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射多型飛彈,俄羅斯戰略核演習正式開始:敏感時刻,目的何在?

2022-02-20     鷹眼防務觀察

原標題:試射多型飛彈,俄羅斯戰略核演習正式開始:敏感時刻,目的何在?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自命令和監督下,俄羅斯戰略威懾力量演習於當地時間19日正式開始,俄羅斯空天軍、戰略飛彈部隊、南部軍區、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都參與演習,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作戰室領導本次演習,而正在莫斯科訪問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應邀出席並參與這次戰略演習。

按照克里姆林宮發布的消息,截至目前,在演習中,俄羅斯空天軍已經試射了「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的水面戰艦和潛艇,向水面目標和陸地目標試射了「口徑」巡航飛彈和「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南部軍區從從阿斯特拉罕地區的卡普斯京亞爾靶場試射了1枚「伊斯坎德爾」飛彈(不清楚是「伊斯坎德爾-M」彈道飛彈還是「伊斯坎德爾-K」巡航飛彈);戰略飛彈部隊從普列謝茨克國家航天試驗場試射了1枚「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擊中了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北方艦隊的「卡累利阿」號戰略核潛艇在巴倫支海試射了1枚「藍天」潛射彈道飛彈,同樣擊中了庫拉靶場;圖-95MS「熊」戰略轟炸機試射的巡航飛彈擊中了位於佩姆博伊和庫拉靶場的目標。

儘管克里姆林宮宣稱這次戰略核演習是預先計劃好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但考慮到目前的緊張局勢,包括俄羅斯政府和北約、歐安組織的談判相繼破裂,北約強硬拒絕了俄羅斯政府的一系列要求;加之俄烏之間的緊張局勢,尤其是頓巴斯地區的衝突正在逐漸升級,東烏民兵指責烏克蘭軍隊要發動「侵略」,而俄羅斯的撤軍行動又被北約指為假撤軍。在這種時候,舉行如此大規模的戰略核演習,想不讓人多想都很難。

在對抗西方的時候,俄羅斯政府沒有足夠的政治和經濟實力,甚至沒法打一場大規模常規戰爭,原因無他,缺錢:由於軍事預算不足,俄軍甚至被迫減少了新裝備研發採購和訓練資金,而全力保障軍人待遇,維持軍隊內部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政府唯一的依靠就是核武器,在一系列軍事動作都沒有迫使西方讓步的情況下,只能再次使用核威懾,不管是迫使西方讓步,承認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的實際地位,解除自2014年以來的制裁,還是在可能對烏克蘭的再次入侵中迫使西方不敢輕舉妄動。

但問題在於,西方不敢與擁有龐大核武庫的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俄羅斯就敢與同樣擁有龐大核武庫的西方開戰?北約已經明確表示不會以軍事方式阻止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但會對俄羅斯發動「毀滅性制裁」,這也是美國等國進行東歐地區派出輕裝快速反應部隊而不是重裝部隊的主要原因。而對於俄羅斯政府來說,其面臨的直接壓力並非來自西方,而是國內,只是西方的制裁將這種來自俄羅斯國內的巨大壓力不斷激化,損害了克里姆林宮的根本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6e115d1f73f56884ee3af33f8fc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