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醫藥大漲今天走弱,並不是醫藥板塊不行,從中報來看,醫藥板塊總體延續2023年一季度的增長。醫藥里細分賽道今年的機會,我們簡單梳理一下。
前一陣大漲的減肥藥,今年反覆漲了很多次,特別是國外有藥企獲批上市,而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藥企的GLP-1長效藥物獲批上市的情況下。
減肥藥市場非常大,進了今年全球上半年藥品TOP10。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已經躍躍湧入資本市場。而且這兩年,司美格魯肽賣得也不錯,相繼有司美格魯肽注射液Ozempic和Wegovy,司美格魯肽口服藥Rybelsus獲批,還有前一陣的Wegovy減肥適應證也獲批,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系列產品」在5年里就賣了200億美元。前一陣諾和諾德也發布了司美格魯肽心血管結局試驗SELECT的主要結果,每周一次注射可使成年超重或肥胖症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顯著降低20%。這意味著,司美格魯肽也有很大的開發機會,說不準就是和k藥相抗衡的一款產品。、
這就給國內藥企強烈的一種暗示。恆瑞醫藥有5款GLP-1類藥物進入臨床開發階段,處於國內減重降糖賽道第一陣營。藥明康德是國內最大的多肽CDMO,TIDES 業務(主要為多肽)預計全年收入增長將超過70%。華東醫藥在減肥藥、NASH上進度靠前。
其他藥企開始找錢做項目,信達生物定增6800萬股,凈籌23.568億港元,針對的是IBI362(瑪仕度肽,一種治療糖尿病及肥胖的GLP-1R/GCGR雙靶點藥物),其6mg治療肥胖與T2DM的Ⅲ期註冊臨床正在進行,後續計劃提交NDA申請。
常山藥業有艾本那肽,和司美格魯肽同為GLP-1類藥品,主要是採取藥物親和力偶合物(DACTM)技術,將艾塞那肽進行化學修飾後,與重組人血白蛋白結合形成的GLP-1長效製劑。艾本那肽Ⅲ期臨床項目在6月27日數據揭盲,目前進展順利。
金凱生科搭上諾和諾德的快車,為司美格魯肽口服製劑小分子吸收增強劑SNAC提供中間體服務,並規劃擴大產能。
減肥藥市場很多不太有強大研發能力,沒有創新品種的藥企,如果一家沒什麼大單品的藥企要是押對市場和產品了,或許會押中的這個單品而爆賣。
上半年藥品TOP10有哪些大單品?
再來說說,今年全球上半年藥品TOP10,除了減肥藥,登頂的是Paxlovid,賣了非常多,有數據顯示等級醫院今年1季度銷售額就超過了10億元。K藥當了霸主,該藥目前已經覆蓋了將近50項適應證,2022年取得了209億美元的銷售額,日賺0.67億美元。
眾多藥企裡面,默沙東為了將K藥推上「藥王」的霸主地位,是付出最大的。從2014年獲批至今,小到黑色素瘤,大到肺癌、胃癌,上到一線治療,下到末線治療,再到輔助治療,默沙東已經為K藥打造了將近40項適應證,其中K藥還是多個大適應證的金標準。但是五年以後K藥的核心專利將在美國到期,這意味著會有一大批「狼」伺機而動。
然後還有阿哌沙班,國內被適應症耽誤的重磅品種也賣得很好。還有來那度胺,之前在我們國家也是超10億的大品種。伊布替尼,不用說,之前也是霸主,伊布替尼 2022 年開始下滑,而且現在有了競爭對手澤布替尼。
還有恩格列凈,一款降糖藥,這款產品曾經受到了集采的扼殺。去年,恩格列凈在全球的銷售額為73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由於恩格列凈的核心專利已於2020年被判全部無效,導致恩格列凈早早的進入了集采,所以2022年國內銷售額僅6億人民幣左右。目前國內企業(四川科倫、正大天晴、江蘇豪森、江蘇萬邦、江蘇奧賽康)占據恩格列凈市場的相當份額。TRIKAFTA,囊性纖維化三聯藥物,是罕見病市場的一款藥。
利伐沙班,國內利伐沙班憑藉多適應症先發優勢,一定程度上打壓了阿哌沙班。但是國際上阿哌沙班賣得好,作為利伐沙班最大競爭對手,阿哌沙班2012年一經上市就強勢掠奪利伐沙班的全球份額。
奧希替尼,2018年10月10日,三代EGFR-TKI藥物奧希替尼正式納入國家乙類醫保目錄。2020年12月28日,奧希替尼一線適應症納入醫保、二線適應症續約成功,並降價幅度達到70%。這款藥讓我們認識到重磅品種進醫保可及性提高銷售額不一定增長。
哌柏西利,有些品種在特定的企業手上,不進醫保很難放量。全球已有幾款CDK4/6抑制劑獲批上市,其中輝瑞的哌柏西利、禮來的阿貝西利以及恆瑞的達爾西利已在國內獲批。此外,諾華的利柏西利、G1/先聲藥業的曲拉西利已在國內提交上市申請。我國南京正大天晴的哌柏西利片也申報上市,成為國內第3款申報上市的哌柏西利片劑仿製藥。此前,齊魯製藥和石藥集團開發的哌柏西利片已在去年提交上市申請。
下半年哪些市場關注度最高?
總整個銷量和人們的需求來說,減肥藥、糖尿病藥、抗癌藥、自體免疫類是最大的。TOP100裡面賣的最好的要屬腫瘤藥物和罕見病藥物比如是排名第63位的他克莫司,銷售額達到了100億美元。怎麼說呢,作為一個仿製藥上市多年的老品種,現在還能在這個目錄中,證明有些特殊的適應症對應的品種,生命力還是非常強的。前一陣華東的他克莫司膠囊第一家過評,這類藥的價格未來下滑是確定的,但是能滑到哪裡卻值得關注。同類產品還有環孢素,排名第93,銷售了68億美元,現在看這類品種,可能還是有一些機會。
即便腫瘤市場仍是醫藥行業的關鍵焦點,但自身免疫和炎症、代謝相關和神經學領域湧現了較多重磅和顛覆性藥物。比如去年有接近一半TOP10藥企的大品種轉向了自免領域用藥,比如艾伯維的修美樂,強生Stelara(97.23億美元),諾華 Cosentyx(47.88億美元),以及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82.93億歐元)。因為自免類疾病患者通常生存期較長,同時用藥人群基數巨大,自身免疫及炎症藥物全球銷售額貢獻位居前列。
今年上半年自免領域藥物也是不錯。像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為48.78億歐元,同比增長36.7%(CER),該藥目前已經獲批了哮喘、特應性皮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等多項免疫領域適應證,並且賽諾菲還預計其銷售峰值在近幾年就將達到130億歐元。
還有糖尿病市場也非常大,排名第91的二甲雙胍,賣了70億美元。還有第52的阿托伐他汀鈣、排名第86的瑞舒伐他汀鈣、排名第92的氯吡格雷。這些藥雖然沒進前十,但不影響該領域的自建增長的患者群,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很難治癒,而且治療周期長,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時間長,光是二甲雙胍就已經占領了一大部分國內市場。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