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率97.3%,女生文科生很好找工作

2023-06-05     抱朴財經

原標題:大學畢業生就業率97.3%,女生文科生很好找工作

好的營商環境、高確定性可以讓企業家們更安心,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

作者:今綸

日本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5月26日發布數據稱,2023年3月畢業的大學生截至4月1日的就業率為97.3%,比上年高出1.5個百分點,這是3年來首次高於上年,也就是說去年是95.8%。

圖源:日經中文網

這個數據真實嗎?怎麼做到的?

打開新聞看看就明白了。

日本這個就業率指的是有就業意願的人當中實際找到工作的人數比例,這個範圍是靠譜的。

調查以從日本全國62所國立、公立及私立大學抽取的4770名大學生為對象實施,也就是說重點大學或者普通大學都有,看來所言不虛。

不是說日本不行了嗎?不是說日本「失去了三十年」嗎?怎麼突然又緩過來了?

因為日本至少做對了以下幾個方面。

01 不斷釋放流動性終見效

日本不斷地實施貨幣寬鬆政策。

日本的貨幣寬鬆政策是非常奇葩的,堪稱洪水滾滾。

1993-2012年度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平均僅為0.8%,日本央行以每年約60萬億到7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加貨幣供應規模。同時還擴大長期國債購買基金規模,從2009年的70萬億日元,擴大到2012年代80萬億,並維持基準利率保持在接近零利率。

2013年3月,日本央行將基礎貨幣發行總量從2012年12月的138萬億日元增加到2014年12月的270萬億日元,兩年內幾乎翻倍。

最近這些年,乾脆把基準利率干到了-0.1%,我就問你服不服?

同時,不斷地撒錢搞建設:自1992年起至少8次實施以公共投資為核心的擴張性財政政策。

再就是貨幣貶值,希望力挺出口。

這些事短期看似乎沒什麼用,但是架不住你長期「泄洪」,因為成本壓力不大,利息不高,對於一些想做事的人來說試錯成本低,還是有人慢慢「下海」游泳的。

有人「下海」,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當老闆,總會增加一些工作機會。

02 外貿火爆創造工作機會

日本的營商環境不錯,外部的貿易夥伴關係也相對比較友好。

在世界銀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排行榜中,日本名列第29名。在2022年的全球清廉指數排行榜上,日本名列全球第19名。

這些都保障了企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可以持續去經營。

確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確定性才會有持續經營的勇氣和投資。雖然日本整體來說活力不夠,但這也是一種確定性,企業可以自行去評估需要如何投資,投多少。

如果一會兒出太陽,一會兒下雨,這會讓企業無所適從。

平穩的環境下,外貿也不錯。

2022財年,日本累計出口99.2264萬億日元,同比2021財年增長5.5%;累計進口120.954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2.2%,進、出口均創歷史新高,貿易逆差217285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1萬億元)。

為什麼逆差這麼大?原油價格上漲,日本能源進口成本大幅增加。同時,日元持續貶值,日本進口成本飆漲。

但是,火爆的外貿肯定創造了一大堆的工作機會,包括且不限於交通物流、貿易等等,因為總要有人去幹活。

03 科技創新帶動製造業上行

日本的產品一直來說口碑還可以,後面是強大的科技研發力量。

2021年,日媒曾報道:包括加入美籍人士在內,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增至28人,其中有12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科研,尤其是注重充分發揮女性研究人員、外國研究人員、科研管理輔助人員等各類人才的能力,同時大力培養日本下一代科技創新人才。

比如日本政府依據《關於使女性職業生活充滿活力的法律》,督促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及產業界加快建立相關制度,明確設定並公布女性員工的雇用比例和晉升比例,要求力求實現自然科學領域女性研究人員占比達到30%。

日本政府一直在通過實施「外國特別研究員事業」等項目,改善外國研究人員在日生活條件。2016年11月,日本政府出台世界上最低門檻的永久居留資格申請制度,擁有專業知識的高級人才、外國經營者和技術人員在日本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最短滯留時間要求由5年縮短至1年。

製造業方面,日本的實力不容小看:

2019年全球數控工具機企業營收排名前十中,日本企業占據4家,德國企業占據3家,美國企業占據2家,其中日本的山崎馬扎克更是以52.8億美元營收穩居前列,它曾是波音公司的主要客戶。

2020年,外媒《Robotics&Automation》評選出了前22名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製造商。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即常說的PLC,在裝備製造,尤其是在工業機器人中有重要應用,堪稱控制工業機器人的大腦。

地區分布上,日本上榜公司多達9家,幾乎包攬了榜單的一半,其後分別是德國和美國。

因為科技創新和製造業表現不錯,自然就會帶來一些工作機會,這是常識。

04 需要工作的人在減少

不容忽視的客觀因素是,人口急劇下跌,尤其是適齡勞動人口減少,也確實促進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提升。

日本的人口正在以極其恐懼的數量減少:

日本總務省4月12日公布了2022年10月的人口推測統計數據,日本總人口連續12年負增長。

據《讀賣新聞》報道,去年10月的推測統計數據顯示,包括在日外國人在內的日本人口總數為1.24947億人,比上年減少55.6萬人。

根據年齡劃分,15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為7420.8萬人,較上一年減少29.6萬人,在總人口中占比59.4%。

需要工作的人口每年減少幾十萬,大學生找工作自然也就沒那麼難了,雖然有點「黑色幽默」,但卻是事實。

2023年就業率出現回升,但未達到1997年開始實施調查以來就業率最高(98.0%)的2018年和2020年的水平。

按性別來看,男生(97.3%)的就業率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女生(97.3%)提高0.2個百分點。按文理科來看,文科為97.1%,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理工科為98.1%,上升0.7個百分點。

此外,高中畢業生就業率為98.0%,比上年高出0.1個百分點。

注意,女生、文科生、高中生也很好找工作,這確實讓人羨慕。

總體而言,日本大學畢業生就業率97.3%確實是由綜合性因素達成的結果,這給我們一些提示:

不斷在科技創新和製造業上發力,可以使得產品保持競爭力,工廠有訂單,工人有活干。

釋放流動性是必須的,必須讓老闆們的資金壓力小一點更小一點。

好的營商環境,高確定性可以讓企業家們更安心,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

人口減少讓勞動力容易找到工作,但長期來看會影響消費力,值得警惕,要努力去遏制這一趨勢。

日本面臨的情況依然複雜多變,雖然股市創新高,雖然東京樓市在復甦,但人口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仿佛一把利劍懸在日本人的頭頂。

可能,再過幾年就不是討論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問題了,因為日本大學畢業生可以100%就業,老闆們在發愁工作崗位無人應聘,不是每個崗位都可以用機器人解決。

日本的難題不止是日本的難題,每個國家、區域只是所處的階段不同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5597bf62413e4a6d702ff9df38cb9e.html