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創觀察 |美國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2023)摘要及前言

2023-07-25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全球科創觀察 |美國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2023)摘要及前言

全球科創觀察

「全球科創觀察」定位及時、專業、特色、深度的科技創新智庫產品,聚焦全球科技創新領域,覆蓋科技前沿賽道,精選來自清華五道口、全球700+知名智庫和海外科技媒體的研究成果與資訊,把握全球科技創新領域政策脈搏,洞察科技企業生態變化,捕捉全球科技創新投資風向,提供行業前瞻動態與價值資訊。

美國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2023)

摘要

人工智慧(AI)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技術之一。為了抓住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必須預先積極管理潛在風險。聯邦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包括通過對研發進行明智投資,促進負責任創新,以應對各部門無法自行解決的挑戰。例如開展相關研發,利用人工智慧來解決大型社會挑戰,以及開發新方法來降低人工智慧風險。聯邦政府必須將民眾放在中心位置,投資於負責任研發,為公共利益服務,保護民眾的權利和安全。《美國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的這一更新為推動實現這些目標指明了道路。

該計劃定義了人工智慧領域的主要研究挑戰,以協調和集中聯邦研發投資。它將確保美國在開發和使用可信人工智慧系統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幫助美國所有領域勞動力與人工智慧系統整合做好準備,並協調所有聯邦機構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活動。

繼2016年和2019年發布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後,該計劃重申了八項戰略,並增加了第九項戰略,強調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開展有原則和協調的國際合作:

戰略1:對基礎性、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研究進行長期投資。優先投資於下一代人工智慧,以推動負責任的創新,為公共利益服務,並使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包括推進感知、表征、學習和推理等基礎人工智慧能力,努力使人工智慧更易使用、更可靠,並評估和管理與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的風險。

戰略2:開發有效的人類—人工智慧協作方法。深入研究如何創建有效補充和增強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開放的研究領域包括成功的人類—人工智慧團隊的屬性和要求;人工智慧團隊應用效率、有效性和性能的衡量方法;以及如何降低人類濫用人工智慧應用導致有害結果的風險。

戰略3:探討並解決人工智慧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等議題。採取相關措施管理和減輕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法律和社會風險,確保人工智慧系統反映美國價值觀並促進公平。這包括開展跨學科研究,通過制定技術流程和技術路線設計,保護和支持價值觀,推進人工智慧可解釋性和隱私保護工作。努力制定可驗證衡量的問責制,以及公平性、隱私和偏見的標準和框架同樣至關重要。

戰略4:確保人工智慧系統安全性。深入理解如何設計值得信賴、可靠、可依賴和安全的人工智慧系統,包括如何提高測試、驗證和核實人工智慧系統的功能和準確性的能力,以及怎樣保護人工智慧系統免受網絡安全攻擊和數據漏洞的影響。

戰略5:開發用於人工智慧訓練和測試的共享公共數據集和環境。開發並啟用高質量的數據集和環境,提供測試和培訓資源。允許更廣泛、更多樣化的群體利用高質量數據和工具進行人工智慧研究,可有效提升研究的創新性和公平性。

戰略6:制定標準衡量和評估人工智慧系統。根據美國政府發布的《人工智慧權利法案藍圖》和《人工智慧風險管理框架》,為人工智慧開發廣泛的評估技術,包括技術標準和基準。

戰略7:更好地了解國家人工智慧研發的人才需求。為研發人員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從戰略角度出發培養美國人工智慧人才。通過研發提升對人工智慧以及相關工作的局限性和可能性的認知,提升與人工智慧系統有效交互所需的教育知識和熟練程度。

戰略8:加強公私夥伴關係,加速人工智慧進步。與學術界、工業界、國際合作夥伴和其他非聯邦實體合作,促進對負責任人工智慧研發持續投資,並提升先進成果轉化能力。

戰略9:建立有原則和可協調的人工智慧研究國際合作方式。優先開展人工智慧研發方面的國際合作,以應對環境可持續性、醫療保健和製造業等全球挑戰。戰略性國際夥伴關係有助於推動負責任人工智慧的研發,以及制定和實施人工智慧國際準則和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前言

聯邦政府在確保人工智慧等技術得到負責任地開發、服務美國人民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幾十年來,聯邦政府投資促進了人工智慧領域的許多關鍵發現,這些發現為當今的工業和社會提供了動力,而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也使得人工智慧在不斷發展。聯邦政府對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投資推動了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氣候、農業、能源、公共衛生和醫療保健等各個領域取得突破。聯邦政府在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研發的戰略性投資將推動各方利用一種全面的方式來應對人工智慧相關的機遇與風險,為維護公共利益提供支持。

數據生成、收集、處理和存儲等方面的進步使人工智慧創新成為可能,讓這項技術在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直接或間接地觸及了日常活動的各個方面。除了智慧型手機和個人電腦上的相關應用,人工智慧應用還簡化了物流,加速了科學發現,使設計和製造更加高效,並協助檢測金融欺詐。然而,實現人工智慧的潛在社會和經濟效益,並使其與美國的價值觀相一致,需要根據科學誠信原則進行大量的研究投資。

2022年2月,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發布了一份信息徵詢書,要求所有相關方對該計劃的制定提供意見。最終,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收到了來自研究人員、科研機構、專業學會、民間社會組織和個人共提交的60多份答覆。

上述信息徵詢書答覆重申了2016年和2019年戰略計劃中最初概述的分析、組織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信息徵詢書答覆都涉及人工智慧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戰略3)或人工智慧系統的安全保障(戰略4)等挑戰。這些答覆強調了學術界、工業界和公眾對開發和部署安全、透明、提升公平性和不侵犯隱私的人工智慧系統的高度重視。各界對信息徵詢書的答覆還強調了支持人工智慧研發的重要性,這些研發活動能夠幫助應對當今美國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挑戰和機遇,包括推進個性化醫療;提高網絡安全;解決不平等問題;提升製造業、運輸業和其他重要經濟部門的效率;確保環境可持續性;以及推動科學發現和創新,為下一代的技術突破提供動力。

拜登——哈里斯政府致力於推動構建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系統,使其符合道德、可信和安全要求,服務公眾利益。作為擴大聯邦資助研發計劃的一部分,2023財政年度(FY)總統預算要求提出對人工智慧研發進行大規模定向投資,以推進關鍵技術進步和解決社會挑戰。《2022年晶片和科學法案》和《2023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反映了美國行政當局和國會對擴大聯邦資助研發(包括人工智慧研發)的支持。

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和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聯合發布的《2024財年多機構研發優先事項備忘錄》同樣呼籲各機構優先考慮資助技術研發,以提升國家安全和技術競爭力,包括可信賴的人工智慧,以及其他事關國家利益的關鍵和新興技術。該計劃旨在推進基礎性和轉化性的人工智慧研究,使人工智慧值得信賴、維持公平,並保護權利和隱私。

國家人工智慧倡議辦公室(NAIIO)依據2020年的《國家人工智慧倡議法》(NAIIA)設立,並已成為聯邦政府、學術界、工業界、非營利組織、專業協會、民間社會以及州、地方和部落政府之間就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相關活動的中心聯絡點。此外,國家人工智慧倡議辦公室還助推該計劃中列明的優先事項,並全面應對人工智慧相關的風險和機遇。

來源:全球科創觀察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第27期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b7e45db3de6581a9463447a8d9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