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在射擊遊戲里能被年輕人們玩出什麼新花樣?

2023-11-09   游研社

原標題:金箍棒在射擊遊戲里能被年輕人們玩出什麼新花樣?

從《半衰期》里的「物理學聖劍」撬棍,到DOOM中大殺惡魔的電鋸;從OW里讓人咬牙切齒的「上勾拳」,再到PUBG里的平底鍋……

只要你玩過一些射擊遊戲,多半早已發現這麼個現象——相比各式槍械,近戰武器的適用場景雖少,在玩家間的關注度卻一點不低,一款獨特或是有梗的近戰武器,甚至能成為一款射擊遊戲的「招牌」。

飽含熱情的玩家們除了會在遊戲內熱衷於使用這些近戰武器、在遊戲外創作各類相關的梗圖,也常願意付出一些額外的花費來裝扮自己的近戰武器。

CSGO(現在是CS2了)里動輒成千上萬的刀皮價格自不必說,而最近在《無畏契約》里,幾乎人手一柄的「金箍棒」也讓近戰武器再次成為射擊遊戲的話題製造機。

妖怪的噩夢:唐僧仨徒弟都有金箍棒

1

「定海神珍」,也就是玩家俗稱的「金箍棒」,是《無畏契約》最新上架的一款近戰武器皮膚。和其他近戰武器效果一樣,「定海神珍」也僅僅只是有著獨特的外在表現,並無數值上的任何差異,但願意為其埋單的玩家依舊不在少數。

一方面是拳頭的美術水準在線,使得這根金箍棒在遊戲中有著不錯的動態效果;

但更重要的是,這柄棍子在遊戲中堪稱「整活神器」。

用彈痕在牆上塗鴉是射擊遊戲玩家的傳統藝能之一,《無畏契約》的玩家則更進一步——遊戲里每款刀皮儘管在戰鬥中有著統一的打擊效果,但揮舞軌跡各有不同,在牆面上留下的刀痕各有差異。

於是「能否在牆上迅速寫出指定的漢字」,就成了《無畏契約》玩家評判一款刀皮價值的標準之一。

而這根金箍棒不僅能方便地在牆上寫出橫豎撇捺,還是目前少數能打出「點」的刀皮,自然成了整活界新一代的「速通神器」。

來自B站DawnF_《【無畏契約】金箍棒「主人」絲滑速通教學》

此外,不同於匕首類的武器皮膚的檢視動作大多是單手耍花活,作為新模型的金箍棒,其檢視動作也更誇張,可以不斷地左右交替耍棍,在戰鬥中甚至能讓玩家產生「棍花擋子彈」的錯覺,也給對手帶去壓迫感。

「俺老孫來也」

這麼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當玩家們聽到《無畏契約》的新版本「蓋世英雄」宣傳CG中響起《一生所愛》(《大話西遊》的那首知名配樂)時,不但沒覺得任何違和,還借著「大話梗」來向人安利。

2

近戰武器不是射擊遊戲中的主角,但在玩家們的心目中,它始終有著自己的位置。

和大多射擊遊戲一樣,在《無畏契約》里,手持不同武器會影響人物的移動速度,而匕首作為重量最輕的物品之一,同時還具備基礎的攻擊與防禦性能,自然是回防馳援或者提速進攻時的跑圖神器。

還有像是在蹲點時不斷在槍和刀之間切換來保持APM,或是戰鬥中通過檢視和切換武器來取消後搖或是回正準星……這些說辭看起來像是玩家們為自己的「切刀癌」找的藉口,但不可否認其就和按空格跳著走路一樣,是射擊遊戲玩家間的普遍習慣,也多少會影響玩家的發揮。

尤其《無畏契約》玩家的「切刀癌」症狀相較其他同類型遊戲玩家往往還更嚴重一些。

一大原因就是《無畏契約》中近戰武器的設計較為大膽,造型和特效時常脫離傳統的近戰武器,從扇子到拳刃不一而同;

你甚至能在拳刃上玩掌機音游

再加上許多武器還有獨特的檢視和切換動作,搭配一些槍皮,便能在視覺效果上形成「絲滑小連招」。

來自B站UP 主XBlazeHua《邊陲配憐憫,不轉不會射》

不少玩家深信合適的皮膚搭配能夠提升射擊的準度和效率,執意尋找著和自己相性契合的搭配,在遊戲中也不斷進行著「磨合」。

而但凡給他們一個舞台,他們就一定會讓手裡的神兵利器們得到表現機會。

拿上來自《英雄聯盟》的破敗王者之刃,一些玩家就仿佛自己也化身為破敗王,砍得對手在語音里直呼:「A/B點一個破敗王,我沒開玩笑」,這句話一度成為《無畏契約》玩家間的二創熱梗。

來自B占UP主無言silenceee《B點一個老佛爺我沒開玩笑》

當然,也有佛系玩家沒那麼在意實戰里的切槍手感是否絲滑,符合自己審美的獨特造型才是他們的心頭好。例如22VCT冠軍蝴蝶刀,儘管玩家們自編的實用度榜單上排名不高,但擁躉絕對不少。許多玩家入手後,即便只是開個自定義地圖慢慢欣賞把玩這柄武器,也能覺得心曠神怡。

22VCT冠軍蝴蝶刀

遊戲中的角色捷風大招技能是召喚多稟辛辛苦苦攢了點數開啟大招才能用上的「苦無」,自己沒事就可以掏出來耍耍,雖說沒有捷風「正版」的投擲殺敵能力,但畢竟也是實打實地把它拿在了自己手裡,這何嘗不是一種NTR……

把捷風的「苦無」拿在手裡

至於「最好的畢業皮永遠是下一套」,那就是後話了。畢竟新創意總是層出不窮的,誰也不知道哪天就會有像金箍棒這樣單拎出來,不與任何槍皮搭配,僅憑自己的外觀和檢視動作就被評定為T0級的刀皮「神作」。

要知道,國服上線之際推出的「離火刃」,也一度是火到沒邊的,如今金箍棒一出,自然也就成了「牛夫人」。

《無畏契約》中的離火刃

各種因素加成之下,《無畏契約》中的刀皮很早就脫離了一般裝飾品的範疇,在玩家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亞文化載體,成為各種「梗」的發源地。

像是「個人近戰武器」這款刀皮幾乎僅憑這個名稱,就在「玩家聖經「的催化下成了定型文的主角,也是《無畏契約》玩家在人群中辨識彼此的暗號。

多語言版個人近戰單位聖經

而動態特效獨此一份的「憐憫之刃」,不僅在國服還未上線時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聖經」,以其為原型的模型玩具也成了電商平台上的熱銷商品。

從五花八門的各種刀,再到棍、扇、拳、錘,各種「花里胡哨」的近戰武器成了《無畏契約》玩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

大概沒有什麼比下面這張流傳已久的二創梗圖更能說明近戰刀皮對於《無畏契約》玩家們的意義——玩家們用遊戲里的各種近戰武器拼成了一輛自行車,其中的零件也仍舊在不斷更新換代。

還要什麼自行車.jpg

相對於全球數以千萬計的玩家基數來說,熱衷於這部分亞文化的《無畏契約》玩家未必能代表大多數,但他們堪稱狂熱的創作力和分享欲,搭建成了一台「熱梗製造機」,推動著刀皮相關的話題成了玩家社群里最活躍的一部分。

這種活力也向外輻射,持續吸引了更多年輕玩家加入其中。

3

《無畏契約》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正是我們今天想聊的話題。

要在競技射擊遊戲中設計一款受人喜愛的武器皮膚,無論刀皮還是槍皮,最大的困難無疑是怎樣面對玩家的「眾口難調」。但由於近戰武器在實戰里真正需要承擔殺敵制勝作用的機會極少,因此反而讓造型和動作設計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而《無畏契約》在刀皮設計上的不遺餘力,也完全是其整體風格的一種延續。

稍稍了解過《無畏契約》的玩家,哪怕是沒玩過遊戲、只稍微看過些相關視頻、文章的人,多半都會有一種感覺——《無畏契約》的方方面面都有著一種辨識度很高的風格。

簡單來形容這種風格的話就是,充分滿足了年輕人追求酷炫、釋放激情的需求。

比如《無畏契約》的原創主題音樂,幾乎一水的快節奏潮流電音,編曲雖然功力深厚,但決不故作高深,歌曲高潮部分一定朗朗上口,讓英語四級都夠嗆的朋友也能跟著哼唱幾句。

2023VCT冠軍賽主題曲里這句「Tickin'away」洗腦程度堪稱一絕

而《無畏契約》從角色形象到各種宣傳物料的美術設計,也是那種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奔著Z世代人群去的的風格——以低多邊形風格為主導,融入一定的美漫風格,再注入適量的近未來科幻要素,並且在配色上更為大膽一些,飽和度與對比度拉高一點,也就形成了玩家未必能說得清楚,但卻絕對有感覺的《無畏契約》式風格。

回到最初的近戰武器的設計話題上來,也是同理。

《無畏契約》的刀皮外觀、動作,無一不是為了「耍帥」這一終極目的服務的——不論是在隊友全部陣亡時拿下對局,在大夥的注視下掏出蝴蝶刀耍上一輪;還是甩著棍花從天而降,一棒子錘倒毫無招架之力的對手,都是射擊遊戲玩家們始終在追求的高光時刻。

出自B站UP主3沙《吃俺老孫一棒!》

擁有這樣的刀皮,也是玩家們願意去投資和裝扮近戰武器的理由——畢竟有著這麼炫酷的動效,很少有玩家能按捺住只在直播里看別人耍帥,而不自己上手試試。

就像CG中「猴哥」也忍不住帶上金箍一樣

結語

自從《無畏契約》國服上線以來,國內社交網絡上關於「瓦」的二創內容就明顯增添了不少,像是上文中提到的「武器書法」「皮膚聖經」,都是國內《無畏契約》玩家群體形成的原生梗。

過去幾年的全球運營,讓《無畏契約》也早已經摸清了玩家社群的偏好,許多時候幾乎是把二創梗送到玩家們面前,供玩家發揮。這使得《無畏契約》無論是造梗、接梗還是玩梗能力,在FPS圈都漸漸有了獨一檔的趨勢。

角色是11.1出的,玩梗視頻也是……

無論在遊戲內外,《無畏契約》都提供了更多嘗試新鮮事物的機會。從射擊遊戲的歷史來講,《無畏契約》和他的玩家們都還很年輕。而年輕的標誌,或許正是抑制不住的衝動,以及旺盛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