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人只有四位。
分別是成龍、黑澤明、薩蒂亞吉特·雷伊、宮崎駿,而宮崎駿是其中唯一一個動畫導演。
宮崎駿之所以能夠躋身大師行列,因為他的作品不僅質量奇高,還充滿了人文思想和普世價值觀。
今天,宮崎駿的經典動畫《天空之城》重映,特此來盤點一下宮崎駿的那些高分動畫片,哪部可以代表你的童年?
《天空之城》,評分9.2
《天空之城》的故事是由爭奪飛行石引起,帶出主人公希達和巴魯,他們與海盜朵拉一家一起前往拉普達,跟軍隊和穆斯卡展開了一場爭奪之戰。
最終希達和巴魯一起念動毀滅咒語,拉普達隨之開始塌落,直至剩下原始的一棵樹,飛向了宇宙之間,表達了宮崎駿對於美好友情、愛情的歌頌,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呼籲。
這個冒險類的故事本身並不具有很大的亮點,就是平常的古典敘事。
而《天空之城》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久石讓的配樂,宮崎駿的手工畫,以及打造的神秘的天空之城。
這些充滿想像力的創意讓《天空之城》久負盛名,即使過了37年依舊擁有無窮魅力,1986年奧斯卡沒有最佳動畫長片獎是奧斯卡的遺憾。
《千與千尋》,評分9.4
如果一生中只能看一部電影,那麼它必然是《千與千尋》,因為《千與千尋》就是貫穿人一生的編年史。
它涵蓋了我們的幼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每個階段該有的經歷,都能在電影中找到,且涵蓋警世、社會、人類、經濟的隱喻。
最後千尋與小白龍分別,讓她不要回頭望,因為當我們想要回頭看看走過的過往,卻被叫做遺忘的東西扯住了衣角。
錢婆婆送給千尋的頭繩便是遺忘,它在千尋想要回頭的時候閃閃發光並制止了她,而所有回頭的人都變成了雕像。
錢婆婆教會千尋的以及告訴我們的都是,和自己熟悉的一切告別,來時赤條條,回時依舊赤條條,一味地想起只會更痛苦。
能帶走只是一副軀體,帶不走才是回憶和懷念,直至所有人都記不起你才是真正的告別,所以最好的離開不是留下萬貫家財而是忘記所有。
幼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能在一部動畫里全部體現適應每一個年齡段且不含有強硬說教。
這樣的動畫值得多次觀看,正是因為宮崎駿動畫里的這些包容性我們才會感慨他們的動畫是面向全齡的,從而譴責我國動畫的不思進取。
《龍貓》,評分9.2
《龍貓》的劇情情節特別簡單,但片中可愛的龍貓,夏天的味道,以及治癒的主題都叫人愛不釋手。
宮崎駿肯定是個內心柔軟的天才,能給這個殘酷的世界這麼多溫暖,這也是日本動畫的厲害之處,平淡但有趣。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個龍貓,童年就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那些愛與希望,在無憂無慮的年紀才會不摻雜任何條件。
《哈爾的移動城堡》,評分9.1
宮崎駿曾說過,他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哈爾的移動城堡》。
「這是我嘗試為老年人創作的一部動畫片」,這話不如說成是,「這是我為我自己——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創作的一部動畫片。」
一部給自己的動畫,同樣也令許多人著迷,《哈爾的移動城堡》究竟有何魅力?
片中的畫面細膩,配樂優美,在反戰的主題之下,詮釋了人類應該追求愛與和平的希望,以平視的姿態看待世界。
再加動畫中又有孩童般的寓言,夢幻般的風光,誘人的美食等,這些元素都讓《哈爾的移動城堡》在全球大賣,拿下2.37億美元票房。
《幽靈公主》,評分8.9
《幽靈公主》上映後,在日本拿下了193億日元票房,是日本當時票房最高的電影,宮崎駿也藉此宣布封筆。
可好景不長,之後的時間裡,雖然《幽靈公主》好評如潮,但宮崎駿也失去了很多,讓他身心俱疲。
好友近藤喜文英年早逝,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我的鄰居山田君》票房慘敗,《鐵達尼號》的票房超過了《幽靈公主》,激發了宮崎駿的鬥志,再度復出。
《幽靈公主》在音樂上也是集大成之作。
原聲大碟是久石讓在交響樂上創作最為成功的一部,也是他走向世界級電影配樂大師的關鍵一部。
宮崎駿和久石讓屬於互相成就,儘管現在的他們都年事已高,但留下的諸如《幽靈公主》這樣的經典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崖上的波妞》,評分8.6
《崖上的波妞》的故事靈感來源於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
再看這部動畫,與迪士尼最新的《小美人魚》結合起來一對比,怪不得《小美人魚》在東亞被吐槽、嫌棄,因為大家都吃過好的又怎麼會容忍腐爛的食品。
雖然《崖上的波妞》不如《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那樣發人深省,但是簡單童話的感覺絕對是浮生安慰,讓人有里到外感受到活著的力量。
《魔女宅急便》,評分8.7
《魔女宅急便》是一部關於成長、青春、獨立的電影,清新可人的畫風映入眼帘,足以讓人忘記一身的倦怠。
其實成長這個題材已經老掉牙了,結尾琪琪營救蜻蜓的那一段情節也相當俗套,但是用宮崎峻的風格娓娓道來,卻讓人格外的安靜和耐心,一切似乎都順理成章。
當然,宮崎駿除了以上動畫電影之外,還有8.9分的《風之谷》,8.2分的《起風了》,8.6分的《紅豬》等。
我們是多麼的幸運才可以遇見宮崎駿帶給我們這個世界未曾被發現的美,又是上輩子拯救了多少個銀河系才能夠在有有生之年等到吉卜力動畫主題公園的開放。
就像《千與千尋》里說那樣:「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