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個姑娘在洗澡。
怪事頻頻發生。
先是停水,空中突然伸出一隻手,拽住她的長髮。
接著是停電,鏡中的「自己」舉著吹風機,詭異地笑。
隨後,她不能自控地拿著吹風機,並提高溫度,一點點吹向自己的眼睛。
更可怕的是。
她的肢體被一種恐怖的外力所驅使,直至扭曲、變形……
以上場景,來自最新上線的國產恐怖片。
影片氛圍鋪陳到位。
更讓人感到驚喜的是,早已被罵慘了的「幻覺梗」,它給出了不一樣的玩法,既保證嚇人,還提供了富有深意的內涵。
《回魂之夜》是一部網大。
最開始看到片名,派爺要承認小巧了它。
是不是要抄星爺主演的《回魂夜》?
看完全片,派爺驚喜發現:
它還真的是一部非常用心的文藝范兒恐怖片。
從形式上看,《回魂之夜》跟《回魂夜》關係不大,倒更像陳可辛牽頭,聯合泰國、韓國、日本的恐怖片大拿拍的《三更》系列。
影片由三個恐怖短片構成。
第一回: 《迷魂湯》。
男主發現樓上漏水,氣沖衝上樓,原本想質問一番。
恰好碰上女住戶 童艷出浴走來。
男主定睛一看, 氣立即消了,慾火上來了。
他非常熱心地留下幫助童艷修理空調,還不忘從門縫中一窺春色。
童艷為表謝意,滿滿盛了一碗土茯苓燉老龜湯。
男主匆匆回了老婆信息,摘下戒指,愜意品嘗。
後來,男主總以加班為由,上樓。
童艷的空調老是壞,而他很愛修。
一來二去,食物也在愈加豐盛,從魚頭湯到河豚。
而老婆準備的飯菜就素得多。
這當然是隱喻,男主在不斷墮落,體驗著如同噬毒般的刺激與快感。
而毒,都會反噬。
他恍惚發現,女人竟有了鬼的模樣。
女人的孕肚也開始變異,她以迅疾的速度產下了一個怪物。
第二回 《牽魂線》的故事,同樣綁定了現實議題。
女孩夢雨跟媽媽相依為命,她因轉學來到新的城市, 卻在校園中頻頻遭到同學們的霸凌。
夢雨身體條件好,也有跳舞天賦。
同學們開始搞惡作劇,剪碎她的衣服,往她書包里放死老鼠。
真以為自己是白天鵝了?
夢雨家境貧困,跳舞是她唯一的夢想,也是唯一可以擺脫苦難現實的途徑。
她唯一的朋友,是剛搬到新家時發現的被遺棄的木偶。
夢雨在縫補衣服時,將針頭插向了照片中欺凌自己的同學。
而她操縱的木偶展現出了非常可怕的邪惡之力。
曾欺負過她的,跟她搶奪舞蹈表演名額的同學,都像提線木偶般被操控,一一受到懲罰。
有人將手伸進了榨汁機。
有人肢體扭曲,喪失表演能力。
第三回名為 《回魂夜》。
具體內容後面再說。
影片中的這三個短片, 都以「魂」命名,頗有都市奇譚的陰森感覺,同時也融合了諸多社會議題,比如出軌、校園霸凌等。
內容經得起細看。
而派爺之所以說它具有 文藝范兒,除了恐怖故事帶有的人文表達,也因為,影片有著比較不俗的影像質感和驚悚氛圍。
作為一部恐怖片,《回魂之夜》比較不同之處是 它的影像很有雕琢感,恐怖氛圍到位,而且還在呈現人物的內心波動。
比如在《迷魂湯》里。
影片以構圖來呈現男人在面對慾望時的困惑。
而為了呈現男主被慾望囚禁的心理狀態,影片設置了 兩處轉場鏡頭。
一處是,童艷洗澡後頭髮上濕漉漉的水,好像滴在了他的湯碗中。
另一處是,男主跟童艷正享受著魚水之歡,恍然間,他看到了自己的結婚照。
老婆幾番叫喊,他才回過神來。
到了這裡,男主已經在兩個女人、兩種時空之間完全錯亂了。
在《牽魂線》中。
燈光處理非常出彩。
比如校園霸凌的戲份,原本學生們處在日光之下。
影片通過俯拍與仰拍、光線的亮與暗,來強化實施暴力的學生的猙獰邪惡。
夢雨用針扎向照片中的同學,被她牽引的木偶承接了這份「詛咒」,開始攻擊同學。
在此之前, 影片就通過光影的變化,來鋪陳氛圍。
同樣,這樣的手法,也增添了影片中那些離奇死法的恐怖感。
光影使用得當,也可以提升演員表演的感染力。
片中有一個心地還算善良的女生,她對兩位同學陸續出意外的情況提出質疑,夢雨的回眸,似笑非笑,壓迫感極強。
除了演員的演技, 那半明半暗的打光,也起到了很大的加持作用。
片中還有一處鏡頭設計。
當善良女生向夢雨表示一同演好白天鵝的心愿時,主創給了一個突然歪脖子的動作。
驚嚇效果很足。
而更細思極恐的是表意, 夢雨以邪念操縱木偶殺人,而到了最後,她已經被邪念吞噬,成了提線木偶。
再比如,影片還使用了很多俯拍鏡頭,有著很強的 審判意味。
我們可以發現。
用心的鏡頭語言,不僅可以提升影片的恐怖感,還能進一步呈現人物的幽微心理。
派爺以為,《回魂之夜》最值得肯定的還是創意。
國產恐怖片最遭人詬病的是什麼?
一般的片子,粗製濫造,利用軟色情博人眼球;稍微好一些的片子,能將恐怖氛圍營造好,但故事結尾往往泄氣,不是神經錯亂,就是夢魘幻覺。
而《回魂之夜》的故事,也可以歸結為人在瀕危時的走馬燈現象,本質上也是幻覺梗。
但它的處理非常討巧。
故事開頭,男主在挖土,像要埋什麼東西。
緊接著,一個有陰陽眼的保安厲聲訓斥:「第一天上班就遲到!」
保安將男主帶到大廈,講起了第一回《迷魂湯》里的童艷的艷情故事。
她每日用各種菜式留住男人,在懷孕時才知道男人已經結婚,於是含恨上吊自殺。
那第二回《牽魂線》的故事,和男主有何關係?
來看第三回 《回魂夜》。
幾處重要信息。
跟男主長相一樣的男人跟老婆通話,他們的對話中提及, 女兒小雨遭到校園霸凌,而帶頭的人正是男人領導的女兒。
這個男人,在女兒生日之際,還不忘去探望情人。
而這個情節,其實又回扣了第一回《迷魂湯》。
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
再比如,故事中提到, 心生邪念的人會看到詭異的白色人形。
三個故事均有相應的鏡頭。
實際上,第三回是個總結篇,它呈現出了三個恐怖短片之間各種草蛇灰線的呼應,並形成了一個敘事整體。
看到最後,你會忍不住回想,當情節勾連起來後,便會形成觀影的愉悅感。
這樣的結構,無疑能夠消解掉幻覺梗所帶來的失落之情。
如果你有比較豐富的懸疑片閱片量,或許早已猜到那個陰陽眼保安的身份和遭遇了。
而在《回魂之夜》中,幻覺梗也並非全無用處。
它「保住」了前兩個鬼故事,並通過情節與人物的命運,完成了對社會現象的批判。
《迷魂湯》講的是婚外情對人的反噬。
《牽魂線》則以想像式的恐怖故事,對施暴者給予了懲罰,同時也對以暴制暴的行為提出了反思,具有強烈的警示意味。
我們都知道。
做國產恐怖片有諸多限制,而有才華之人,一定能找到突破的策略。
派爺還想到前不久在院線上映的《了不起的夜晚》。
導演馬凱也是通過信息的不斷釋放讓觀眾反覆出入情境,製造驚悚效果、鋪陳喜劇笑料,並以層層的反轉,完成了對「國產片沒有鬼」這一定律的解構和打破。
這樣的作品出現,是個信號。
它能讓我們相信。
國產恐怖片,會有突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