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甄嬛傳》里的宜修,郭皇后雖然也有私心,但至少沒有謀害過皇嗣,可結果,郭皇后卻比宜修更慘,落得一個接連喪子,乃至於香消玉殞的下場。
郭皇后的悲慘遭遇令人唏噓的同時,也讓人深思,郭皇后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悲劇泥沼的。
賢良淑德只是人設
不管是宮裡宮外,郭皇后在別人的心目中似乎都是賢良淑德的國母典範。
然而,郭皇后真的賢良淑德嗎?
其實,賢良淑德只是郭皇后在外面打造的一個人設,就像明星刻意在粉絲面前給自己營造人設一樣。
作為國朝皇后,賢良淑德這個名聲有利於郭皇后坐穩皇后寶座。
但如果細看郭皇后的言行舉止,就會發現賢良淑德僅僅是郭皇后的面具。
德昭被秦王暗殺後,襄王被誣入獄,郭皇后一聽說德昭和襄王飲用的酒水是潘玉姝準備的,郭皇后立刻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拿劍刺殺潘玉姝。
如果郭皇后真的如外界傳言是賢良淑德的人,即便潘玉姝真的是兇手,郭皇后出於本性也絕不可能做出當眾殺人的舉動,再者說,若潘玉姝真是兇手,也該交給寇準調查取證,如此草菅人命,實質只是出於嫉妒,想趁機為自己除掉一個情敵。
除此之外,劉娥被誣陷殺害皇孫,趙光義賜劉娥鴆酒,郭皇后不顧喪子之痛替劉娥求情,趙光義誇讚郭皇后賢惠,然而正如蘇義簡所說,郭皇后此舉卻是為了博得一個賢惠的名聲,用今日的委屈來換取他日穩坐皇后寶座。
還有,潘玉姝懷疑郭皇后送來的安胎藥致使自己滑胎,一氣之下,潘玉姝用剪刀刺傷了郭皇后小腿。
後來,郭皇后只讓潘玉姝在外面跪了一晚上就饒恕了她。
乍然一看,郭皇后還真是夠善良大度的。
然而,結合她平時對潘玉姝的態度,郭皇后真能做到對潘玉姝這般寬容忍讓?
其實,郭皇后只是為了通過這件事更進一步加深自己賢良淑德的美名而已。
畢竟連刺殺自己的人都能大度饒恕,在別人眼裡,郭皇后可不就是聖人一樣的存在嘛。
可惜,假的便是假的,裝的再久也不可能變成真的,不僅不會變成真的,甚至還有可能反噬到自己。
劉娥無私奉獻親兒子吉兒頂替郭皇后兒子佑兒去大遼做質子,最後吉兒為國捐軀,劉娥和吉兒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皇上想將劉娥立為德妃。
這時,郭皇后嫉妒的小心思終於藏不住,她聯合潘玉姝,利用兩家勢力,竭力抵制皇上將劉娥接回宮。
逼得劉娥不得不跑去為先帝守陵三年。
郭皇后以為自己目的終於得逞了,殊不知她為自己埋下了一個大禍患。
劉娥守陵期間,佑兒染上了天花,太醫院眾太醫束手無策,恰巧劉娥會醫治天花。
可惜等郭皇后將劉娥秘密請進宮時,佑兒卻因為病情耽擱,已然藥石無醫。
郭皇后也傷心過度,香消玉殞。
郭皇后扮演了大半輩子的賢良淑德人設,可一旦露出本來面目,害人終害己。
行事太過衝動
郭皇后到死應該都不會想到佑兒之所以會感染上天花,是因為她這個親娘做事太過於衝動而導致的。
佑兒感染上天花的原因,劇中雖然沒有明示,但是根據蛛絲馬跡,可以判斷出:佑兒的天花是潘玉姝那個情夫從宮外帶回來的。
侍女告訴郭皇后,潘玉姝貼身婢女帶了一個陌生面孔的年輕太醫去往潘玉姝寢宮了。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如果郭皇后夠理智的話,她就應該像《知否》裡面的大娘子一樣,先是蹲點調查,然後等到下次潘玉姝再偷情時,直接抓潘玉姝一個人贓並獲,讓潘玉姝無可狡辯。
可郭皇后呢,她一聽到消息便不顧三七二十一衝進潘玉姝寢宮抓姦,結果姦夫沒抓到,自己倒是惹了一身騷。
不僅被皇上斥責身為皇后,未經調查便闖進嬪妃寢宮抓姦,既有失身份又顯得行事草率衝動,更嚴重的後果是,郭皇后的這一舉動,還導致自己親兒子佑兒染上了天花。
根據時間線我們能看到,郭皇后去完潘玉姝寢宮沒多久,佑兒便感染了天花,佑兒感染天花後,潘玉姝也染上了天花。
雖然潘玉姝是佑兒發病之後才發病的,但細細分析,佑兒的天花多半還是從潘玉姝那被郭皇后帶回來的。
按理來說,劉娥給趙元侃寫完信後,趙元侃便加嚴了宮內疫情防控,天花該是很難從民間傳到宮內,可偏偏在這個當口,潘玉姝卻將民間疫情重災區的無症狀天花感染者的情夫秘密帶進了宮。
潘玉姝和情夫接觸後,就成了A類密接,而郭皇后又在當時闖進潘玉姝寢宮抓姦,她就是B類密接。
B類密接的郭皇后,最後將病毒傳染給了自己兒子,至於她為何沒發病,可能她就是具有天花抗體的那部分人。
而佑兒年齡小,身子弱,自然很難抵抗天花病毒侵襲,這也是他為何比潘玉姝發病時間更早的原因。
就因為行事衝動,郭皇后不僅害了親生兒子,最後還導致自己年紀輕輕香消玉殞。
可見,衝動還真是魔鬼!
缺乏大局意識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郭皇后還有一個致命短板就是:缺乏大局意識。
皇上在御駕親征之前已經在私底下囑咐過郭皇后,一旦自己死在戰場上,就讓郭皇后扶持佑兒登基為帝。
可後面我們也看到了,郭皇后在面對冀王的挑釁時,完全沒有招架能力,最後竟然想到慫恿潘玉姝給皇上寫信,催促皇上放棄澶淵,提前班師回京,幫自己把控大局。
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跟潘玉姝說得:「遼軍即將攻打澶淵城,若是皇上這趟回不來,你我都會成為孀婦,到時候你們潘家、我們郭家都必定成為階下之囚,你要讓皇上知道,皇子比澶淵城重要,東京城比澶淵城更重要。」
郭皇后這番話可謂將她狹隘的格局暴露無遺。
一旦澶淵城失守,就算皇上回到東京,恐怕也很難守住東京,到時候,別說成為孀婦,保住皇子,護住郭潘兩家,恐怕整個國家的人都成了遼人的階下之囚。
國將不存何以為家?
趙元侃在御駕親征之前還將國家託付給郭皇后,他不知道的是,郭皇后根本就不具備輔佐幼帝、把控朝局的眼界和格局。
即便因著家世出身,郭皇后有幸躋身於頂級權力階層,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重溫《大宋宮詞》:二婚村婦劉娥贏得趙元侃的心,幸運背後是實力
大宋宮詞:為何趙光義那麼厭惡劉娥?屢屢反對趙元侃給劉娥名分?
分享轉發
收藏點贊
是我最大的動力
#大宋宮詞#
@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