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京包鐵路的前世與今生

2019-12-28     活力內蒙古

百年京包鐵路的前世與今生

今天的京包鐵路是國家規劃實施的中國鐵路「八縱八橫」京蘭(北京-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附於京包鐵路,2014年6月張呼(張家口-呼和浩特)高鐵客運專線開工建設,今年項目即將完成。

在中國,鐵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於骨幹地位。

晚清以近,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以鐵路為代表的新交通方式大量的進入中國。當時的鐵路只是在通商口岸和一些中心城市發展的較快,並且大都是引進而非中國自己修建。

詹天佑銅像

詹天佑任交通部技監像

1905年,清政府決定自建京張鐵路,任命詹天佑為京張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京張鐵路是中國自己籌款,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自北京豐臺到張家口,1909年9月全線完工。

京張鐵路圖

就在京張鐵路完工的同一年,張綏鐵路(張家口-歸綏市,今呼和浩特)動工興建,1921年5月1日全線完工,京張鐵路與張綏鐵路接軌合稱為京綏鐵路(北京-歸綏,即北京-呼和浩特),1923年延修至包頭。1949年10月,這條鐵路被正式命名為「京包鐵路」。

詹天佑與第一代中國工程師們

航拍人字線

從2018年9月開始,多次從內蒙中古西部始發的中歐班列通過京包鐵路駛向歐洲。

2016年6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實施以「八橫八縱」鐵路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建設,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城市群內0.5-2小時的鐵路交通圈。

經歷了百年風雨滄桑的平綏鐵路以京包鐵路的新身份,成為「八橫」之一京蘭通道的骨幹路段,承載起新時代的車輪。

來源:內蒙古新聞廣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JOS28BMH2_cNUgRI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