸的對比下暴露出了明顯的不足,而且打法相對缺乏硬度,這給了快船隊絕佳的防守切入點,畢竟他們陣容中的球員都是見過大場面的「強硬封鎖者」。
就如前文所說,東契奇的風格中其實結合了詹姆斯、哈登與庫里各自的特徵成分,詹姆斯和哈登都是自成體系的中心化打法,這一點從東契奇已經在數據上很成功地複製了下來,在擁有足夠持球權的基礎上,可以決定球隊非常高的戰績下限。
而唯一找不到平衡點的就是屬於庫里的那一部分,因為庫里是決定球隊上限的球星,他的靈動風格可能會讓球隊成功登頂,同時奉獻出極具爆發力的表現令球迷大飽眼福,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自身打法的不確定性,過於相信自己,最後導致球隊屢屢喪失良機。
現在的東契奇獲得了同齡人難以企及的地位,當人們都在討論他是否會成為歷史上最年輕MVP的時候,他的內心多少會產生波瀾,並且影響到自己的球場上決策的冷靜度。
當過往那些神跡般的三分絕殺成為衡量自己能力的一個固定標準時,他就已經失去了正確拿捏平衡點的理性,最終被對方帶著節奏走,而這也會成為他未來一直困擾的難題。
東契奇應該如何破解困局?
站在東契奇本身的能力來說,他能做到的事情肯定是比庫里更多的,而身為一名大包大攬的「控衛型」小前鋒,東契奇也必須注意到自己和隊友間「平衡點」。
第一,從歷史上來看,大包大攬型的球員幾乎都很難真正達到符合期望的目標,近幾年的哈登、威少甚至詹姆斯都遭遇了形形色色的失敗方式,東契奇也需要適當將球權分享給隊友,而不是讓他們僅僅充當空位射手,這樣隊友們可以更好地參與到進攻體系中。
第二,在隊友們得到足夠觸球機會的條件下,東契奇更加需要在攻和傳之間冷靜思考,波神、芬尼-史密斯等人也是擁有一定傳球能力的,東契奇的一傳並不一定要轉化成助攻,而能通過隊友的二傳撕裂對方防線,最後形成己方輕鬆得分。
這樣既能有效避免自己被夾擊時的措手不及,也能配合自己全面的能力,讓球隊更好地運轉起來,同時也給了東契奇在面對膠著局面時更多的調整時間,根據不同的防守去切換自己不同的模式。
所以,當東契奇真正地用哈登和詹姆斯的方式去彌補庫里的那一面,同時能在陷入低潮的時候,給隊友賦能,令球隊的進攻體系不因自己而停滯,那就真正達到了互相融合同時也互相制約的絕對平衡狀態。
當然,這僅僅是一場常規賽的失利,獨行俠全隊肯定都能在失利中發現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也就像東契奇自己賽後說的「我們絕對會反彈!」一樣,希望他們可以及時找到未來之路的「平衡點」,早日踏上殿堂級的光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