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謹言被曝2年沒戲接,「小牌大耍」終於付出代價

2023-07-13     置身事內

原標題:吳謹言被曝2年沒戲接,「小牌大耍」終於付出代價

火了就給央視「擺譜」,吳謹言被曝2年沒接戲,走到今天怪誰呢?

7月13日,好久沒什麼大動靜的吳謹言,因為一條「兩年沒戲拍」的爆料登上熱搜。捧紅她的於正對此回應稱:儘管接戲少,但話劇綜藝沒閒著,而且最近也接到了新戲。

2018年吳謹言因為《延禧攻略》爆火,儘管吳謹言的演技並不十分出眾,但因為她飾演的「魏瓔珞」人設很討喜,出道5年的吳謹言也終於成了當紅小花。

事實上,《延禧攻略》如果沒有「白月光」秦嵐,老演員聶遠以及演技出眾的佘詩曼撐著,單靠吳謹言的顏值和演技,這部劇可能火不起來。

先說吳謹言的顏值。

很多觀眾是從《延禧攻略》開始認識吳謹言的,所以覺得她天生麗質,「錐子巴掌臉」很上鏡。

實際上,還沒正式出道時的吳謹言,臉的面積確實很小,但形狀卻是典型的「方臉」,下頜角明顯,側面照能看出臉部折角很生硬。

2013年,吳謹言在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劇《烽火佳人》中,臉型已經完全變成了「錐子」,動臉幅度如此之大,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筆者猜測她很可能用了「一刀切」的狠活。

網傳吳謹言是按照baby的樣子當模板做改動的,將兩人的照片一對比,發現還真的有幾分相似之處。

當年流行「蛇精臉」,但動臉技術沒到位,大動臉型往往就是「削骨」,風險係數高而且後遺症明顯,但不少女星為了自己事業的發展,還是會選擇義無反顧。

楊冪就是典型。

出道時臉部稜角分明,後來做了「一刀切」但角度沒掌握好,結果導致臉型成了詭異的「五方臉」。

這個臉型一直困擾楊冪很多年,為此她也想了不少辦法彌補,直到後來動臉技術疊代更新,楊冪才慢慢將臉型調整至如今的狀態。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一刀切的後遺症也顯現出來,因為沒有骨骼的支撐,臉部的肉很容易掉到脖子上,狀態不好時,顏值秒翻車。

吳謹言也沒能躲過後遺症。如今已經32歲的她,顏值已經盡顯「疲態」。

其實《延禧攻略》這部劇,「一刀切」的還有聶遠。

男主角聶遠,審美簡單粗暴,覺得自己的「小方臉」太招搖,就乾脆直接切掉了事。

出演《延禧攻略》時,很多觀眾差點認不出這個「小尖臉」是聶遠。

眾所周知,過度動臉會影響演員的演技,因為臉部肌肉和骨骼被破壞,很多表情就做不到位。

所以《延禧攻略》中,吳謹言經常板著一張臉,表演的時候整個面部只有嘴巴在動,尷尬又搞笑。

吳謹言的台詞功底,也是一言難盡。

儘管原聲是演員的基本功,但吳謹言在《延禧攻略》中用的是配音,而「魏瓔珞」這個角色,能值得誇讚的,也只有台詞這一項了。

總結下來,吳謹言的爆紅,並不是因為她顏值和演技出眾,而是因為《延禧攻略》這部劇帶紅了吳謹言。

但一時的巨大流量,讓很多業內人士都沒看清這個本質。

在出演完《延禧攻略》後,吳謹言戲約不斷,一年的時間裡拍了多部影視作品。

結果《皓鑭傳》3.9分,《幸福來敲門》3.2分,《幸福還會來敲門》3.2分,《正青春》4.2分,《尚食》5.5分,吳謹言主演的各種類型的影視劇,幾乎都是不及格的分數。

演技顏值都撐不起「大女主戲」的吳謹言,用搖頭晃腦、五官亂飛的尬演,不但勸退了大批觀眾,還讓自己差點成了「爛片製造者」。

演技不行,還能練練,但「藝德」被質疑,那就是大問題了。關鍵批評吳謹言藝德的,還是央視「六公主」。

這麼多年來,央視六公主對待演員一直是很溫柔的,基本上只要報道就是誇讚和鼓勵,很少見「六公主」對哪個演員發脾氣。

但走紅之後的吳謹言「年紀不大架子不小」,她和她團隊的一番離譜操作,徹底激怒了「六公主」。

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事情。

六公主想採訪一下走紅的吳謹言,提前約好了採訪時間和地點。結果一幫人扛著設備提前趕到約定地點後,卻被吳謹言通知採訪地點有變動,因為「軋戲」的吳謹言趕著去拍戲。

被放鴿子的「六公主」,又扛著傢伙事兒跑到幾十公里外的吳謹言所在劇組,結果趕到後又被對方通知,沒有安排採訪場地,讓央視的人自己想辦法,並明確告知,租賃場地的費用由央視出。

出個場地費也沒什麼,六公主這邊正在商量採訪地點的時候,吳謹言的團隊又跑來催進度,並稱自己一人吳謹言很忙的,留給你們的採訪時間不多。

接二連三地戲弄人之後,六公主累了,也不採訪了,直接收拾東西回家。然後就在社交平台發文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但也沒有用詞嚴厲地批評吳謹言,只稱「對吳謹言團隊處理此次採訪事情深表遺憾……希望從藝路上以德為先。」

擺譜擺到央視頭上,哪怕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也是不多見。

隨著此事被網友熱議,吳謹言見勢不對立刻一改此前牛氣沖天的態度,吳謹言也發文道歉,意圖挽回口碑。

「六公主」脾氣好,但從不給明星精修照片的「央視網」,脾氣向來耿直火爆。

得知此事後,央視網直接用了《魏瓔珞耍「大牌」,入戲太深還是藝德不夠》這樣的標題,來批評吳謹言。

然後吳謹言,就沒有然後了。

縱觀整件事,吳謹言方都不占理。

擅自改變約定地點是「無禮」,要求對方支付採訪費用是「貪利」,最後又縮短原定採訪時間導致無法完成採訪是「無信」。

一個明星為什麼會用這麼「蠢」的方法,如此對待央媒的採訪,想來想去只有「爆紅後飄了」能解釋。

實際上,吳謹言走紅後的擺譜,已經到了離譜的程度。

參加一個普通的商演,吳謹言帶了6名助理出行,而且商場為其安排了數十名安保手拉手組成人牆為其開道,儼然一副「巨星」出場的架勢。

也許正是這一次次的超規格的「待遇」,才讓吳謹言有了「小牌大耍」的勇氣。

結果碰到了央視這塊鋼板,撞了南牆之後又想回頭,卻發現已經沒有後路了。

還有吳謹言一直以來「白幼瘦」的審美觀,如今也越來越沒有市場。瘦成「紙片人」的她,在某節目上自稱10歲開始就「科學性」的節食。

正長身體的10歲就開始節食,已經明顯是違背科學的事情了,哪裡來的「科學性節食」?

做演員後,一天只吃一頓飯是吳謹言的常態,就連這一頓飯也吃不好,別人吃肉,她只能默默啃著麵包果腹,為的就是保持身材,上鏡更好看。

結果久而久之,就將自己的搞成了「行走的骨架」,消瘦到衣服都撐不起的程度。

這樣過度「幼瘦」身材,不但毫無美感,觀眾也離她越來越遠。

都說娛樂圈的明星「紅氣養人」,但吳謹言似乎沒有把握住這個難得走紅的機會,自己選的路,又能怪誰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f050032db6b7cc8792df4b35dd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