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僅大年初四,中國足球便「迫不及待」地再鬧醜聞,武漢長江(原武漢卓爾)官宣解散。在「插管治療」僅幾天後,武漢長江最終還是沒能擺脫解散的命運。由於在春節期間再次給球迷添堵,武漢長江解散在官宣後僅1小時便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的位置。這足以看出,外界對此有多憤怒。
眾所周知,武漢長江在2018年在時任主帥李鐵的帶領下正式沖超。2019年,武漢長江一度取得中超第6名的好成績。但隨著李鐵的離開,武漢長江隨即陷入保級的泥潭。本賽季,長江再次暴露欠薪的醜聞。最終,長江在拼搏一個賽季後依然無力保級,以中超第16名的成績降級。
從中超降級後,武漢長江的投資人卓爾集團已經無心繼續投資球隊,所以早在年前便已決定解散。之所以被推遲到了年後才宣布,主要是受到了政府方面的干涉,因為後者不允許他們在那個時間節解散。但他們對於離去早已下定決心,所以不惜在大年初四給球迷添堵,也要終結一切、官宣解散。這樣的話,武漢長江便成為繼天海、蘇寧、重慶後又一家宣布解散的職業俱樂部。
那麼問題來了,短短几年時間,作為(前)中國頂級聯賽球隊之一的武漢長江,為什麼對於退出會如此決絕呢?對此,記者、媒體人袁甲透露了背後3個深層次的原因: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足協的中性名政策。袁甲表示,中國的職業俱樂部不具備自身造血能力,更多靠投資人的外部輸血。而投資人投資足球主要就是為了品牌效應。但中性名推出後,投資人連最起碼的訴求都得不到滿足,為什麼還要繼續投資?
其二、卓爾被李鐵傷透了心。據悉,長江隊目前隊內有很多球員都是在先和李鐵經紀公司簽約後才加入球隊的。也就是說,李鐵經紀公司從中獲得了大量的佣金或回扣,這讓卓爾付出了遠超球員自身實力的薪水。卓爾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主教練背後「捅刀子」,哪能不傷心?
其三、卓爾對足協絕望了。由於離開長江後、卓爾拒付其薪水,所以李鐵找卓爾討薪。按理說,這是李鐵和卓爾之間的事,但足協卻為了李鐵出面調停。這讓卓爾非常憤怒。對於足協這種幫親不幫理的做法,卓爾顯然也傷透了心。不難看出,武漢長江最終解散,足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可以說,他們才是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而非李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