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霞帔,十里紅妝,中式嫁衣的莊重感和藝術性無可比擬。作為服裝設計師的李吶醉心於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上又有著獨到的追求,因為對服裝設計的熱愛以及期待擁有更自由的創作空間,她創辦了繭跡中式禮服品牌,憑藉設計上對中式服飾的傳統進行改良和創新,將多種概念與中式設計碰撞與糅合,讓中式禮服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李吶
繭跡原創禮服定製創始人兼藝術總監
中華文化重禮儀,而禮儀與服裝息息相關,在歷史上,有了服裝,才開始有了禮儀。在以往的婚禮傳統中,女孩會用非常久的時間親手縫製或由母親為自己趕製嫁衣,禮服本身對婚禮或者新人們來說,既是愛情的見證,更是人生身份轉變的重要象徵。
李吶就是在這些傳統文化中汲取著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通過自己設計師獨特的視角將其轉換加工成更加符合當代審美的禮服,她覺得在某些層面上,自己更像一個傳承者,承精髓、傳古韻。
品牌成立至今已有15年左右的時間,李吶一步步看著中式文化從一個小小的火苗,發展成如今燎原之勢,受時代因素影響,隨著文化認知、市場需求以及受眾群體的改變,文化融合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但是對她而言算不上什麼瓶頸,如何去克服困難,是每個設計師必經的摸索階段。
就像中西文化融合的最初,很多人無法接受傳統純粹的中式,因為大家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並不像如今這麼深入人心,所以在李吶最初的設計上,東方風格的體現僅在一些中式元素上的運用,是一種西式多過中式的融合。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傳統文化與東方美學的魅力,於是她逐漸將禮服中的東方味道放大,投入到更純粹的中式風格的設計領域,在她看來,在一定程度上,設計師與市場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
如今婚禮的最大受眾群體已經演變為90後甚至00後,這一代年輕人對於國風文化的熱愛更甚父輩,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度和認知度都極高,同時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個性化喜好。
近兩年,李吶遇到對不同朝代有定向需求的客人越來越多,現在的年輕人對某一朝代文化不僅只是喜愛,同時更會真正地認真去鑽研,所以在細節之處,新人不再像從前一樣做甩手掌柜,而是帶著一定的專業視角親自嚴格要求和把控,這也反向倒逼促使作為設計師的自己去更加深入地學習。
除了對國風文化的追求外,李吶還感覺到現在年輕人比以往的客戶更加「自我」一些。這種「自我」是指他們充滿個性,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對於以往的客戶可能需要很多的前期引導,但現在年輕人因網絡資訊的發達,不再完全受限於父母家人的約束,不再拘泥於複製粘貼的形制與儀式,自我認知更加深刻,更加追逐個性的先鋒審美,同時會更加注重體驗感和獨家定製的驚喜感。
客戶們早已不再只關注設計,婚慶禮服行業進入了要拼360度環形服務質量的時代,每一個要素都至關重要。從進店開始的介紹、體驗,再到設計能力的展示,一層一層累計疊加,才能積累客戶對公司與品牌的信任度。
中式禮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李吶已經做好了準備。
Q
&
A
對於婚尚事業有什麼感悟?
婚尚行業是個伴隨幸福感的行業,帶著每一對新人給予的信任感,也承載了更多使命。作為中式傳統領域的設計師,創新與傳承都是需要考慮的。
當時是什麼原因促使您走上禮服設計的道路呢?
從設計師內心出發,肯定是因為興趣,禮服區別於日常服裝,給予了我更多創作發揮的空間;而從品牌商業上考慮,它不會像其他服裝品類競爭那麼激烈;對於當時初出茅廬的我來說,算是一個既有趣、又有利的品類。
對未來幾年內的禮服趨勢做一個預測
我目前感知到的婚禮市場基本上是90、95後當道,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度和認知度會比以往有更大的喜好趨向,出現一個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部分人可能會非常沉迷於純粹的中式,比如有些年輕人很喜歡漢朝的文化,可能就希望擁有一場漢制的婚禮,或者是某一個特定朝代回歸式的傳統婚禮;另一部分年輕人會傾向時髦的,希望契合當代潮流趨勢去重新加工和設計中式禮服,結合很多現代的面料、現代的工藝手法。
在和客戶溝通時,有哪些是現在的z世代年輕人最關心的方面?
最關心的應該還是「自我喜歡」,只要是他們喜歡的,接受度就非常高。除此之外,禮服的設計意義、形式、價格和服務肯定都是常規必備因素。尤其這兩年的大環境,價格還是挺重要的,所以我們也會盡力在客戶預算範圍達到最好的效果。
婚禮小tips
01
禮服挑選要注意哪些方面
純中式婚禮從傳統文化角度上來說,其實有非常多的小細節,在這裡沒辦法一下子介紹清楚,就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像中式婚嫁禮服上面加拉鏈這種操作,都是非常可笑的,它既然用拉鏈代替了盤扣工藝的話,一定是會有一些投機取巧的東西。因為傳統文化中,它有一個「傳」字,傳的是什麼?傳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這些瑰寶工藝。
我們現在說的傳承,指承上啟下,是可以有一些變化,但不能僭越;像包括滾邊、繡花精細度這些細節都值得考究,會有一些分辨好壞的方式的;再就是不要穿錯、比如說身份不要穿錯,顏色不要穿錯,基礎的制式不要穿錯等等就好。
02
要如何與策劃師進行最有效率的溝通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清晰地傳達給策劃師就好。
03
婚禮要準備幾套禮服
這個據我所知是沒有上限的,我有見過最多準備12套禮服的新人,具體要怎麼換,肯定是有他們自己計劃安排的。就常規婚禮來說,我覺得最少還是要有三套禮服:第一套是出門、第二套是主儀式、第三套是敬酒,這也是最基礎最常見的三套。如果婚禮上有特別的環節安排與需求,例如迎客、送客或者after party之類的,都可以匹配增添相應的禮服。
04
中式禮服怎麼穿
「中式禮服」四個字裡面其實最重要的是「禮」這個字,因為所有中國傳統的服裝根源就在這裡。不要穿錯;穿,就要穿對!這個穿對,怎麼穿?從中式傳統文化上來說,它其實是一個很深的概念。
所謂的不穿錯,我之前有提到過:身份不要錯,什麼身份、角色就穿什麼衣服;顏色不要錯,新娘的話我們過往普遍意識是穿紅色,但其實兼顧歷史傳統和現代年輕人個性喜好,紅色並不是唯一選擇項,像黑色、藍色其實也都是可以的,同時安全顏色使用時也要注意,比如紅色跟白色不要相間;制式不要錯,類似左襟右襟這種基礎問題,因為在傳統文化中門襟講究的是生死問題,右襟生人穿、左襟逝者穿,所以千萬不要搞錯了!很多西方設計師他不太了解中國文化的時候,做的很多中式服裝都是做的左襟,因為在西方,門襟沒有生死之分,他們是男女之分,正好向左是表示女生。
另外,可能會有些年輕人好奇朝代有沒有穿錯之說。如果在以前,我會建議不要穿插朝代;但是在當下這個融合的時代,包容性還是比較強的,想幾個朝代的元素穿插也未嘗不可,每個時代都有一定的審美與追求變化,也是非常正常的。
05
怎樣挑選禮服能省錢又省事
還是看個人需求,如果預算不高的話,其實可以考慮租賃或者是選擇一款非常經典的服飾,可能並沒有特別多的裝飾,但也能感覺到它的用心。因為不論從東方美學或是西方美學,做減法也是一種很高級的設計手法和穿著理念,所以有時一場高級的婚禮,不一定非得是堆砌而來,適當的做一些減法,反而更能體現出很好的品味。
(文章刊登於《時尚新娘》2021冬季刊)
更多牛掰必看文章請戳
聶遠&秦子越|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相愛
鄒市明&冉瑩穎 | 幸福十年 感恩有你
王彥霖&艾佳妮|刻在心裡的名字
點了在看你也是最美的小仙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86c9e1416b6b22c95cf894b54f563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